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全寿命进行评估,研究了保护层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扩展及过程.基于保护层混凝土锈胀开裂前后的变形协调条件,并考虑箍筋对混凝土锈胀裂缝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有箍筋和无箍筋条件下混凝土保护层锈胀裂缝宽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锈蚀率介于0~10%条件下,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保护层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凝土中钢筋均匀锈蚀及锈蚀产物仅仅填充且填满锈胀裂缝的假设,考虑混凝土与钢筋介面锈蚀前后的变形协调条件,以及保护层裂纹界面的部分承载能力,建立了带箍筋混凝土构件锈胀开裂模型,并通过直流阳极极化加速锈蚀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于箍筋间距100 mm及150 mm两种工况,裂纹宽度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超导粉末B i2S r2C an-1CunO2n 1(BSCCO)的高致密度和强c-轴织构是形成B i-2223/A g高温超导带材较高临界电流密度的关键,传统的塑性理论很难模拟与预测晶体材料BSCCO的各向异性力学行为以及变形过程中的织构演化。采用率相关的晶体塑性理论,针对BSCCO低对称晶体结构的特点,通过在主方向上加运动约束,建立其弹塑性本构模型及数值积分过程,并利用ABAQU S/UM 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完整构建了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平台。利用该平台,分析了双滑移系启动的典型变形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拉伸变形有助于BSCCO晶体内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而压缩变形则会抑制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芯材开孔的新型全钢屈曲约束支撑,简称为PBRB.该支撑由开孔平板芯材,填充板及盖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通过3根芯材具有不同开孔形式的PBRB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和相关数值分析,重点考察了芯材开孔形式对PBRB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BRB具有滞回性能稳定、延性高及累积耗能能力优良等特点;开孔芯材受压变形为压缩、剪切与弯曲组合的机制;开孔芯材"短柱"的长细比是影响PBRB性能的关键参数,芯材"短柱"长细比过大会造成PBRB滞回性能相对较差,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偏保守的设计长细比限制;同时提出了PBRB初始刚度的计算方法,评估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机图G(n,P)模型是随机图理论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该模型中有两个参数n和P,n表示图中的顶点数,P表示图中的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独立生成边的概率。证明了随机图G(n,P)中存在k一团的临界值为P=n^-2/k-1;同时证明了随机图G(n,P)中具有k≥3顶点孤立团的连通分量数服从均值λ=e^-x-k3/k!的泊松分布;最后,数值实验分析随机图G(n,P)实例中3-团托:和10一团的相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求导法则,得到了∑n k=1 km ,∑n k=1[a +(k -1)d]m,∑n k=1[a +(k -1)d]mxa+(k-1)d-1(m,n∈瓔,a,d∈瓗)等若干等幂和公式,为一类等幂和级数提供了一种简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有机质土,地下咸水区也分布较广。且随环境的恶化及我国近代工业化的推进,除去天然腐蚀性土外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污染变为腐蚀性土。对腐蚀性土进行改性处理及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多采用硅酸盐水泥对其进行固化。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多用于其原腐蚀环境中,易使加固体发生劣化,强度衰减情况较为显著。本文对不同性质的腐蚀性土进行分类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机理进行论述,总结影响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的因素。对有关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特征问题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为水泥土加固腐蚀性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软-硬化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灰砂比分别为1∶4,1∶8和1∶10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力学试验,得出了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特性。根据统计损伤理论,在材料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有效损伤率参数来表征损伤材料的承载能力,建立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损伤软-硬化本构模型。经对比验算,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软-硬化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模型在体现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随机性、应变软化过程的同时,反映了尾砂胶结充填体峰后应变硬化过程及规律,为充填体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统一硬化模型假设体积塑性功一半耗散,一半储存。如果定义同一回弹线与等向压缩线和临界状态线交点对应的有效体积应力比值为间隔应力比,则统一硬化模型间隔应力比为2,但不同土的间隔应力比并不总是为2。基于广义热力学理论,引入间隔应力比对塑性功的耗散和储存进行重新分配,提出了一个基于统一硬化参数改进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并通过与饱和藤森黏土三轴压缩和拉伸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崩塌的监测数据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知性,同时,崩塌的发生存在有突跳性,采用灰色理论和突变理论能够有效地预测预报边坡崩塌发生的时间,为崩塌防治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首先运用灰色理论对声发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预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展开,再运用微分同胚变换,转换为尖点突变模型的基本形式,建立灰色突变预测预报模型,从而对崩塌的时间进行预报。通过对比用该套方法预报的贵毕公路k79+380~k79+500右边坡的崩塌时间和实际崩塌发生时间,得知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义塑性理论,针对Pastor-Zienkiewicz(P-Z)砂土模型静力参数,划分为3个方面8个参数,分别分析了各参数变化时对竖向位移的敏感性.研究表明:模型各参数在-40%~40%变化时,弹性模量E的敏感性最大,竖向位移变化率可达66.05%,其次为内摩擦角φ和泊松比μ,竖向位移变化率在±10%以内.而与塑性模量相关的参数,竖向位移变化率均低于±1%,当缺少实测数据时,可根据土工实验资料取值.研究结论可为P-Z砂土模型在地基变形计算时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灰色算法对304不锈钢腐蚀行为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理论模型,用MATLAB语言编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进而预测出未来时段的腐蚀量.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灰色预测方法可以真实地反映腐蚀失重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可进一步预测试样的腐蚀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富水充填材料在时效作用下的变形及其硬化体内水分损失特征,本文研究一定水固质量比的富水充填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差热-热重分析等实验探讨充填体在蠕变过程前后的形变特征、水分损失及其与外界荷载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固质量比为2.0的富水充填材料失稳破坏的临界应力为1.96 MPa,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90%;蠕变不会对富水充填材料中结合水含量造成影响;富水充填材料失稳破坏时内部结构发生非结合水的流失,非结合水含量损失相对值与所受荷载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非结合水的流失导致结构内部出现更多的空隙,这些空隙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会迅速被压密,产生较大变形,导致充填体局部失稳,进而影响采空区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原型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泉州市安吉路软基试验段实测,探讨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n和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值随荷载增大而增大,但又随沉降增大而减小。而且工程实测的n值略显偏小.导致n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复合地基变形较大和上部桩间土为模量较大的填砂,桩、砂的变形模量接近.鉴于前述原因,重要工程中利用实测桩土应力比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合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多次拉深变形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塑性失稳皱曲的计算模型。运用压缩塑性失稳理论导出了变形区边缘塑性失稳皱曲的临界切向压应力的表达式,进而得出了圆筒形件多次拉深不用压边时变形区不会皱曲的条件,并以08钢为例进行了对比论证,绘制了拉深塑性失稳皱曲的临界曲线,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节流阀前后压力比过大时,将发生空穴现象,为防止出现空穴,本文提出一种多级节流器的结构,并对其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作了详细分析。按该方法设计的节流器曾用于某钢厂真空精炼炉电极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上的乳化液防冻装置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为国家增产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17.
圆筒形件初拉深不用压边时的皱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突缘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压缩塑性失稳理论对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圆筒形件初拉深不用压边时突缘边缘塑性失稳皱曲的临界切向压应力的表达式和不用压边拉深时突缘变形区不会皱曲的条件。并以不锈钢1Cr18Ni9Ti 为例进行了论证。对比分析了判断拉深时突缘变形区不会皱曲的各种结果,给出了突缘变形区的皱曲临界曲线,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考虑微凸体接触过程中临界变形量变化,建立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采用分形几何表征结合面的形貌特征,由表面形貌测量数据得到分形函数的分形参数D和G.采用弹塑性变形接触理论分析微凸体的接触变形特征,得到微凸体的临界变形量估计模型,其是分形参数和微凸体接触变形量的函数,进而得到考虑临界变形量变化的单个微凸体的接触刚度计算模型.由分形理论得到粗糙表面微凸体分布函数,微凸体分布函数与单个微凸体接触刚度计算模型结合得到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面板堆石坝参数反分析及变形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西北口砼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观测资料,应用水工、岩土力学、数理统计、优化等理论建立了不同时期大坝观测效应量和一朝一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优选。填筑一用H的一交方至四次方表示,蠕变分量四元件模型模拟,从而例题地分解了坝体在不同时期的填筑分量、水压分量和为分量,通过大量的有限元计算,找出了邓肯一级E-B模型中K,Kb,n,m,Rf等参数与沉陷变形的关系,提出了扣除蠕变影响后反映堆石坝非线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计算二元混合物临界温度Tcm的公式和温度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kTij的表达式,用这两个表达式计算了超临界CO2分别与甲苯、环己烷、乙醇、甲醇、正丁醛、异丁醛等组分六对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温度,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表达式能够较好地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证明了公式的可靠性;同时还根据混合规则am中kaij的表达式,确定了表达式系数并结合RK-EOS对六组超临界CO2的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压力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