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股权激励是现代股份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为化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但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应该考虑哪些关键要素,这在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存在争议。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股权激励中的六大设计要素进行了整合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方案中股权激励的初始价差、股权激励的激励标的物、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等3个要素与公司的绩效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初始价差是最有效的要素,而股权激励的有效期、股权激励的比例、是否预留股份等3个要素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方文彬 《甘肃科技》2011,27(23):102-104
股权激励可以使公司经营者参与公司剩余利益的分享,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两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问题,但是在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尚不完善,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对目前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解决企业委托与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企业广泛实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也已逐渐引进了股权激励,在最近又掀起了一阵股权激励热。那么到底股权激励在国内外是如何发展的呢?文章就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的含义和作用,接着介绍了股权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做出评论认为我国股权激励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者行为选择的影响,而经营者的这种行为选择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业绩上面。然后选取了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经营者的行为选择并且该选择的结果即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在一定的持股比例范围内会选择“努力工作”行为,与企业的业绩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股权类激励方案作为一种激励报酬方案,是企业所有者为了解决公司治理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矛盾,从所有者的剩余收益中拿出的,让渡给经营者的部分剩余利润索取权。这种激励方案的授予是有成本的。合理评价管理类激励方案的成本成为这一类激励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成本角度研究了管理层股权类激励方案的性质,给出了股权类激励 方案成本确定的两类基本框架,并且探索了两种特殊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亚式股票期权与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估计的具体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健 《科技信息》2009,(22):348-348,351
在全球经济变动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对于公司的成功来讲,所有的员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以股权激励的方式奖励所有员工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在公司经营时,囊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股权激励的产生背景、我国发展现状、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主要发展障碍对我国当前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一次浅析。  相似文献   

7.
谢征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117-118
股权激励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发公司人力资本潜力的有效措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股权激励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A股市场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高管样本数据为例,从高管个体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理论视角,在尽可能排除或减少财务资本产权影响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了组织特征及治理机制对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效应。结论显示,相对于非国有性质,国有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更高;企业成长性越高,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越高;企业规模越大、企业风险性越大、董事会独立性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资产负债率越高、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机制对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减少短期行为,实现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股权激励理论和实务基础上,阐述股权激励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日前,财政部宣布将在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开展股票期权制的试点工作,此举使股票期权制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股票期权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为什么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者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它与月薪、年薪、奖金等传统的薪酬制度又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1.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方式,为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概括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对未来股权激励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期权是基于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其对经营者和员工激励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企业的风险特征等。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是有条件的,如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等,我国在建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中,要使此种激励制度有效,要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利萍 《甘肃科技》2012,28(3):125-126
股权激励是通过让管理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管一定的经济权利.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能促使管理者最大限度为股东利益工作.探讨了股权激励在薪酬激励制度中发挥预期的激励效应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作为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发展趋势的股权激励已越来越多地被我国企业所采用,它有助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在对股权激励类型及不同类型股权激励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目前推行股权激励的主要障碍,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会计业绩和股票市场业绩两个维度,以2007—2013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和混合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会计业绩及市场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比率较低时公司会计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之后随股权激励比率增加公司会计业绩呈显著上升,但该影响依然不强,而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这一关系出现反转且影响明显;与之相反,股权激励比率较低时,公司市场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之后随股权激励比率增加公司市场业绩显著下降,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这一关系出现反转。当前我国股权激励强度增加有利于提升公司会计业绩,但不利于改善市场业绩;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公司市场业绩影响更大且显著更差。  相似文献   

16.
经理股票期权与经理人员努力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进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以来,企业要求经营者持股及股票期权的呼声很高,从迄今为止的实际进展看,尚缺乏明晰的理论指导。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将所有者和经营者在选择是否激励和是否努力时的行为视为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认: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的股权激励方式,将促使理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达到(激励,努力)的纳什均衡,以达到双方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解决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还可以引导管理层努力进行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价值。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较研究与现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真正得到有效实施的并不多,涉及的股票数量也非常有限,激励力度普遍不大,说明了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的现实环境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即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让经营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促使经营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是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即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让经营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促使经营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是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10,(6):36-39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在无法提供足够优厚待遇的情况下留住人才、激发人才一直是"想破脑袋"的问题。不少人提出采用股权激励政策,将公司的兴衰存亡与个人利益挂钩。但股权激励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舞弄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多数失败的例子使更多的后来者对于股权激励持观望态度,期待又怕受伤害。究竟中小企业如何驾驭这把"双刃剑"?4月22日,在杨浦区创业中心主办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沙龙"上,企业对于股权激励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针对企业的这些疑惑,本刊特别编辑整理了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