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新台糖ROC22号甘蔗为材料,采用还原糖比色法测定几丁质酶的酶活,并对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显色剂3,5-二硝基水杨酸用量为1.89mg/ml,显色时间为10min;甘蔗叶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时间为1h,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显色剂3-[ 苯并噻唑偶氮]-5-溴-2,6-二羟基苯甲酸, 用其与Cu2+显色反应, 在0.1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CPB)水溶液存在下, Cu2+与显色剂在pH=6.98的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1 ∶2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的吸收波长为533.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4×104 L·mol -1·cm-1, 灵敏度较高 , 选择性较好. Cu2+含量在0.001 4~1.2 μg/mL服从比耳定律. 此显色反应应用于铝合金和铜锰铸铁中微量Cu2+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F7658)为实验菌株,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态培养基发酵,生产α-淀粉酶.结果表明:(1)在23℃至44℃内,培养基起始pH值为自然pH,产酶最适培养温度为37℃;(2)枯草杆菌在淀粉液态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其产酶最适淀粉与水组成比例为:75:100;(3)在最适温度37℃下,淀粉:水为75:100时,最适培养时间为36h.  相似文献   

4.
优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松花粉中粗多糖含量的条件,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优化了松花粉粗多糖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多糖的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显色剂的用量等条件.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1%,精密度实验RSD为1.68%,线性范围:16.5-99μg/mL.结果表明:所优化的分析方法准确、精密、简便、快速,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网格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UHPC)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好等特性,已应用于薄壁结构和工程加固领域,但单一网格很难实现高效的增强增韧效应.为研究混杂网格增强UHPC双向板的抗弯性能,对3个钢丝网格与玻璃纤维网格混杂增强UHPC板、3个钢丝网格与玄武岩纤维网格混杂增强UHPC板、6个单一网格增强UHPC板和1个无网格UHPC对照板进行弯曲试验,研究网格种类、总层数及铺层方式对其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钢丝网格板和单一玻璃纤维网格板相比,钢-玻璃纤维网格混杂板开裂后表现更显著的硬化现象,在连续网格与混杂短纤维协同效应下,板呈现多裂缝破坏模式,延性较理想.铺设2层网格时,钢-玻璃纤维网格混杂板的承载能力较单一钢丝网格板提升23.7%,且其在20 mm挠度处的残余承载力较单一玻璃纤维网格板提升28.2%;钢-玄武岩纤维网格混杂板峰前阶段的能量吸收值和20 mm挠度处的残余承载力均优于单一玄武岩纤维网格板.网格总层数为3层时,与单一玄武岩纤维网格板相比,2层钢丝网格与1层玄武岩纤维网格混杂增强板在峰前挠度为2 ...  相似文献   

6.
利用CH-2显微投影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技术和热重分析技术,对连续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形态结构和热学性能进行了对比性分析.显微投影仪、扫描电镜和红外分析的联合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类似,略有差异.连续玄武岩纤维也是由SiO2、Al2O3、CaO、MgO、Fe2O3、FeO等氧化物组成的硅铝酸盐系纤维.热学分析表明,两种纤维的热学行为基本相似,相比而言连续玄武岩纤维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尽管玄武岩纤维因其原料廉价和优良的隔热性被应用于很多领域,但玄武岩纤维在人体热防护方面的实用性和防护性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竹笋壳纤维组分的组合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竹笋壳纤维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组合分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稀酸水解条件为:纤维颗粒度80目,稀硫酸浓度3%,液固比100∶1(v/w),温度70℃,时间10h;酸处理竹笋纤维无水乙醇提取的较优条件为:先将酸处理竹笋纤维在-20℃反复冷冻-解冻2次,再按20∶1(液固比)的比例加入无水乙醇,在80℃下提取10 h.在确定的酸解和醇提条件下,能较好地实现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BF7658)为实验菌株,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态培养基摇瓶发酵,生产α-淀粉酶。结果表明:①在23℃至44℃内,培养基起始PH为自然PH,产酶最适培养温度为:37℃②枯草杆菌在淀粉液态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其产酶最适淀粉水组成为:淀粉:水=75:100;③在最适温度37℃下,淀粉:水=75:100时,最适培养时间为36h。  相似文献   

9.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高性能纤维,RTM成型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生产过程对人体友好的复合材料成型方式。该文将玄武岩纤维替代玻璃纤维应用于汽车导流罩生产中。将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对比改性玄武岩纤维以及多种纤维在RTM成型导流罩上的应用,对比不同纤维类型及不同纤维织物形式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探究铺设方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厚度不同给力学性能带来的差异,综合考量玄武岩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将间苯二胺的冷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新制备的亚硝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氟硼酸溶液反应,得到间苯二重氮双氟硼酸盐(收率90%),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4~-12℃;盐酸(37%,质量分数)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2∶1,亚硝酸钠溶液滴加时间为50~70min,间苯二胺与氟硼酸摩尔比为1∶4;然后加入溶剂,进行间苯二重氮双氟硼酸盐的热分解,得间二氟苯,收率达到72.2%.与其他工艺相比,热分解反应容易控制,同时避免了焦化等副反应的进行.图2,参7.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盐酸溶液中钯的交换性能.讨论溶液pH值、温度、氯离子浓度、交换时间等对钯吸附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交换吸附条件,测定纤维的最大静态交换容量.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该阴离子交换纤维在盐酸溶液中对钯的交换机理.载钯的聚丙烯(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用质量分数为2%的硫脲与2mo1/L的HCl混合溶液可以定量的解吸.该PP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可用于定量回收溶液中微量的钯.  相似文献   

12.
采用2-氯-4-碘-5-三氟代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溶液反应制备5-三氟甲基-2-氯-4-吡啶硼酸。实验研究了合成反应过程几种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情况,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料配比n(2-氯-4-碘-5-三氟代甲基吡啶)∶n(硼酸三丁酯)∶n(正丁基锂)为1.00∶1.20∶1.20,溶液pH值为9.0时,5-三氟甲基-2-氯-4-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3.10%,纯度可达98.6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红雪茶渣作为提取工艺的原料,运用简便的酸液提取法制备红雪茶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为红雪茶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为生产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供新料源思路.在酸液浓度、料液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红雪茶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红雪茶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的因素由大到小次序为:料液比处理温度酸液浓度处理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液浓度0.10 mol/L,酸处理时间3.0 h,酸处理料液比1∶50 g/m L,酸处理温度50℃.该提取条件下,红雪茶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4.61±0.19)%.  相似文献   

14.
以2-溴呋喃和硼酸三丁酯为原料,采用正丁基锂法合成了2-呋喃硼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以及pH值等主要因素对合成反应产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物料配比为n(2-溴呋喃)∶n(硼酸三丁酯)∶n(正丁基锂)=1.00∶1.20∶1.20,pH值为6.0时,2-呋喃硼酸的产率最高可达84.0%,纯度可达99.702 7%。  相似文献   

15.
首先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然后再分别连续投加山梨醇和硬脂酸,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高碳醇酯衍生物油溶性稠油降黏剂———PAEH.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降黏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多元醇、硬脂酸的物质量比为1∶0.6∶0.6,合成温度110~115℃,合成时间5~7h.讨论了该降黏剂加量和温度对其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浓度为0.8g/L,温度在42.5~50.0℃时,具有最佳降黏效果.PAEH稠油降黏剂生产工艺简单,产率高,对高稠原油降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盐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氯代异丙烷,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物料配比,n(异丙醇)∶n(盐酸)∶n(氯化锌)=1∶1.5∶1.5,反应温度56℃,反应时间3 h,氯代异丙烷的收率为75.4%,纯度99.2%,催化剂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色菊花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提取工艺.本试验以紫色菊花品种"红五九"自然晾干陈放后花瓣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获得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并预测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得率.结果表明,分别以酸性乙醇和酸性甲醇为浸提液时,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V/V),盐酸浓度0.4mol·L-1、盐酸与乙醇体积比1∶1、温度40℃、料液比1∶70;甲醇浓度100%(V/V),盐酸浓度0.1mol·L-1、盐酸与甲醇体积比1∶1、温度42℃和料液比1∶70,一次浸提的花青素苷得率分别为8 266.03μg·g-1和7 916.04μg·g-1,与前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下的花青素苷得率均有明显提高,以酸性乙醇为浸提液效果较好,可为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碳化稻壳(CRH)的酸浸除杂、超声酸浸除杂,考察了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酸浸液固比和搅拌速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为:CRH粒度在75μm以下、盐酸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3h、水浴温度60℃、浸出液固比14∶1、搅拌速度60r/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CRH中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达96.41%、非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达66.68%.实验同时也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酸浸时间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最终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和非金属元素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07%和71.77%.  相似文献   

19.
酸性媒介棕RH是以4 硝基 2 氨基苯酚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2,4 二氨基苯磺酸钠偶合制得的,染料的收率和质量如色光和强度与其工艺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氟碳铈精矿钙化转型预处理-酸浸提取稀土的新思路.首先采用高压DSC技术考察了钙化转型渣酸浸动力学,结果表明:钙化转型渣浸出30℃室温条件下即可进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0.014 k J/mol、反应级数为0.11.然后系统研究了盐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等对浸出效果的影响,钙化转型渣合适的酸浸条件为:酸浸温度80℃,盐酸浓度1 mol·L-1,酸浸时间30 min,液固比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