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糖多孢红霉菌菌种保藏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氮蓝四唑还原法、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和双组分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糖多孢红霉菌保藏过程中,SOD、POD、CAT酶活性与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菌种保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MDA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再上升趋势.上述3种酶活性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用SOD和MDA作为判断该菌种是否老化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会明显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贮藏过程,确保稳定的运输温度是提高冷藏运输猕猴桃的关键。将猕猴桃在2℃(0℃),2℃(1.5℃),2℃(3℃)不同温度波动下冷藏运输24 h后,分别放在0℃、3℃和20℃下进行贮藏,探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的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丙二醛含量(MDA)、Vc含量等指标,得到了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规律。经过16 d的连续测量发现,在贮藏温度为0℃时,温度波动为3℃的猕猴桃硬度变化是温度波动为0℃的1.94倍,是温度波动为1.5℃的1.27倍。温度波动加剧了猕猴桃品质的衰变,温度波动越大,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大;贮藏温度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猕猴桃越易衰老,同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菜豆(Phaseolus Sp)为试材,进行了不同贮藏保鲜处理及采后生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菜豆的呼吸漂移属于呼吸跃变型,在常温条件下,菜豆采后15d出现呼吸高峰,其后豆荚迅速腐烂.在0~8℃低温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豆荚腐胺、精胺、亚精胺、还原糖等含量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而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适宜低温可促进腐胺、精胺、亚精胺等多胺的合成并保持较高的质量摩尔浓度,从而有效延缓豆荚的衰老.不同贮藏温度、保鲜剂处理对豆荚的保鲜效果影响显著,其中以贮温4℃、保鲜剂Ⅲ号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测定了白兰瓜果实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呼吸强度、糖分和含氮物质含量的变化。用纸上色层分析法鉴别了各个时期白兰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试验目的在于找出白兰瓜果实在发育和成熟期间糖分与含氮物质代谢的规律,而且探讨呼吸作用和糖、氮代谢间的关系。白兰瓜果实在发育的早期呼吸强度最高,各种糖分中以葡萄糖含量最多,蔗糖含量最少,蛋白质氮含量高,非蛋白氮含量低。在开花后10天至35天,随着果实的迅速增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到最低点,与此相件随,蛋白质氮量和总氮量亦随之下降,葡萄糖、果糖和总糖量一直上升,但蔗糖含量仍然很少。在开花后35天至45天,果实进入成熟时期,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出现呼吸高峯,总糖量增加不大,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下降。在此成熟过程中,蔗糖和蛋白质大量累积,其含量变化与呼吸强度上升相平行。当采收以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蛋白质氮含量亦件随下降,物质代谢趋向分解。由上结果可以看出,呼吸作用和蔗糖、蛋白质合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可能当呼吸高峯到来时,供给了蔗糖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因而引起了蔗糖和蛋白质的大量积累。白兰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共有三种,即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氨基酸已确定有六种,即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一种未能定名的氢基酸。在白兰瓜果实不同发育和成熟时期,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种类并无变化,但在量上则发生了明显地改变。  相似文献   

5.
以4个蓝莓品种"灿烂""巨蓝""顶峰"及"布里吉塔"果实为试材,研究0.5%壳聚糖涂膜结合4℃冷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贮藏相比,4℃冷藏显著降低了4个蓝莓品种果实腐烂率,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有效延长了保质期.0.5%壳聚糖涂膜降低了"灿烂""顶峰"与"布里吉塔"3个品种的果实腐烂率,延缓了4种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了丙二醛累积,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巨蓝"除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气调对猕猴桃果实贮藏的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调贮藏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贮藏寿命比对照延长一倍以上.研究表明,气调处理抑制果实乙烯生成,延缓淀粉降解,抑制淀粉酶活性上升.果实软化伴随着水溶性果胶(WSP)含量上升和共价结合态果胶(CBP)含量的下降,气调处理对该两部分果胶含量的升降具抑制作用,离子结合态果胶(IBP)含量变化不大,处理促进贮藏后期该部分果胶含量短暂上升.果实软化期间WSP,IBP以及果胶平均酯化度均趋于下降,而CBP的酯化度则趋于上升,气调处理对果胶酯化度的升降有抑制作用.果实软化期间果胶甲酯酶(PE)活性趋于下降,气调处理的PE活性略低于对照.对气调处理延缓果实软化的机理作用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零上低温对甘蓝幼苗逆境指标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甘蓝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零上低温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5℃)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蓝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体内SOD,P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板栗酶活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扎”板栗果实在50℃热处理60min,研究板栗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与未经热处理的栗果对照,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抑制栗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POD活性、CAT活性;降低了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抑制板栗中真菌发生和蔓延,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但Vc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枇杷果实贮藏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两个枇杷采收季节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枇杷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贮藏中果实的总糖、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表明,低温(5+0.5)℃显著延缓了果实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有利于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枇杷果实采收后,采用适宜的低温贮藏结合PE薄膜袋包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鲜手段.  相似文献   

10.
短时低温处理对甘蓝逆境指标和P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研究了低温(5℃)处理下在0~30min和0~180min内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2个品种(YF-3和XY-4)体内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ABA含量及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使甘蓝体内的MDA、脯氨酸、可溶性糖、ABA含量和PK活性等指标在较短的时间内都有明显的上升,然后下降,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ABA含量和PK活性的峰值早于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郁金香鳞茎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影响,取Apeldoorn品种周径8~10 cm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5℃、9℃冷藏箱和10~18℃室温下贮藏,在0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8个时间段,测定鳞茎体积、水分、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间接揭示温度对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作用。试验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随贮藏时间延长鳞茎的体积减小,鲜重降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降低;干物质相对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还原糖含量伴随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和解除休眠呈现规律性变化。试验得出,在2℃、5℃下的贮藏处理,有利于鳞茎水分和干物质保存,有利于延长鳞茎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温度和光强互作对水稻灌浆生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设计供试品种为特三占 (劣质 )、毅丰 4 8(毅夫×丰澳占 ,优质 ) .植株在大田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至孕穗 ,然后材料分两组 ,一组放在人工气候箱的高温条件下 ( 33℃昼温 /夜平均温 ) ,一半用50 %的遮光网遮光 ;另一组为大田的适温条件 ( 2 1℃昼温 /夜平均温 ) ,一半用 50 %的遮光网遮光 .抽穗受粉的当天选择生长一致的单稻穗挂牌标记 ,以后每隔 5d随机抽取标记的稻穗每次 6穗 ,重复 3次 .1 .2 测定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用考马斯兰G - 2 50染色后在 595nm处比色测定 …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条件下杉木伐桩萌芽中几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按杉木伐桩的全光、半荫、全荫处理,以及林木的环割、不割处理,春季分别取休眠芽(前三者)或侧枝顶芽(后二者)样品,进行有机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含量亦都很低,但休眠芽中的水溶性糖含量比顶芽中要低得多。伐桩萌芽的含糖量并不与各处理条件下的光照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伐桩上萌芽数目增多,则含糖量相应下降,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关系。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幼芽内叶绿素含量水平很低,因此,可以认为萌芽的糖分主要来自根桩本身的碳水化合物贮藏物,而并非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一个代桩上的萌芽数目,是获得健壮萌条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昭通烟区烟叶糖质量分数与其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了2011-2015年昭通烟区3个主要基地(昭阳、彝良、镇雄)烤烟K326各部位初烤烟叶糖质量分数(总糖、还原糖、两糖差)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昭通烟区各部位初烤烟叶的总糖质量分数与大田期5-8月日照时数、降雨量、温度的相关性因基地不同而异;各部位初烤烟叶还原糖质量分数与大田期5-8月日照时数负相关、与降雨量正相关、与气温的相关性因基地不同而异;各部位初烤烟叶两糖差与大田期5-8月日照时数正相关、与降雨量负相关、与温度的相关性因基地不同而异.因此,影响昭通烟区各部位初烤烟叶两糖协调性的主导生态因素为大田期5-8月的日照时数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温和零上低温对小麦根系含糖量及细胞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小麦根系为材料,通过适宜高温和零上低温处理测定小麦根系含糖和细胞透性的变化来研究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以便了解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机理,为农业生产上防止胁迫危害以及在育种上选育抗性品种提供线索。结果证明:经零上低温处理小麦根系的含糖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高温处理,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含糖量逐渐下降。零上低温和高温处理根系电导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温度骤降对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是生活在河口海区的一种重要经济甲壳动物,其生活的环境温度经常发生温度的骤然增高或降低.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温度骤降后不同时间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骤降温初期(2 h)升高,骤降温2 h后可溶性蛋白虽然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最后出现明显下降;骤降温2 h后可溶性糖含量在鳃中逐渐下降,而在肝胰腺和肌肉中呈现波动性下降.实验结论为锯缘青蟹骤降温初期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增高是机体对寒冷应激的一种积极反应,后期下降是生理反应中物质和能量消耗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以荸荠种杨梅(Myrica Sieb.et Zuce)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茉莉酸甲酯(MeJA)对杨梅气熏处理,并在4±1℃冷藏。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二氧化氯、茉莉酸甲酯处理对杨梅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总酸及总糖含量都有影响,经10mg/kg臭氧、15mg/kg二氧化氯和10μmol/L MeJA处理的杨梅,比对照组的腐烂率下降50%,40%,35%;呼吸强度下降15.6%,14.5%,13.4%;总酸和总糖也分别下降0.27%,0.37%,0.354%和2.03%,2.19%,2.26%,显著降低了杨梅腐烂率,有效控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了总酸、总糖的降解。尤以10mg/kg的臭氧气熏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为琯溪蜜柚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将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配,制备成复合涂膜保鲜剂,对琯溪蜜柚进行涂膜保鲜,以无包装处理为对照,于常温下贮藏。通过测定琯溪蜜柚在贮藏期间的粒化指数、失重率、总糖、呼吸强度、乙醇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常温贮藏120d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涂膜组与无涂膜包装的对照组相比,可以减少果实失重,保护细胞膜,降低呼吸强度,抑制蜜柚的生理代谢,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延缓粒化发生,其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能达到PE膜包装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有所下降而后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籽粒发育糖分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各采收期总糖含量以超甜玉米最高 ,加强甜次之 ,普通甜玉米最低 ;随发育进程的不同 ,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的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水溶性多糖 (WSP)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相一致 .依籽粒水分含量和糖分积累规律确定的适宜采收期 ,普通甜玉米以授粉后 18~ 2 1天为好 ,加强甜玉米相对延长 ,超甜玉米则宜适当推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