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国强 《科学》2005,57(4):59-62
今年恰逢“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又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报馆书局频频动作以示纪念。然而论起冰冻三尺来,在有关爱因斯坦的众多传记作品中,则推美国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派斯(A.Pais)的两部作品最为知著。他以大量文献和访谈为基础,结合与传主的多年私交,先是以《上帝不可捉摸……》为题从学术角度讲述爱因斯坦的发现历程和思想创获,  相似文献   

2.
定量工程生物学是合成生物学、定量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交叉互补,并融合数学、物理、信息与工程等多个学科思路和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它旨在揭示天然和人工生物系统分别及共同遵循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性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从而解答生命科学前沿问题,通过干预和改造,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里所谓的理性设计,是指在...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电话本月已在法国南部投入使用。目前,即使一个远处阿尔卑斯偏僻山区的牧羊人在必要时不能再有任何借口不与家人通话了。虽然他还须借助煤油灯照明,但他可以连接一台传真机接受一份他的羊群可值多少的最新的价格单。事实上,所有提供给法国电话用户的一切正常设施都可归用户所有。这些设施包括著名的微电话(Minitel)计算机,可提供即时(Prestel-type)信息和全国性的谘询指南系统。  相似文献   

4.
当人类居住的环境面临着沙漠浸延、森林锐减、一些物种灭绝、水源污染、酸雨肆虐、垃圾成灾、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的紧要关头,在一场全球性的绿色革命即将来临之际,前程广阔的绿色文化悄然而至。绿色文化的蓬勃兴起,给满目苍伤的地球带来一丝生机。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与人类生存面临的严峻局面,各传统科学的学者、专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的途径。于是相继出现了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及环境哲学等边缘性、交差性的分支科学,且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形态的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诞生,对于保护地球,保护  相似文献   

5.
北京十里河市场,有一位制扇者以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折扇,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在世时,每年都要找他定制折扇。他就是草根制扇艺人——郑高。木匠迷上做扇子今年45岁的郑高并不是制扇世家出身。20多年前,家境贫寒的他与妻子从老家山西来到北京。那时的郑高在建筑工地做木工和校直,一天最多能赚7元钱。  相似文献   

6.
邓兴旺 《科学通报》2022,67(26):3097-3099
<正>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30%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提供了人类消耗能量的20%[1].面对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保证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需要.杂种优势是指F1杂种在生长、发育、产量和环境适应方面比其亲本表现更好的现象.杂种优势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精确严密的,似乎无论从表达上还是计算上都和"模糊"一词八竿子打不着。但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模糊数学的概念,如"一米左右"、"一百来斤"、"大半天"等表述。为了说明这些"模糊"现象的特征,有必要提及两个著名的论证――"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诞生到今天不过十几年的时间..1998年,美国宾州大学教授,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引起学术界轰动,  相似文献   

9.
一个目不识丁的平庸之辈只需在脑壳中植入一粒胡椒籽大小的微芯片便会一跃成为一位博古通今、智能超群的奇才。这种人们过去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神话,不久的将来便会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这就是人脑与电脑"联机"后出现的奇迹。实际上,作为一种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汾阳一平遥段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植物选择、设计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设计的要点,以期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汾阳一平遥段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植物选择、设计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设计的要点.以期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12.
蒋安仁 《科学通报》1989,34(23):1796-1796
仲钨酸A和仲钨酸B都是z(H~+/W)=1.14的两种钨同多酸,前者在WO_4~(2-)酸化至z=1.14时能快速形成,后者需要WO_4~(2-)酸化后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方能定量完成。以往,由于它的转变速度极其缓慢,加之缺乏可靠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使仲钨酸A转变成仲钨酸B这一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文献上报道的机理是主观的推测,缺少实验的依据。 作者利用仲钨酸A对H_2O_2有络合活性而仲钨酸B无络合活性这一性质差异,成功地找到了仲钨酸B的测定方法,从而使仲钨酸A转变成仲钨酸B的动力学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根据得到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提出新的有实验依据的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13.
A至I RNA编辑: 遗传信息修饰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芳  罗晓星 《科学通报》2003,48(12):1251-1255
A至I RNA编辑(A-to-I RNA editing)是一种遗传信息修饰机制, 是基因调控在转录后水平发生的另一重要事件, 也是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的重要补充. A至I RNA编辑酶可催化转录初产物RNA前体(pre-RNA)中特定部位的腺苷转变成肌苷, 从而产生新的遗传密码, 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 哺乳动物体内已知的几种A至I RNA编辑底物均编码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 其编辑变化可引发相应疾病, 提示A至I RNA编辑缺陷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由于目前明确的A至I RNA编辑的底物较少且均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 寻找更多新的受ADARs调控的下游基因, 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A至I RNA编辑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并将对分子生物学理论作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突触形成的最初阶段至突触成熟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佐平  郑煜芳 《科学通报》1997,42(20):2224-2228
突触发育是神经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发育全过程的了解必定会对了解成熟突触可塑性有重要的启示.胚胎神经肌肉接点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理想标本.我们曾研究了突触形成的最初阶段,发现突触后膜能诱导突触前膜自发释放神经递质.此工作后来由Haydon等人在神经元间突触标本上重复.我们还证明突触后细胞的高频电活动能促进突触发育,而低频电活动能逆转突触发育.前者逆向信使为一种神经生长因子,后者为一氧化氮.上述工作都强调了突触后膜在发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而不只是被前膜支配的靶标,与前膜具有复杂的双向信息交流,相互识别,相互作用,从而逐步形成特异的突触结构.本文用单通道技术研究了突触形成的全过程,强调了突触后膜能诱导突触前神经元在与后膜接触部位堆积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5.
范明 《科学通报》1992,37(6):554-554
神经元轴突缺乏合成蛋白的能力,轴突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代谢更新以及损伤后再生修复所需的物质均需在胞体内合成,经轴浆转运供应以定向利用。我们以往工作表明再生神经中部分标记蛋白的轴浆转运速度加快。由于轴突的再生与发育均有出芽、延伸、生长和成熟等动态构筑的变化过程,而神经损伤引起的退变又与老化神经的结构改变有相似之处,因此进一步观察了生长至老化过程中大鼠在体神经轴浆转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毕冬玲  汪矛  孔令安  周树敏 《科学通报》2005,50(17):1858-1862
拟南芥发育早期导管分子的发生与连接至今并不十分清楚. 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至幼苗发育中导管分子的启动与连接. 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后2 h, 自第1个启动位点——子叶节区下部启动导管分子的分化, 然后向下依次形成下胚轴和根的导管分子, 再向上形成了子叶节区中部的导管分子. 种子萌发后10 h, 自第2个启动位点——子叶叶片中部偏下方启动导管分子的分化, 并逐渐完成与子叶节之间的导管分子连接以及子叶叶片羽状环缘脉中导管分子的建成. 种子萌发后7 d, 由上胚轴-苗区形成的导管分子向下与子叶节区上部形成的导管分子发生连接, 至此形成该幼苗轴向和侧向器官中导管分子的完整连接.  相似文献   

17.
氯仿至全氯代稠环芳烃的液相电弧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墨电极在惰性气氛中放电,已成功地合成了C_(60)等碳原子簇。Grosser等人将此反应在氰气与氯气氛中进行,获得了一系列“棒状分子”与全氯代芳烃。我们又将这样的放电反应进一步扩展至溶液体系,将产生原子团簇的物理方法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结合起来。最近,我们分析和研究了在液态的氯仿中放电的产物,在其中先后分离出六氯代苯(Ⅰ)、全氯  相似文献   

18.
19.
塔里木盆地南缘上新世至早更新世风成黄土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南缘上 新世至早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的粉砂岩夹层的沉积特征、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结合古环境综合分析,认为这些粉砂岩条带为风成成因。表明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成沉积(黄土)至少开始上新世早期,塔里木盆地地区与现代相似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尤其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特征从遗址的时间分布、平面空间分布和垂直空间分布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神农架大九湖旧石器时代以来连续沉积泥炭地层的孢粉记录,并结合前人对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对本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自然环境背景进行了重建.通过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对本区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分布的时空变化与自然环境演变、自然环境灾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677处遗址时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遗址多沿江河分布,且在河流交汇的区域呈聚集状态.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高度明显高于历史时期.分析认为:(1)各时代人类都需要选择既靠近水源、又便于抵御洪水的河流1~2级阶地为生存地点.全新世以来,受区域构造抬升作用,河流相对下切,时代较早的史前遗址往往被置于较高的海拔位置;(2)重庆库区地形起伏较大,在受河流侧旁侵蚀与堆积形成的宽谷和阶地才有更多适于古人生存的空间,故遗址多沿江河分布;(3)本区早期经济以渔猎和农业为主,但在山地地区陡峭的地形限制了耕作业发展,而在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鱼类资源丰富,因而成为人们较为理想的耕作和渔猎场所;(4)本地区人类遗址时空分布变化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