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财 《大自然》2011,(4):16-18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川消融退缩,由此产生的冰川融水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变化等环境问题,而且会导致大量冰湖的形成和扩张,从而加剧冰湖溃决洪水等冰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你有没有感觉到地球正在悄悄变暖呢?地球日益变暖将导致冰川消融,冻土消失,海平面上升……虽然这些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你对身边越来越炎热的天气、时常发生的干旱、范围越来越广的沙尘暴是否已经见怪不怪了呢?那么,谁是导致地球"发烧"的罪魁祸首呢?面对这一环境变化,科学家们又想出了哪些治理妙招呢?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频发,印-亚碰撞产生的构造应力固然是引发地震的能量库,而高原冰川快速消融产生的垂向力可被看作是诱发地震的导火索.运用地壳均衡理论,分析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的成因,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大陆冰川迅速消融,冰川的消融使青藏高原的荷载量突然减轻,触发了下地壳顶面的回弹,进而产生了向上的垂向力,打破了地壳的均衡和青藏高原地壳表层的负载平衡,诱发了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频频发生特大地震.该地区强震的优势发震深度即为上地壳顶面处均衡被打破的深度,即20 km左右.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给全球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简单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历程,着重论述了云南省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事实,及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河川径流量、河流泥沙、冰川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通过研究进展的综述,指出目前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水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山岳冰川,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和科研性。据观察,近百年来该冰川表现出持续消融的状态,保护已迫在眉睫。从规模、结构及分布3个方面论述了海螺沟冰川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冰川的形成和物质平衡的条件。根据温度、海拔以及表面覆盖物质成份3项对冰川消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针对海螺沟冰川消融的严峻现状和冰川地质遗迹开发和保护具体情况,提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方案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干旱、雪灾、洪水……已经成了2009年全球气候的代名词。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环境恶化,我们能做点什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我国宣布了未来碳排放控制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  相似文献   

7.
第三极冰川变化与地球系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将气候适应型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目标。要实现气候适应型目标,就要理解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冰川是气候的产物,目前地球上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就是冰川。全球的冰川主要集中在南极、北极和第三极,冰川变化的影响涉及全球性的海平面变化及水资源与水安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发育约1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是纳木错、色林错等高原湖泊的维系者,是长江、黄河、恒河等十多条亚洲大  相似文献   

8.
科技时尚     
南极洲“拉森-B”冰架大崩裂暗示全球变暖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南极洲“拉森-B”冰架大崩裂是自上一个冰川时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南极冰层的崩裂极可能暗示着全球变暖以及海平面升高。研究者近日证实,“拉森-B”冰架在2002年出现了35天的崩裂。据对沉积岩芯和氧同位素的分析,“拉森-B”的崩裂很可能是由冰架底部长期消融变薄,以及全球变暖造成的冰架短  相似文献   

9.
新疆气候转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发展,新疆气候也发生着相应转变,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冰川消融;河川径流增加;湖泊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洪水灾害频繁;沙土暴天气减少;土壤盐渍化趋势加重等。气候转型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水汽增加和有利的天气形势;全球显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快。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话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显:全球气温普遍升高,1906~2005年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地区降雨量也发生了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区降雨量增加了5%~10%;热带、亚热带地区降雨量减少了3%.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和士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将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给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威胁,显著影响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生理行为等.  相似文献   

11.
冰湖溃决事件频繁发生,严重阻碍西藏自治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减薄后退,冰川径流量增大,冰湖溃决风险上升。基于西藏自治区东南地区的嘎隆拉冰川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2019年消融期间5—9月冰川径流变化特征,探讨了西藏1931—2020年冰湖溃决事件发生的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31—202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冰湖溃决事件32次,集中在5—9月发生;在旬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呈单峰结构,在7月上旬频次最高;冰湖溃决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随着径流增大,冰湖溃决发生的频次逐渐增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融化引发的冰湖溃决灾害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冰川消融径流观测及冰湖水位的监测,进行冰湖溃决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2.
海洋深处温度变化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本刊讯据英《新科学家》1994年12月12日报道,在新西兰惠林顿召开的1994年温室效应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指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比地球任何其他地区在更快变暖。由10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供了他们收集的...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致使南疆周边冰川大幅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南疆水资源因此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带动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幅增加.这打破了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风险愈加突出.根据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特点,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冰川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以及南疆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度日模型、定额需水法、彭曼公式、潜水蒸发法和水压力指数法对南疆三地区水资源压力现状及未来潜在变化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呈增加趋势;总需水量变化存在地区差异,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显著增加,和田地区则有所减少;南疆三地区水压力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总需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1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将持续增加;需水量和水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历史时期一致.人类取水活动在未来水压力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区域内水资源失衡的时空分异性,以期为南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超大规模的工程手段改变地球环境,遏制地球变暖趋势,这一被称作"地球工程"的做法被很多人认为是拯救地球的紧急"B计划".但"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约翰·摩尔(JohnMoore)教授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工程并不能抑制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最大威胁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和海温上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球环境的日益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等科学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那么,全球冰川目前的状况和变化趋势究竟如何?它对普通人的生活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川吧!  相似文献   

16.
每年都有不少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探险,他们往冰川深处打钻,采集长长的"冰棒"--冰芯.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神秘的全球变暖现象的原因就冻结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冰川积雪覆盖的变化特征,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水资源的变化,以MODIS数据为基础,利用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方法提取了玛纳斯河流域的冰川积雪覆盖面积,研究了该流域1998—2006年的冰川积雪覆盖变化。结果表明:该流域的年际冰川积雪覆盖区域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998—2002年表现为下降过程,在2002—2006年表现为上升过程;1998~2001年冰川积雪面积有一个缓慢增大的过程,而自2001年以后,出现了年均8km^2左右稳步减小的过程;另外,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与平均温度、降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气候变暖对玛纳斯河流域山区冰川积雪的消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坐在狭小的直升机机舱里,在500米高空俯视北冰洋海面,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张海生不禁摇头叹息:"北极海冰就像人类被灼伤的身体,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如今已消融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19.
科研领域的逐日追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2月7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哥本哈根。 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正随着"冰块的破碎"浮出水面:冰川融化,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飓风肆虐,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面临消失的威胁,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与破坏,促使全球的领袖们齐聚一堂,力求达成有具体目标的减排废气协议,以应对全球变暖造成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科技智囊》2009,(6):I0040-I0045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工业快速发展、资源全面开发,全球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也导致了空气中CO2浓度不断攀升,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已成为严峻话题。为减少全球碳排放总量,《京都议定书》对不同国家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严格限定,并规定了3种碳排放量交易方式,其中中国可以参与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