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新加坡在公民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突出强调公民国家意识教育,德育目标遵循公民认知规律的成功经验。这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有重要启示,主要表现为:建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秉持"以人为本"的公民德育理念,在改进教学中遵循德育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学校在育人工作中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先"立德",再"树人",一个人可以学识平庸,但如果道德败坏,那就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后果,危害社会。所以,学校要在育人工作中重点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后布置实践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德育引导、德育熏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符合德育标准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渗透性德育强调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渗透德育教育,更要在教学内容,师生交往和教学评价中寻找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在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不失知识传授基础上,把握渗透性德育的科学性、整体性、渐进性、情感性和开放性原则,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渗透性德育强调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渗透德育教育,更要在教学内容、师生交往和教学评价中寻找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在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不失知识传授基础上,把握渗透性德育的科学性、整体性、渐进性、情感性和开放性原则,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既要通过对古今物理成就和物理学家发明创造的介绍进行德育教育 ,还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注意坚持有意、有序、有机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 ,使德育教育与德育渗透两者有机结合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本文就先阶段中学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并提出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法与建议,进一步探索了中学德育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善于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活动,创设各种德育情境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使体育不仅能"育体",更能"育人"、"育心",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给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既要通过对古今物理成就和物理学家发明创造的介绍进行德育教育,还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注意坚持有意,有序,有机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教育与德育渗透两者有机结合,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李文菊 《科技资讯》2014,12(22):152-152
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所以进行德育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抓起,将幼儿的德育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对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等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幼儿德育教育上形成合力,加强幼儿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德育、情感和行为能够良好的发展.这就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在幼儿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将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而且还要加强德育的实践性,通过幼儿的生活与游戏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0.
许梅 《科技信息》2009,(22):I0025-I0026
随着师范教育结构的调整,五年制师范学校逐步成为重要的师资培养模式。五年制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将影响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整体素养。加强德育活动管理旨在促使学校德育诸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效率。本文在德育活动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德育活动管理的经验,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部分五年制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析了当前德育活动管理面临的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化五年制师范学校德育活动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路东海 《科技信息》2009,(34):I0299-I0299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把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对象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德育内容严重单一化,功利性趋向过强,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忽视深层次的隐性目的,忽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德育体系应积极加以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学的本质所要求.地理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把德育教育寓学科教学之中.爱国主义、全球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创新意识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进行这几个方面的德育,完全可以有机地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杨锐 《科技资讯》2014,(35):231-231
高职院校不应该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把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德育教育不能仅靠简单的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结合德育情感的渗透、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德育环境的建立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渗透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田青 《科技信息》2007,(29):211-211,224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滞后,面对就业困惑和生存压力学生,迷茫、焦虑及逆反心态已成普遍现象;在高校建立人性化的德育理念尤为很重要;大学德育要坚持有"本"有"张",强调德育施教的机制,应增加新的内容,注重灵活实际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中等师范学校《现代汉语知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的德育目标及要求 ,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的基本方式、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提升青少年德育理念的必由之路。学生德育理念的提升,投射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本文从学生德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学生德育教育提升的新途径,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再思考等几个方面,探索了提升学生德育理念的新途径。并通过这些新的途径和新举措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思想层面到实践层面,从传统理念到现代观念,探索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8.
周书利 《科技资讯》2011,(1):179-179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教育于多种教学手段;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德育品质,寓德育教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中。  相似文献   

19.
孟莉 《科技信息》2011,(28):31-31,33
网络德育可谓是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人类实践活动。在网络德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把自己的需要、目的、意识以及能动性等内在力量凝聚到教育对象上,有效利用网络特点,发挥网络优势,探寻网络德育最佳途径,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优化德育教育效率,营造网络德育施教佳境。  相似文献   

20.
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化学教师应更多更好地对这些素材进行挖掘,并在教学中适时插入,把德育教育寓于化学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