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苏丹人和酒     
伊斯兰教是禁止教徒喝酒的。古兰经和圣训认为酒使人失去理智,彼此怨恨,是“罪恶之源”。尽管如此,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饮酒还  相似文献   

2.
李月 《世界博览》2008,(13):62-65
面对消费中一些"免费"的陷阱,我们总是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而失去理智,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些不理智的选择究竟是因为什么?抛在脑后的经济理论几个月前,我在网上订了一本书。书的订价是24元,网上书城的标价是18元。我把这本书放进"购物车"里,屏幕上突然跳出"等一下!"这让我大吃一  相似文献   

3.
赵楠 《科技潮》2009,(5):56-57
看破放下自在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常常看到他得到了什么,却常常忽略了他同时失去了什么?因此,很多人为了成功或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不断地在失去"更多的失去",而且,似乎他们别无选择。但是,在生命过程中的美好景致,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  相似文献   

4.
在汉蜀中,开始时除了张飞支持刘备伐吴之外,举国都反对这一行动。后来张飞也死了,刘备变得更加失去理智了。赵云虽然反对此举,但还是服从"组织分配",担任后卫。刘备起兵七十万浩浩荡荡东征吴国。也许是"哀兵必胜"的缘故吧,一开头,刘备连战皆捷。吴主孙权惊  相似文献   

5.
情绪有什么效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哲学上有主知主义和主情主义。简单说就是人的活动是受理智支配,还是受情绪支配?正统派的哲学家大多数都是主知主义;即认为理智是好的,人的活动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动物的活动才受情绪支配,情绪是不好的,要克制情绪,照理智办事。有些非正统派的哲学家是主情主义者,他们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活动的动力是情绪,理智只是情绪的工具。即情绪是主,理智是仆。在心理学史上也有这么两大派。所有心理学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害怕的是什么? 我们最害怕的当然是失去,失去生命、失去财富、失去信心、失去尊严、失去我们最亲密的爱人……这一切的失去都让我们如此的痛苦。 但要失去的一切,终究要失去,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 这就是我们生存所必不免的挑战,躲也躲避不了,不得  相似文献   

7.
抵制诱惑     
已过知天命的我,自以为学过辩证法,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阅人无数,虽未得到过名师点悟,可也从老子、孔子、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鲁迅的著作中吸收过营养,应该能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料数年来,在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的时候,往往失去了理智,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1,(4):57-59
后来,当娜塔莉娅同奥德萨特异现象研究小组建立联系时,该研究小组协调员写信给娜塔莉娅说":你能否转告家神,什么是道德规范。如果家神也有智能和理智,它们就不能没有道德。"  相似文献   

9.
人类好傻。眼睛老盯着那浩渺的天外,不停地发射电波,寻找所谓的外星人,一见有莫名其妙的强光忽闪了一下,或是眼睛疲劳,偶尔眼花,似乎有个盘子样的东西落下了或飞走了,就失去理智,忘乎所以,“飞碟!飞碟!”地叫。 哎,愚蠢的人类。 其实,在地表之下,就住着异于人类的人类…… 有一天,有陌生人按响你家的门铃,说不定,他就是……  相似文献   

10.
哲思碎片     
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执著。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著的人改变命运。理智是绕过地狱的小径,知足是来自天堂的请柬。己所不欲,若人欲之,也可施人;己所欲者,若人不欲,亦可不施。  相似文献   

11.
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一天,美丽的、碧波万倾的伊奥尼亚海上,有一条大船正乘风破浪向前航行着但足,和大海那美丽的景色格格不入的是这条船上的每一个人看上去部正处于愤怒、狂暴、甚至绝望的境地:他们一个个心情激动、理智尽失、发疯般地挥舞着双臂,呼唤着神灵,并且把仇恨、愤怒、可怕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可怜的同伴——年轻的学者、数学家希帕萨斯身上。最后,这群失去理智而又无处发泄愤怒的人们七手八脚抬起了这个不幸的同伴,把他抛进了波涛滚滚的伊奥尼亚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个倒霉的希帕萨斯在海上航行途中发现了无理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重要信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整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骨髓移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人的骨髓出现问题,失去造血功能,就可能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后,患者的身体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将趣味作为人文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借助其追求艺术经验里的真理问题,这是与西方哲学的传统分不开的。实际上,趣味概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问题缘自于其精神科学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趣味概念考察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在精神科学的意义上,休谟将趣味看作人性的延伸,包含情感和理智,情感使趣味具有了创造意义,在理智的指引下成为一种认识能力。然而,休谟的趣味理论面临着无穷倒退和循环论的指责,趣味的标准问题最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康德将趣味的标准问题诉诸于共通感,在伽达默尔看来,共通感是教化普遍本质的表达,而趣味是建基于共通感之上的先验的审美判断。相对于休谟而言,康德虽然解决了趣味的标准问题,却用无限提升的主观性压抑了客观性,使趣味失去了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超 《世界博览》2011,(10):25-25
什么是“精神病”? 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神经错乱、行为怪诞、毫无理智。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精神病人等同于疯子,是不正常人类,常常被视为异端或者是病人,需要治疗。因此常常有人借用“精神病”来掩饰自己,以保存自身。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男人的确遇到了问题:他们就像那些失去了自己帝国的强大的殖民者,不知道自己还剩下什么。”——听听精神分析学家塞缪尔·勒帕斯蒂耶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教师工作的繁杂多样,常让我有一种疲倦不堪的感觉。课堂上面对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竟然发现自己对学生渐渐失去了耐心,呵斥教育渐渐走上了课堂。直到有一天,我轰然惊醒……  相似文献   

17.
报复心强报复心强者,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满是怨怒,一旦急火攻心,常只顾着发泄情绪而不听劝,无法泰然面对挫折,结果失去人缘,陷入麻烦中。  相似文献   

18.
幸福问题是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论述最深刻、最系统的哲学家,他以中道为核心的德性幸福观,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幸福,理智地选择过幸福的生活将会有很多有益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的过失在于我把复杂的形势看待太清楚了.然而我仍旧看得出这些形势底复杂性来.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把这些形势底重要程度分别清楚.有许多混乱和错误往往是由于情感上失去了平衡而产生起来的这种平衡失去以后,便要使人们对于宝贵东西失去了知觉.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上最危急的一个时期中.欧洲——接着便是整个世界——都处在大火灾底前夜.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得到战争底气息了.但是我总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理由可以使我们失去自主力;而且对于我们法国,局势是很确定而显明的,倘使我们对于这  相似文献   

20.
左振琴  施康  孙国山 《科技信息》2011,(23):389-389
石榴可作为经济植物发展,也作为观赏树种在庭院等地栽植,石榴干腐病是石榴树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通过调查干腐病常造成果实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对石榴干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