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幼年时求学的场所。何谓“三味”,历来意见不一。1、周作人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写道:“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2、三味书屋先生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在《我也说说鲁迅的事》一书中写道:“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如醯醢”。3、大多数人取前人说法,认为“至于三味,前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三种食  相似文献   

2.
两宋时期的思想界,兴起了一场“孟子升格运动”,孟子在孔门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孟子》一书也由子书上升为经书,但与之同时也一直伴随着不容忽视的疑孟、辩孟乃至黜孟的“非孟”思潮。本文对“孟子升格运动”过程中的“非孟”思潮进行论析,认为“非盂”思潮出现的原因极为复杂,与当时学人的疑古思潮、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国传统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古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史部约占四分之一,足见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地位。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史学堪称发达。论其古远,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见编年记事的端倪,春秋战国之世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国  相似文献   

4.
以经证经是指从经书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该经书中的词义或句意的一种训诂方法。运用以经证经的训诂方法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就是本《论语》之文来证《论语》,从《论语》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论语》中的某些词义或句意。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论语》中的上下文语境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二是以《论语》正文中的训诂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三是以《论语》的用语之例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四是以《论语》的基本思想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三味书屋”原来取名于古语:“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意思是说读四书五经之类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如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则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也就是说,读书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极有味。鲁迅先生的私塾老师寿镜吾的子孙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  相似文献   

6.
两汉的经今古文与训诂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公羊传》、《穀梁传》训释经书牵强附会,任意解说;而古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左传》、《毛传》训释经书则偏重名物,言简意赅。此训诂的文风直接影响到清代的"朴学"。  相似文献   

7.
伊朗国徽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告成立后,制定了新国徽。它由四弯新月、一柄宝剑和一册经书组成。伊朗《世界报》对此作了说明:四弯新月和经书组成阿拉伯文的真主“安拉”。表明共和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安拉为宇宙间的唯一主宰。经书,形似“安拉”一词中的叠音符号,象征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它位于图案顶端,表明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一把宝剑还表示伊斯兰教的五大信仰:信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  相似文献   

8.
画家的笔,可以使他写生的对象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作家的笔,同样也能够使他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活,充满个性,这就是描写的魅力。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描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传情达意。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小王子》中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没多久,这小株植物就停止生长,开始…  相似文献   

9.
《鬼谷子》是纵横家学派留下的唯一子书。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至《隋书·经籍志》始现。此后历代学者开始注重《鬼谷子》,并从注校、真伪等方面来研究此书,对版本内容逐一点评。  相似文献   

10.
新近发现的安徽省图书馆馆藏清代徽州学者江永所著《学庸图说》一书,采用图、说并举的方式,诠释了《大学》《中庸》深厚的思想意蕴,这种图象诠释法为世人解读经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诠释方式、理论依据和实际效验三方面,对《学庸图说》一书"以象求理"的诠释法予以梳理、分析与探究,借以考察江氏对乡邦先贤朱熹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缘起:诚实信用原则向经济法的渗透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语源及发展历程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而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亦为通说,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五代时后蜀国人勾延庆所著的《锦里耆旧传》一书,是记载五代时期前蜀国、后蜀国兴亡事迹的一部历史著作,该书著录于《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其提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六.该则提要于作者名字、书的卷数、记事起讫等问题,颇多讹误,今依据笔者的研究心得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13.
东巴经是由纳西东巴手抄口诵、世代相传下来的经书,是记录古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纳西古语、方言。《苦凄苦寒》是纳西族丧仪《挽歌》中的一部,突出反映了东巴经的语音特征,透过方言差异、古今音差异、同字异读三个方面可对东巴经的语音特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大学学报》2008,(5):49-49
<正>今年,我校3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获立项的课题是工学院欧珠教授的《木刻藏文经书识别系统中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理学院措加旺姆讲师的《利用双叉法对拉萨附近地震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刘勰提出的审美鉴赏理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指明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主要区别,这一观点成为我国重要文学批评理论的方法。究其渊薮,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开创了读者中心论的先河,《淮南子》、《文赋》进一步阐发,直至刘勰的《文心雕龙》方初具规模,后经钟嵘、宗炳等人努力,终于形成我国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标准“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16.
西晋陈郡袁準是当时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因正史无传,今综合各种史料对其名姓爵里、生平交游等进行考证。集中体现袁準思想的是其二部子书《正论》、《正书》,但宋代以后二书亡佚。今辑佚所得,共计15000余字。《正论》佚文主要围绕经学展开;《正书》佚文则保存了大量袁準的政治主张,因受唐代名臣魏征的推崇而入选《群书治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诗味,内容方面包括情味、意味;形式方面包括兴味、韵味。从诗的情味、意味和兴味三方面,浅谈了诗味在《伤逝》中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孟子》一书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它从子书升为经书,反映了孟子地位的提高。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子》的作者、篇目的真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代关于《孟子》的评论和注疏勾勒了《孟子》传播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廖燕生于清朝初年,饱读经书,却屡试不中。最后只好放弃举业,厕身私塾。他长于诗古文词,更有传奇杂剧《柴舟别集》。《柴舟别集》共分《醉画图》、《镜花亭》、《诉琵琶》、《续诉琵琶》四种,是各有一出的短剧。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不一定适合舞台演出,但都特色鲜明,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是岭南文化艺术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20.
《齐谐记》南朝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7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书》同。作者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晋末宋初东阳(今属金华市)人。成书在南朝刘宋初,唐代以后早佚,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