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荣辱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问题。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长期、全面、系统地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首要任务,是高校领导干部是否成熟,是否真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针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世界观教育就是“讲政治”,深入学习特色理论,就是世界观教育的中心任务,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世界观教育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陈华(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北京,100083)1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  相似文献   

5.
一、明确教育性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以及它的时代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6.
荣辱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及“三个代表”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本质联系,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长期、全面、系统地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师范院校作为教师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于人才的培养标准较其他专业院校有所不同,在师范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于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师范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效性体现,帮助师范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师范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部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海军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海军军官的摇篮,培育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着眼海军特色,深化学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海洋观念树立、海军专项科目训练和院校文化氛围营造四个方面着力,确保培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市场化环境下社会转型问题的复杂性和主体价值判断能力的薄弱性,呼唤着大学生培育明辨意识和提升明辨能力。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大学生要立足于“学、思、行”,在明辨是非中选准未来的方向,在正确抉择中走向人生的正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单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深入,社会道德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并直接影响到家庭伦理,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根基,增加了家庭的破裂,弱化了家庭成员的责任。在今天全国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强化家庭责任,从责任角度解读传统家庭伦理中形成的这样一种规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生命观是逻辑的必然和历史的选择。和谐生命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等基础上的人本观,觉人.利他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全新的健康观,合理的财富观。和谐生命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坚持和谐生命观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推进社会主义四大文明建设。和谐生命观也是建立健康、幸福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表达方式高度认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性认知呈现矛盾状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不稳定。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建立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同时理论界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话语权的构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以及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和影响正在加大。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培养、树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修身文化人格养成的价值和意义,对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其着力点旨在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步步深入提供理性判断和精神支撑。阅读经典、阐释经典、走进经典,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糟取精,综合创新,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国修身文化,赋予它以现实性和时代性的品格,在人格养成中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培育伦理道德、提升人生境界、引领价值理性的和谐社会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包括文化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8.
将适当的道德法律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推进道德法律化应当在立法环节中弘扬社会主义法的时代精神,加大道德法律化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强化道德法律化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社会培育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经验主要有:学校道德教育注重研读儒家经典,家庭教育注重以训立教,社会教育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个体道德修身目的明确。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有三:一是形成全员育人体系,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强大力量;二是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保障;三是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社会实效。  相似文献   

20.
立足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基础性研究,本文采用Rokeach价值观量表(RVS)对2590名青少年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时期青少年男女在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总体来看相当一致,只有在个别选项上(舒适的生活、平等、自尊、真正的友谊)才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为新时期青少年价值取向分析的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