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融合Fisher线性鉴别分析与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所抽取的特征,得到更加全面反映原始样本的鉴别特征集,提出了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增强线性鉴别分析方法.利用Fisher线性鉴别分析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方法提取两组鉴别特征,根据典型相关分析对这两组特征进行融合,获得更具鉴别力的典型鉴别特征.经过ORL标准人脸库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双接收站雷达为背景,研究了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鉴别方法。提出了双站极化散射矩阵和双站对角极化比的定义,探讨了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极化散射特性;针对极化调制有源诱饵等欺骗性干扰,提出了以双站对角极化比为鉴别量实现对有源诱饵鉴别的新方法,并设计了鉴别算法。对典型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仿真结果表明,该鉴别算法对有源诱饵的正确鉴别概率始终达到100%,对雷达目标的正确鉴别率达到90%以上。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大、小样本集下最佳鉴别平面的求解方法,导出了小样本集下求解最佳鉴别平面的精确方法。解决了在小样本集条件下无法求解最佳鉴别矢量的问题,进而解得最佳鉴别平面。  相似文献   

4.
油指纹鉴别中特征比值的t检验比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油品特征比值进行油指纹鉴别的t检验比较法,包括方法原理、特征比值的筛选及鉴别原则,并分别以某原油及其风化样品的油指纹鉴别和2种不同原油的油指纹鉴别为例,说明了t检验法在两个油品鉴别中应用的有效性,该方法将传统油指纹鉴别中繁杂的谱图比较或抽象的数值比较转化直观简洁图形判别,减小了目视谱图比较的主观随意性和人为差别,并提出了量化指标,使得鉴别结果更加可靠,利于油指纹鉴别方法的标准化和推广.同时综合文献也给出应用t检验法进行油指纹鉴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以双接收站雷达为背景,研究了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鉴别方法。首先提出了双站极化散射矩阵和双站对角极化比的定义,探讨了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极化散射特性;然后针对极化调制有源诱饵等欺骗性干扰,提出了以双站对角极化比为鉴别量实现对有源诱饵鉴别的新方法,并设计了鉴别算法。对典型雷达目标和有源诱饵的仿真结果表明,该鉴别算法对有源诱饵的正确鉴别概率始终达到100%,对雷达目标的正确鉴别率也都能达到90%以上。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边界Fisher鉴别分析方法存在的小样本问题以及所求出的鉴别矢量集缺少约束限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大间距无相关边界Fisher鉴别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化描述样本数据可分性和紧致性的矩阵之差作为目标函数,避免了边界Fisher鉴别分析的小样本问题;对于无相关鉴别矢量集的求解,给出了先构造无相关空间,再进行特征值分解的求解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已有的边界Fisher鉴别分析及其改进方法,且避免了使用繁琐的迭代方法求解不相关鉴别矢量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指纹鉴别技术在海洋溢油源追查和事故裁决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应用Web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Internet的在线油指纹检索鉴别功能,既可扩展传统油指纹鉴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又能实现相关技术和资料的共享.研究了Web环境下进行油指纹检索鉴别的方法,创新性地将油指纹检索鉴别技术移植到Web环境下,完成了油指纹数据库和数据流程设计,并应用AJAX技术,基于重复性限法和相关系数法实现了在线油指纹检索鉴别.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指纹鉴别作为目前溢油鉴别最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溢油事故调查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鉴别技术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油指纹库作为其重要基础,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论述了溢油鉴别的方法,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油指纹鉴别方法、体系及油指纹库建设情况,以及溢油鉴别和油指纹库的作用.面对我国目前石油开发和运输状况,认为我国的溢油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指纹库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人工发菜与天然发菜的形态非常相近似 .本文介绍的显微鉴别、腐蚀鉴别、灼烧鉴别和直观形态鉴别等方法 ,可以准确、迅速地对发菜样品做出鉴定结论 ,为发菜营销和商检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南产菊科大丁草属毛大丁草(Piloselloides hirsuta (Forssk.) C.J.Jeffrey ex Cufod.)进行初步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毛丁白头翁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毛丁白头翁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基于分块的无损图像认证算法难以确定合适的认证块大小.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认证块大小可动态调整的无损图像认证算法.该算法的图像认证块分别由若干基本图像块组合而成,相应的认证信息用数字签名技术产生,以无损水印方式嵌入,同时通过多次无损嵌入方式实现图像编号的鲁棒传送,用图像编号区分不同图像、防止矢量量化攻击.理论分析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省级教育专网存在诸如应用分散、跨平台访问需要重复身份认证等问题,因此建设省级教育专网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势在必行。身份鉴别与认证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基于单因子的身份认证方案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因此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案应运而生。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案,并介绍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综合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认证因子,对于可能的非法登录行为进行预警,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可以识别出88.8%的非法用户。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无线网络安全认证过程比较繁琐,认证技术大多只是对硬件的认证而不是对用户本身的认证等问题,提出基于无证书数字签名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认证方案.通过分级认证降低无证书数字签名认证的时间代价,提出以指纹识别结果的离散值作为身份标志以免去用户口令的设计理念和认证过程.定性分析表明,基于指纹识别和无证书数字签名相结合的认证方案可以为无线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认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保证终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中心的安全,本文提出了一体化网络中可证明安全的三方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终端和认证中心之间及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中心之间的相互认证,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非授权终端接入网络,还可以防止伪造的认证中心和接入交换路由器对终端的欺骗.在BR扩展模型下,可证明该协议是安全的.通过性能分析得出,协议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无线Mesh网络中移动客户端能够安全快速通过认证,提出了基于Diffie-Hellman算法的快速接入认证和切换认证两种方案。在接入认证方案中,Mesh客户端通过预分发的标签经4次握手完成首次接入认证后,计算用于切换认证的共享密钥,并将密钥预分发给切换的目标接入点。客户端在后续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共享密钥经3次握手完成双向认证,认证过程无需认证服务器的参与。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代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提出的两种认证方案的通讯代价和计算代价更小,具有认证时延短、认证效率高的优点,且在网络合法用户可信的前提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引入一种全新的编码算法(称其为平衡化方法),证明了任意一个认证码(或系统认证码)都可以通过平衡化方法转化为一种新的认证码,即平衡认证码(或平衡系统认证码), 并依此得到了一般认证码在编码规则概率空间服从均匀分布时最大伪造概率的新下界.  相似文献   

17.
一种动态口令认证方案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了一种动态口令方案,针对其不足,对原方案中认证依据的产生以及连接认证依据的产生进行了改进,增强了原方案的认证依据产生和修改的灵活性,实现了连接认证双方协商产生,并保留了原方案的设计思想。改进方案提高了原方案的整体安全性,并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异构无线网络混合认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证书公钥和身份公钥的混合认证模型.在该认证模型中,用户与本地认证服务器及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采用身份公钥体制,本地认证服务器与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采用证书公钥体制.该混合认证模型具有匿名性,可扩展性好,降低了资源消耗,符合异构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C-K模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移动网络的认证过程对信息和设备的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介绍了移动认证的常用技术,重点探讨了瞬时认证的设计和令牌认证的设计,最后给出一个瞬时认证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20.
企业应用系统整合中的CAS单点登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应用系统单点登录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中央认证服务器(CAS)的单点登录技术方案.系统中,认证管理器通过责任链模式管理认证执行者,客户端浏览器与认证服务器之间采用HTTPS协议,认证服务器与平台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HTTP协议.在访问业务系统时,相关信息的传递均结合时间戳、关键信息加密签名和SSL加密通道技术.在自动认证完成后,业务系统可根据需要设定是否继续走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加密通道,既保证单点登录过程中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和真实性.又兼顾业务系统访问的安全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