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下游受两种水动力条件——水流和风的作用。水流的作用产生各种水流波痕,包括直脊波痕、波曲波痕、舌形波痕和菱形波痕。风的作用引起河流内的波浪——河浪,并产生大量的波浪波痕。风的作用要比水流作用强度小,故波浪波痕的波长和波高均略小于水流波痕。而且在同一时期,水流主要影响主流线及其两侧的沉积物;而波浪主要影响浅水的边滩沉积物。这充分说明,在河流相沉积中也存在大量的波浪波痕。而且这些河浪产生的波浪波痕所测出的波痕要素是在海、湖相波浪波痕所属的范围之内,只不过河流相波浪波痕的大小比海、湖相小。河浪与水流对沉积物共同改造便产生干涉波痕,并分为A,B,C三种类型,且依次表明河浪作用强度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岛金沙滩为典型的无障壁高能海岸,后滨发育有风成波痕,前滨滩槽和近滨上部可见大量浪成波痕。本文通过对上述3种环境下波痕的形态、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前滨波痕形成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后滨风成波痕波长、波高、迎流面及背流面相对浪成波痕较小,但波痕指数较大,而前滨滩槽、近滨上部波痕由陆向海波长、迎流面、背流面变小。2)风成波痕沉积物粒度波峰较粗,而浪成波痕沉积物粒度波谷较粗,从前滨到后滨沉积物粗组分减少,细组分增多;风成波痕、前滨滩槽波痕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双峰”特征,而近滨上部波痕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主体呈“单峰”特征,风成波痕、滩槽波痕沉积物缺少悬浮组分;波痕沉积物分选-峰度图、分选-偏度图可以较好地判别沉积环境。3)平均粒径与流速、水深、弗劳德数Fr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前滨退潮时形成波痕的水动力条件具有水体浅、流速小和水动力弱的特点,可能与退潮时水速、水深变化较快有关。4)对前滨波痕沉积特征与相应流速、水深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形成环境的流速、水深的回归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流相准层序难以识别的问题,将河流相沉积与湖泊(三角洲)相沉积联系起来,通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河湖相准层序的形成和类型,指出:存在多种类型的河湖相准层序,不仅存在向上水变浅的准层序,也存在向上水变深的准层序;依据不同类型准层序组内部地层叠置方式以及地震反射样式分析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河湖相准层序;同时认为,河流相准层序是基准面短周期抬升沉积的结果,且仅由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组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维波浪水槽实验,采用沙质斜坡概化海滩,分别选用规则波和椭圆余弦波进行实验,测量波浪作用前后的海滩剖面形态及断面沉积物粒径组成,探讨波浪作用下沙质海滩沉积物运动特征,包括剖面形态演化特征及其床沙分选规律.结果表明:沙质海滩剖面形态时空演化特征受波浪类型、波高、周期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沙坝形态和滩肩形态,发现波浪Irribarren参数可以作为沙质海滩剖面演化形态的判别参数.在本实验条件下,Irribarren参数大,海滩剖面呈现滩肩形态;Irribarren参数小,海滩剖面则呈现沙坝形态.海滩床面沉积物在波浪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分选现象,波浪破碎产生的强烈紊动造成床面沉积物的起动、并为小颗粒的运动提供动力.水体紊动导致水流挟沙力降低,大颗粒泥沙在紊动较强区域产生沉积,部分被水流挟带发生向岸推移;小颗粒泥沙则随水流运动,在紊动较弱的区域分散沉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我们在西藏及邻区的高寒及干旱荒漠环境下所发现的地表灰岩表面的一系列特殊微溶痕,其基本特征是风的作用对其定向起了主导作用、其表面的超微形态特征反映了其形成过程中既有水的溶蚀作用,又有风蚀作用的性质。这些形态的主要类型有波痕状微溶痕,定向脑纹状溶痕及多种脑纹石。中还初步分析了其形成的机制与过程。  相似文献   

6.
由粒度分布特征、岩相特征恢复了下岸角剖面地层的沉积环境:该剖面地层以曲流河河道沉积为主,间有滨湖和滞水洼地沉积.用粒度参数确定了剖面中各地层沉积时的水流强度,借SummoonSA的经验公式恢复了形成几层冲积层的古河流的水文参数.粒度参数、水流强度、古河流水文参数显示出下岸角剖面地层沉积时,古环境演化大致经历了3个过程:早期(Q22)基底层沉积时,水流强度中等,河流规模小,年均径流总量小,气候偏干;中期(Q32)主体层沉积时,水流强度有波动,河流规模大,年均径流总量大,且间有湖泊和多层泥炭发育,气候湿润;晚期(Q13)盖层沉积时,气候变干,湿度复又变小.  相似文献   

7.
宁乡式铁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宁乡式铁矿分布广、规模大 ,普遍发育赤铁矿鲕粒。赋矿层位为加里东运动后第一个海浸沉积序列的碎屑岩向碳酸岩的过渡相 ,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作用明显。铁矿层中赤铁矿鲕粒繁多 ,结构复杂 ,与碳酸盐鲕粒成因非常相似 ,为强烈搅动环境中的机械沉积物。经波浪和潮汐水流再次搬运富集 ,最后定位于中、弱环境或相对低凹的近滨相和远滨相上部。  相似文献   

8.
粒度是重要的碎屑岩岩性相标志。通过统计研究区第三系红层粒度,并按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经典方法绘制粒度曲线,计算粒度参数和分维,结果表明:兰州第三系红层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强且变化较大,属河湖相的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单个充填泥浆的土工包在抛至海(河)底的强度计算方法,通过抛至海(河)底的形状研究,进行了浪、流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根据初步强度计算的结果进行土工织物的选取将偏于安全;与长管袋相比,土工包能更好地在水利和海岸工程结构物的构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岩心观察所得到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古生物标志特征,对长8期沉积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沉积构造与水动力条件的形成关系,对长8期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并确定平面上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范围。研究认为,陇东地区长8段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吴起一带发育浅湖沉积,长8中期存在湖平面下降,短期暴露水面的过程;研究区长8期主要受河流作用以及湖浪作用的影响,根据其主要发育的沉积构造类型,将长8期水动力条件划分为河控作用及浪控作用2类;平面上,浪控作用影响区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东北部,长81期河流作用较强,长82期受浪控影响区范围更大,符合长8期沉积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水流和波浪作用下复杂桥墩动力响应特点,以某4柱桩柱式框架墩连续梁为依托,运用ANSYS建立桥梁(墩)-水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分析桥墩在水流作用下绕流,对单墩和桥跨结构中该墩在不同流速、不同波高以及波、流联合作用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绕流分析显示各墩柱速度场和压力场不对称;水流单独作用时,动力响应均随着流速和水深的增加而增大;与单墩相比,由水流产生的桥梁结构中桥墩动力响应小,且动力响应随流速和水深增加而逐渐增大;波浪单独作用时,单墩和桥梁结构中桥墩的动力响应均在波峰作用时产生最大值,在波谷作用时产生最小值;随着波高增加,桥墩和桥梁动力响应在波峰和波谷处动力响应最值随之增大;随着入水深不断增加,波浪对单墩和桥梁结构中桥墩的动力作用越显著;波、流联合作用时,桥梁结构中桥墩动力响应均随着波高和水深增加而增加,波峰时动力响应最值随着流速增加而增大,波谷时动力响应最值随着流速增加而逐渐减小,水流影响系数最大12.96%,表明波浪在动力响应中起主导作用;波浪波向和水流流向相同时,波、流联合作用动力响应并非两者单独作用叠加。  相似文献   

12.
河型的形成机理,是当前河流地貌研究中最引入注目的课题之一。由于平原河流发育于自身的松散沉积物之中,故特定的河型是由特定的来水、来沙及边界条件的组合所决定的。本文着重分析泥沙因子在弯曲河型的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河口的风浪特性和风浪经验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河口江面开阔,口门宽度约90公里,口外又无岛屿屏障,每秒8米的风速,口门地区可掀起波高为1米左右的风浪,夏秋季节如遇台风影响,浪高更为可观.波浪作用不仅是河口河槽演变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且对河道整治、港口建设、护岸保坍、促淤围垦等工程设施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引水船和高桥两站的资料为基础,论述长江口风浪的基本特性及其对岸滩的作用,并提出风浪要素的经验关系,为长江河口治理提供依据.文中提出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也可供缺乏波浪资料的潮汐河口地区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三水盆地渐新世晚期沉积物粒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三水盆地古近纪的的研究很多,笼统认为三水盆地始新世的沉积是一套曲流河——洪泛平原的洪积一冲积体系,但具体到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前人涉及较少。本文在三水盆地实地采样,通过对宝月组和华涌组沉积物沉积特征的研究(粒度分析)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得到三水盆地始新世沉积物的分布规律;盆地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均是盆地中心为河流相沉积,往四周过渡为洪流、洪积扇沉积。即盆地中心为分选较好的细粒沉积,盆地边缘为分选差的粗粒沉积。  相似文献   

15.
带航速三体渡驳水动力特性频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带航速三体渡驳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水动力特性,以及航速和环境因素对其幅值响应算子的影响,根据势流理论和波浪辐射/衍射理论分析了有航速三体渡驳的波浪激励力及水动力系数,进而利用AQWA求解了三体渡驳的幅值响应算子,得到了不同航速、水深及遭遇浪向条件下三体渡驳各自由度幅值响应算子随波浪圆频率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航速越大纵荡幅值越小、纵摇峰值越大,水深越浅垂荡幅值越小、纵摇峰值频率越低,当水深吃水比大于20后即可按照无限水深来计算其幅值响应算子;遭遇浪向对各自由度RAOs均有较大影响,其中艏斜浪或迎浪航行对三体渡驳的运动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中砷(V)还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胶州湾沉积物对砷(V)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1.随泥水比增大,还原率升高,泥水比为1:1000时,沉积物对砷(V)的还原率为16%;2.未煮沸的泥-水提取液还原率高于煮沸杀菌泥-水提取液。指示:沉积物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对砷(V)有一定的还原作用。此外,根据胶州湾的调查结果及实验室藻类培养模拟实验结果,分析了胶州湾砷(Ⅲ)产生原因。指出:主要是由于藻类和沉积物、水体有机物的还原作用,两者的还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对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中统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侏罗系中统沉积时期为地势平坦、温暖潮湿的浅水潟湖环境;其发育粒度细、分选磨圆好、泥岩呈暗色并含有生物碎片层的浅水三角洲相和澙湖相沉积,其砂体呈现出"星状"、"树枝状"、"网-带状"等特征;星状砂体主要为湖平面上升时期,波浪作用的结果;树枝状砂体主要为河控砂体;网-带状砂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区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河漫、水下分支河道等10个微相;分析了各微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开发、注水、气驱、聚驱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运动响应受风载荷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缩尺模型的水池试验以及实尺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水池自由衰减试验得到的自由衰减曲线及衰减消灭曲线,对基于势流边界元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必要的阻尼修正;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台运动RAO结果与水池试验生成白噪声非规则波时测量得到的平台运动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保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验证了白噪声非规则波试验的可行性;通过时域及频域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方法相结合,对比研究了恒风条件下和无风条件下白噪声非规则波作用时平台的运动响应,以及相关的波浪载荷与风载荷的幅值与相位频谱.根据上述计算及研究结果,最终初步总结出了风载荷对风电平台半潜式浮式基础的运动响应的主要影响形式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风载荷对平台运动的影响与风、浪载荷主要频率成分处频率、幅值以及相位有关.在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的能量集中频率基本一致,且与平台运动固有频率相重叠时,风载荷的影响会得以显著体现(本文中差异约22%),而影响的形式(增强或削弱运动幅值)则取决于此时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的相位差:当风、浪载荷同相位时,联合载荷作用下相关自由度的运动幅值将显著增大,反之...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北风和东风这2种强风在Mackenzie三角洲开敞水域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运用SWAN模型对1次西北向风暴过程中的风暴浪进行模拟,并基于实测风、流数据和MODIS数据对2次东风引起的海岸水动力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向风暴影响水域中上层的波浪和强流,引起明显的波浪增水和波能耗散;东向风暴可以引起从海表到海底的强流,甚至强度较弱的持续东风都可以引起上升流和水体混合;西北风和东风都会使水底的细小泥沙发生运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导管架浮运稳定性数学模型.模型中,将导管架看作刚体,主要考虑波流荷载及拖缆对导管架的作用;依据刚体运动学相关理论,建立了导管架运动方程;波浪水流荷载用莫里森公式计算,控制方程采用4阶龙格一库塔方法进行求解.模拟了导管架浮运过程中波浪作用下6个自由度的位移响应和拖缆力,与水槽试验得到的拖缆力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符合较好.对不同波浪入射角度和水流流向条件下导管架拖航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逆向入射30。浪的拖缆力最大,大于正逆向浪的情况.分析了缆绳与拖航方向的平衡角随横纵向流速比的变化趋势,得出比值越大,拖缆与航向的平衡角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