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新洁尔灭测定核酸的共振瑞利散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BR缓冲溶液 ,新洁尔灭(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BB)与小牛胸腺DNA(ctDNA)鲱鱼精DNA(hsDNA)、鲑鱼精DNA(sDNA)和酵母RNA(yRNA)反应,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470nm处。由此建立测定微量核酸的新分析方法。ctDNA,hsDNA,sDNA和yRNA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4.2μg/mL,0-4.0μg/mL,0-4.6μg/mL,0-12.0μg/mL;检出限(3σ)分别为8.6ng/mL,9.2ng/mL,9.9ng/mL和27.9ng/mL。研究发现RRS强度变化与核酸构象转变有密切联系,因此RRS法有望成为研究核酸构象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汞(Ⅱ)-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在0.02mol/L的H2SO4溶液中,[HgI4]^2-与结晶紫在水相中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蓝色的离子缔合物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其最大RRS波长分别位于345nm和510nm.在0~0.4μg/mL范围内汞(Ⅱ)浓度与散射强度(△I)成正比.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操作简便,可直接用于水体中痕量汞(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甲苯胺蓝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硫酸皮肤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适宜pH条件下,甲苯胺蓝与硫酸皮肤素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明显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散射峰位于356.0 nm处.硫酸皮肤素在0.1~4.0 μg·mL-1范围内与RRS强度成正比;检出限(3σ)为 8.5 × 10-2 μg·mL-1.本文研究了适宜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应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银纳米微粒与酚藏花红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粒径的银纳米微较有不同程度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但强度较溺.本文研究发现,当一定粒径的银纳米微粒在PH值为2.4-2.6的酸性介质中与碱性染料酚藏花红(PC)反应形成结合产物时,会使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同时也产生明显的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其中以RRS最灵敏,对银的检出限达0.8ng/mL.这种对银纳米进行化学修饰的方法能为银纳米的研究和检测提供一种灵敏、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硫酸软骨素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小鼠的疗效,以不同剂量浓度(100mg/kg、200mg/kg、300mg/kg)的经稀碱-酶解法从鸡胸软骨中提取硫酸软骨素,灌喂以饥饿与紧张双重作用下建立小鼠活动-紧张溃疡模型.结果发现,对照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胃溃疡,模型组小鼠溃疡状况最严重,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药物组小鼠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各药物组之间以及药物组与模型组的溃疡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测定硫酸链霉素的新方法.在0.5mol/L NH3-NH4Cl(pH 10.4)缓冲溶液中,硫酸链霉素产生两个还原波,峰电位分别为-1.44V和-1.55V,其中-1.55V处还原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硫酸链霉素浓度呈线性,线性范围为250-1100μg/mL,检测下限为200μg/mL。该方法用于注射液中硫酸链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巯基乙胺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巯基乙胺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简称DSS)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RRS)强度显著增大,最大散射峰位于536nm.同时二级散射(second-orderscattering SOS)和倍频散射(frequency-doublingscattering FDS)的强度也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785nm、290nm.其中,RRS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它的线性范围为0.012~1.0μg·mL^-1,检出限为3.68ng·mL-1.从而建立用CdSe量子点作为探针RRS法测定葡聚糖硫酸钠的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新方法.应用于尿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溶液中,比布列西猩红与蛋白质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最大散射峰位于286.0nm,且增强RLS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研究了pH、比布列西猩红的浓度及离子强度对RLS强度的影响.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线性范围为0.02~4.0μg/mL,牛血清白蛋(BSA)0.02-4.5μg/mL,溶菌酶(Lys)为0.02-2.0μg/mL,γ-球蛋白(γ-IgG)为0.0l-7.5μg/mL.测定的检测限(3σ)分别为:16.6ng/mL(HSA),15.7ng/mL(BSA),16.7ng/mL(Lys)和7.5ng/mL(γ-IgG).此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0.16~0.32 mol/L的盐酸溶液中, 维多利亚蓝4R(VB4R)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MFS)均十分微弱. 在过量碘化物存在下, 当硒(Ⅳ)氧化I-形成I-3配阴离子并进一步与VB4R反应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时, 3种散射均大大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 最大RRS波长位于582 nm, 另在320 nm, 410 nm, 452 nm, 470 nm, 800 nm和940nm处有强度较低的RRS峰;此时最大SOS峰位于810 nm, 并在650 nm和940 nm有两个较小的SOS 峰,而最大MFS峰位于405 nm并在320 nm和475 nm处有两个较小的MFS峰. 在各自的最大散射波长处, 硒(Ⅳ)在0~1.0μg/25 mL(RRS和MFS法)和0~1.5μg/25 mL (SOS法)的浓度范围内与散射强度ΔI成正比. 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 对硒(Ⅳ)的检出限分别为0.24 μg/mL (MFS),0.48 μg/mL(RRS)和 0.60 ng/ml(SOS). 3种散射法均可用于痕量硒(Ⅳ)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了二安替比林甲烷与硫酸葡聚糖钠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在pH为10.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二安替比林甲烷与硫酸葡聚糖钠结合后共振瑞利散射急剧增强,最大散射峰在352nm处.研究了此反应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以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的特征,在最佳条件下,共振瑞利散射信号的增强与硫酸葡聚糖钠的浓度在0.05~1.5μg·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17.0ng·mL^-1,该法用于痕量硫酸葡聚糖钠的测定,灵敏,简便.  相似文献   

11.
对硫酸铵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时K+、Na+Cl-、SO-H2O系统相图的分析与工艺计算,制定用分步法由硫酸钠转化氯分钾制取硫酸钾工艺流程。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得符合肥料级的硫酸钾产品,并回收副产物氯化钠。过程中无废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硫酸基含量对多糖的生物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皂角多糖修饰物的硫酸基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360 nm,以线性关系和回收率为指标,确定了明胶浓度为0.75%、三氯乙酸浓度为3%、水解时间为3小时、溶解样品的盐酸浓度1mol/L、用量5m.l该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植物多糖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氯化钾与硫酸铵制备硫酸钾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氯化钾与硫酸铵制备硫酸钾的水盐体系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通过,得到了一系列湿渣-饱和液的组成对照数据及对照曲线,由此可确定出硫酸钾产品纯度和对应饱和液的一个变化范围,为制定工艺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外源性硫酸盐种类对碳硫硅钙石生成的影响.把水泥净浆试件分别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中,至设定龄期后用XRD、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侵蚀产物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并测定试件强度.结果显示:经此3种硫酸盐溶液浸泡180 d后的试件均生成了碳硫硅钙石;相比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硫酸镁溶液所浸泡过试件的碳硫硅钙石衍射峰较强;随着腐蚀不断进行,各试件边角表层起皮剥落,并伴有灰白色泥状物,后期强度亦有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对水泥净浆的碳硫硅钙石侵蚀而言,硫酸镁溶液明显比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显著.  相似文献   

16.
硫酸盐的环境危害及含硫酸盐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接纳硫酸盐会对环境水体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阐述了硫酸盐的环境危害以及含硫酸盐废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各种含硫酸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并针对硫酸盐无害化处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盐渍土地区地表及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往往遭受多离子 干湿交替的复合侵蚀作用.利用室内试验条件模拟实际工程中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复合侵蚀过程.测定了试件的尺寸、质量、抗压强度变化及硫酸盐在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进一步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及EDS(电子能谱测试)观察了混凝土试样微观结构及物相变化,并对比和分析了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盐对硫酸盐在现浇混凝土中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湿及氯盐影响下现浇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更为剧烈,干湿条件下复合侵蚀的混凝土试样在腐蚀后期强度显著降低,氯盐影响下现浇混凝土中硫酸盐的扩散和积累速度更快.研究表明,干湿交替下氯盐对硫酸盐腐蚀存在协同加速效应,氯盐促进了硫酸盐在现浇混凝土中的扩散及积累.  相似文献   

18.
壳低聚糖具有优越的生理活性,但其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容易变质。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将其制备成壳低聚糖硫酸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分子量,用酸碱滴定法确定壳低聚糖硫酸盐的组成。以壳低聚糖为参照,研究壳低聚糖硫酸盐的吸湿、保湿性及其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成分是壳低聚糖硫酸盐;壳低聚糖硫酸盐的保湿能力比壳低聚糖强;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的条件下比壳低聚糖稳定。  相似文献   

19.
硫酸盐还原菌的脱硫性能和铁还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Desulfovibrio sp.CMX在不同pH值、碳源、初始硫酸根(SO42-)浓度条件下的脱硫能力,并研究了D.sp.CMX在不存在SO42-的情况下的Fe(Ⅲ)EDTA(EDTA:乙二胺四乙酸)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pH=7,碳源为乳酸钠时,D.sp.CMX的脱硫效果最好.SO42-的初始浓度越大,60 h时的SO42-去除率越低.在不存在SO42-的情况下,D.sp.CMX可以直接将Fe(Ⅲ)EDTA生物还原成Fe(Ⅱ)EDTA,在Fe(Ⅲ)EDTA的浓度达到25 mmol/L时,菌株的铁还原率仍可达到62.51%.但是,随着Fe(Ⅲ)EDTA浓度的升高,D.sp.CMX的生长量下降.通过此阶段的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化学吸收结合生物还原同步脱硫脱硝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咔唑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软骨素在硫酸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等摩尔数的葡萄糖醛酸,与咔唑溶液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经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线性范围为0~0.30 g/L(r=0.9998),回收率为99.10% ,相对标准偏差为0.9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