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型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本文就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以来.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响应、实施进展以及领域专家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3.
《安庆科技》2006,(2):47-48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更进一步指出“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声音     
《华东科技》2007,(11):9-9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胡锦涛总书记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近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根本性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也多次明确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今后我省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省科技战线要高举的一面旗帜,是统领全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去年召开的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将自主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甘肃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提出:“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年初召开的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市”战略,要求科技、中小企业等单位要进一步抓好院地院企合作,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创新成果不断转化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技术创新区别于科学研究.就在于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因而也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我国应该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由此可见,实施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以下简称”科技开发部“)作为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业科技合作的具体管理部门,除了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项目洽谈会、成果交易会以及进行企业调研等常规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工作之外,还不断总结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清华大学与地方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产学研办公室的模式以及基金模式等。关于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模式已有另文专门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介绍基金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意味着高校、企业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新的互动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绩效,使企业真正从中获益,并保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6,(7):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中央已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企业不仅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还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也就是说,构建新型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不但要承担研发活动,还要进行研发投入;不但要自己创新,还要善于应用别人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27~28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了企业技术创新培训研讨会.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她强调,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等三个层次的创新方法工作.是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科技部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建立技术转移新机制,推进自主创新 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完善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首先是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既是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汕头科技》2010,(2):10-15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要的创新载体,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建设重点中的三个,即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以更加有效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创新政策和实施方案,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互相协调,各创新主体关联互动、运行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伟 《安徽科技》2012,(7):17-18
近年来,淮北市产学研结合工作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抢抓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的有利机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校联动、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11,(17):10
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七章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