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塑造共同体建设中所蕴含的递进性和层次性,充分彰显了中国为解决世界共性问题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在坚持共同价值观上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重构新的国际秩序观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它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因子",衔"外来理念",化"传统理念,在实践层面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不少学者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现实状况、困境与挑战,并重点探讨了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路径,但未见从"新公共外交"视角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从"新公共外交"视角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官方化"、传播媒介"传统化"...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旨在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为世界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指引。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指出要在实践中积极谋求共识,坚持同舟共济的理念,尊重多元化差异,开展协商对话与交流,塑造权责共担的责任共同体,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各国的交流合作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4.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坚持理论、历史和现实三维场域的有机统一。从理论场域来看,它植根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西方诸学者共同体思想的借鉴;从历史场域来看,既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演进,又要看到它作为一个当代特定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新时代语境;从现实场域来看,新时代所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不容忽视,应着重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具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坚实而丰富的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价值的当代转化。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勇于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北京2022年举办的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开创“双奥之城”先例的同时,向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展现了“天下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历史责任、未来担当;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北京冬奥会为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新时代首都发展,标准就是首善”,北京作为首都,理应担负起率先示范的重任,发挥“冬奥效应”,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北京的责任,更是北京的使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冬奥之后的北京依然与全国人民一道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持续不断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中国周边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时代如何解决好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学科,其终极目标就是要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和战略思维,其发展路径是从周边命运共同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周边地区是中国倡导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地区。命运共同体倡议始于中国周边地区。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概念,而且签署两国联合声明,开启了建设中俄命运共同体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国际奥委会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旨在通过体育鼓励全球更加团结,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谋而合。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梳理。研究表明:新格言是全球意识形态极化下,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割裂的特殊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在百年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展望,是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价值需求。奥林匹克新格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源头思想、文化价值、目标结果等方面有很多理论上的契合,剖析二者的理论契合基础,解读新格言的时代价值,认清现实意义,为更好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奥林匹克新格言精神,举办一届更团结的冬奥会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两极格局瓦解后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西方霸权主义企图将“文明冲突论”作为其达成非正义目的的话语高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大势,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要求,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批驳。度越“文明冲突论”,首先要从西方文明发展的角度深度剖析“文明冲突论”形成的现实基础及理论内涵,进而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理念论辩,最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转向的背景下,分析研究"一带一路"空间发展,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世界历史"的宏观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下"一带一路"体现着全球视野下的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互鉴、人文领域的文化沟通互鉴、绿色"一带一路"的理念实施互鉴,同时深刻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家校合作--社区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社会”的诞生,强化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是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未来图书馆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未来图书馆员的重要作用,并就图书馆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未来图书馆员培养的若干建议,其中包括转变观念、改革用人制度、改变大学教育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文章阐释了共同体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从基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特征,并提出动力机制模型,指出其具有合作育人、利益共享和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乌鲁木齐的城市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从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组织、场地设施和经费、社区体育活动和社区成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提出建议,为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区经济是指与社区社会再生产相关活动的定义通称。社区经济的发展是与社区经济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受制于社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普及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已经成为社会基层组织的重要构成单元,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求社区必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惟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和时代化表述,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与内在动力,更是习近平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出场具有相应的内外生成逻辑,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吸纳与超越。因此,为进一步构建青年群体的网络伦理精神,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扭转网络空间的社会原子化倾向,必须自觉内化"共同体"意识,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世界意识"教育,构建知行合一的德礼机制以夯实这一网络类存在意识。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前进促进社会产物的变迁,城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断促进社区进行改变,传统社区由于其局限性需要进行不断改善,生态社区作为社区未来发展的目标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社区与生态社区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前对其关系的没有明确的界定,造成很多不合理的发展误区。该文通过辩证看待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关系,确立其并存、继承和发展的科学关系,对于未来促进传统社区与生态社区的衔接和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演讲中,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修辞的使用。就伯克修辞观的戏剧五要素看,演讲基于各国不容乐观的严峻疫情形势阐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局面,强调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既采用“同情同一”的修辞策略拉近距离,消除误解,表明中国诚心合作的意愿和人文主义关怀,又运用“对立同一”的修辞策略强调共同的敌人——“病毒”,进而呼吁各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并使用“误同”的修辞策略,表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各国的益处,中国愿与各国共享经验,共建美好世界。这些修辞的使用有效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方案,契合了其他国家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意愿,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能力和构建更加完善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浅议社区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柳州市及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出社区丈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