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中,确有气功大师,他们发起功来,能“刀枪不入”。想不到,在动物世界里也有一些“气功师”,不过它们不是拜师学艺练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一种御敌本能。吃鲨鱼的磨球豚在动物世界,最为出类拔萃的“气功师”应首推豚。它们普遍会使气功,只是有些成员的本领更为出众。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13):26-27
据国外媒体报道,动物世界向来就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怪异的地方,尤其是在昆虫王国。有些昆虫是人类眼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大力士”,例如蜘蛛和蚂蚁;有些凭借奇特的外形和可以改变体色的本领,成为伪装高手,例如竹节虫;有些则拥有令人吃惊的生存能力,例如大名鼎鼎的蟑螂:而有些动物与生俱来的外貌让人看了会感觉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3.
19世纪随着人们善待动物观念的兴起,社会公众和科学界围绕"动物实验"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公众质疑以科学的名义残忍对待动物的合理性,科学家们则坚信科学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在科学与伦理的交锋以及科学实践与更大范围的技术——政治相互磋商下,动物实验"3R"原则得以确立。"3R"原则既满足了人们对动物的道德关切,又保障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822年《马丁法案》通过以来,英国社会对如何关爱动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争论。1964年《动物机器》一书的出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方长达十五年对于农场动物福利问题的辩论。经过各方长期争论和磋商,英国最终于1979年确立了农场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思想。"五大自由"思想为动物福利科学的研究确立了基本框架、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对动物生产的管理以及饲养者的生产实践,该思想亦成为动物福利立法、农场动物福利评估认证标准的重要基础。"五大自由"思想显然是在生产者、消费者、科学家、政府等多方利益、观念、知识等冲撞与磋商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1):64-65
正未来人类拥有"狼心狗肺"?这恐怕将不再是骂人的话,而是事实。在动物身上培育人体器官,并进行器官移植的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科学家希望将人体干细胞注入动物胚胎,打造"嵌合胚"植入动物子宫,当动物渐渐长大,干细胞可长成功能健全的人体器官,如肝脏或肾脏。这意味当动物完全成长后,研究员可从动物体内摘取器官,并植入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2,(19):F0004-F0004
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是每年的10月4日。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传教士圣方济各(又称圣·弗朗西斯),以及他所倡导的"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的理念。意大利修道士圣方济各于1182年出生于意大利阿西西地区一个富裕的布商家庭。他于1206年摈弃了所有物质财富而创建了弗朗西斯修道院。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们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主保瞻礼日这天"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世界动物日"是由一些生态学家于193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会议时所倡议的。他们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慢慢才发展为关怀所有动物。虽然他们选取了传教  相似文献   

7.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其从寄生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这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细胞》3月25日在线发表的这一惊人发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历经20年追踪研究所得.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近600名科学家、学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在《今日美国》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美国研究机构增加动物研究透明度。签名者中还包括4位诺奖得主。这封公开信由赞成动物研究的倡导机构"为研究发声"发起。有趣的是,它同时也得到了反对动物研究的倡导机构"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的欢迎与支持。显然,  相似文献   

9.
白化病是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疾病,而且这种病是少数显性遗传"畸变"。白化动物的特征是缺乏色素,而且由于白化动物美丽而稀少,由此产生很多神话传说。科学的解释和理解白化病成因,将有助于消除对白化动物的歧视性态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给它们取名、抚养它们,我们用"暴躁"、"敏感"和"贴心"等形容词来形容它们——但它们并不是人,而是我们的宠物。在动物身上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是我们的本性,尽管这些性格特征在动物身上可能并不存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尽力避免把动物拟人化。科学家如果用"嚣张"来形容一只狗,或者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中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导致对人与动物差异的重新思考。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作者首先阐述了动物文化成立的条件,接着对动物文化的证据进行概括和分类,并对有关动物文化的辩论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文化"是一个层级的而非单一的概念,主体应当包括动物在内,而语言将人类文化推向了高层级。  相似文献   

12.
哲学人类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以"人是什么"问题为轴心,围绕人在本质上是"工具制作的动物"或"理性、精神的动物"展开争论,形成了"工具论"和"理性论"两大传统。奥特加·加塞特提出人并非天生的"工具动物"或"理性动物",人的本质并非即成的、被给予的,而是需要通过专属于人的技术活动不断获取;人通过技术在建构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生活。但技术并非人的本质属性,而是生活中"第二性"的创造活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奥特加追问的是"人做什么",而不是"人是什么",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争论,从人的存在出发思考技术,并面向人类生活建构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个"臭名昭著"的粪便博物馆位于英国的怀特岛动物园内,展出了人类、狐狸、鸽子、猫鼬及狮子等动物的粪便。更奇葩的是,该博物馆还保存了不知属于什么动物但有3800万年历史的粪便。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二站、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持,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江苏省实验动物笼器具系列标准"获得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完成人:刘年双、张玫,孟群、樊夏雷、陆益红,宗卫峰、汪岱迪、夏春阳,孙兴莲、任海玲,张维祥,肖杭.  相似文献   

15.
一项针对动物进化史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第一种动物可能比科学家以前想象的结构更为复杂。这其实是一种颇为神秘的动物,研究人员只能通过对其化石和现存动物的分析研究推断出它的各种形态特征。对传统观点构成挑战研究采用最新的高能技术用以分析海量遗传数据,确定了动物生命树底部的最早分离时间。"生命树"由  相似文献   

16.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关于辛格动物解放主义的分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辛格在其动物解放理论中有关动物的"道德地位"是基于一种低于理性自律的意识能力来进行论证的,或者是从道德主体的"感受性"方面来说明动物的权利,并以此来扩展动物的道德地位的.其理论视野仍然是狭隘的,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而且在实践层面上它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在纷繁复杂的实践面前,它不能提供一种明确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8.
你也许听说过供玩赏的爱犬被空运到它的新家,或者一头狮子被空运至动物园的事情.但是你是否知道如今飞机载运的动物甚至比人还多吗?各航空公司有受过专门训练来照管动物的工作人员.机场上的"动物港"能照管任何一种动物--从鱼到大象.  相似文献   

19.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21):76-77
美国摄影师拍摄了一组隐匿在自然界中的动物照片。远看这些图片中的动物们似乎与常景无异,有的像一片树叶或是枯枝,但近距离仔细观察却发现,自然界中的这些动物正利用自然背景作为伪装,将自己"隐身"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家发现,有一种夜间出来活动的飞蛾,能在漆黑的夜晚看见彩色的花朵。它们正是利用这种视觉上的本领,专门在夜晚寻找黄色的、充满花蜜的花朵以获取食物。这是首次发现有夜视功能的动物,而这一发现表明,其他物种也有利用色视觉寻找目标的夜视功能。生物学家认为,飞蛾在夜间是通过寻找较暗叶子下发亮的花瓣,来寻找黄色花朵的。叶子和花瓣在亮度上的这种差别可以解释为:为什么黑白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