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 《科技信息》2012,(11):316-316,364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独立的舞种,"神韵"则是身法训练内蕴与外势的灵魂。"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神韵"在古典舞学习和表现中起着主导作用。分别阐述了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四个方面的概念,重点说明了"神韵"在这四个方面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并以《书韵》为代表作,剖析作品中"神韵"的具体体现,结合美学来论证古典舞的"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底色,富含深厚民族文化基因,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作用。当代舞以现实生活为基调,以“非限定性”为表现形式,抒发现代情感、美感,通过舞蹈带来的艺术美来培养人、感染人。从美育视域分析当代舞与古典舞的时代特色、艺术特点,把古典舞“形、神、劲、律”神韵的四大元素融入当代舞中并使之吸收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入融合,达到实现艺术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徐磊 《科技信息》2012,(31):365-365
太极是中国传统的武术类别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样有着它在肢体运动上的独特的特点,在简单的接触了太极之后,发现在太极当中有着很多中国古典舞蹈的形、神、刚、柔的动作节奏,形韵身韵存在着异同点。如果能够把太极拳的动势,灌入中国古典舞蹈中去,深入分析形韵之美,有助于古典舞蹈的身韵、形韵、节奏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琳  黄锐 《科技资讯》2012,(1):240-240
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其所追求的风格正是正是中国传统身体语言中"合"的价值体现。本文从身韵出发,探讨身韵训练和在训练中如何体现身韵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史毅 《科技资讯》2009,(20):206-207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是我国专业舞蹈教育具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内容,在教学中,继承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发挥古典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技术技巧的训练和组合的编排,如何选择舞蹈的音乐,是值得我们不断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从建设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 ,在浩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 ,清理出“形、象、意、气、神、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 ,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 ,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建设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 ,在浩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 ,清理出“形、象、意、神、气、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 ,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 ,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在涪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清理出“形、象、意、气、神、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气韵"。在古典舞中,气韵涵盖了创作、表演和教学中的一切形式和内在的要求。形式上,它既以技术上的完整表现力生动地体现了舞蹈表现主体的具体内容和独特的动作艺术,又以独特的圆融冲和之美整合了舞蹈者的精、意、气、形、力,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特征和哲学内涵。"气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所在,也是本文探析中国古典舞丰富内涵的旨归。  相似文献   

10.
黄涛  朱振雷 《科技信息》2011,(14):I0270-I0270
古典舞是指经过历代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创造的,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艺术作品。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从中国戏曲中演变、发展过来的。在中国古典舞中,继承了中国戏曲及中华武术中的许多元素。而"刚"、"柔"这两大韵味特征是最显著的。"刚、柔"相济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二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和风采。  相似文献   

11.
形神形,就是形体;神,就是精神。形神作为哲学范畴,指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古代画家首先把“形神”引入绘画理论中,强调绘画既要写形,也要写神;既要“气韵生动”,又要“应物象形”。比如郑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郑燮:《郑板桥集·题画竹》)“写生”,就是描绘外形。古代文论家也把“形神”引入文论中,提出了状物、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舞渊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舞蹈,植根、发展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氛围中。独特的历史沧桑推演和文化陶冶,注入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理念、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捕捉“身形”特征和体现“神韵”特征的能力是身韵训练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和整体要求,其核心在于通过动作与韵律的融合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在身韵训练教学中要明确高师舞蹈教育的特征,全面系统引入身韵训练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身韵训练教学,使学生在“专业性”与“师范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极为复杂的。选择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畴中的情与理、形与神进行分析,展示我国古代音乐姜学对音乐中的情与理、形与神关系认识的变化发展概况.并阐速情理论、形神论的主要审美特征。以揭示我国古代对音乐的社会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对音乐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由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萧鼓>以其独特的"形"、"神"、"韵"成为代表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钢琴佳作.本文通过参照民族器乐合奏曲的分段标题,结合乐曲结构特点分析了<夕阳萧鼓>的钢琴演奏手法及音乐形象的把握与意境表现.  相似文献   

16.
造型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形”与“神”是人物画造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形”是人物画的基础;“神”是人物画的灵魂,“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说明造型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劲扩复合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同心沉入刚性桩,通过水泥土或芯桩实现扩体,进而组合形成具有扩体形态和力学特性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型。本文针对劲扩复合桩,通过同直径多桩型进行现场单桩载荷试验对比,研究多种桩型Q-S曲线、桩身轴力分布以及桩身侧阻力特点,进而分析劲扩复合桩竖向承载能力和桩身侧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劲扩复合桩的极限承载力是同直径钻孔灌注桩的1.39~1.69倍;劲扩复合桩Q-S曲线呈“缓降型”,表现出大直径桩的承载特性;劲扩复合桩侧阻力计算值与预制桩及灌注桩桩侧阻力经验值的比值平均值为1.54~2.50。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古典舞的构建发展,其舞蹈形态大多从戏曲、石像、壁画等断面提取元素,从而进行教学、创作.以“多语空间”为切入点,以不同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舞的构建,以此为基点对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20.
邓捷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148-149
中国舞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内蕴。延伸至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过60年的发展历史,文章对中国古典舞的继承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究,以求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