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流体力学和理论力学原理,在外啮合齿轮泵中新设计出一进油槽,能及时补充齿轮泵高速旋转时因油液离心力而使齿间充油不足的现象,提高容积效率明显。该进油槽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为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容积效率低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流体力学和理论力学原理,在外啮合齿轮泵中新设计出一进油槽,能及时补充齿轮泵高速旋转时因油液离心力而使齿间充油不足的现象,提高容积效率明显.该进油槽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为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容积效率低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流体力学和理论力学原理,在外啮合齿轮泵中新设计出一进油槽,能及时补充齿轮泵高速旋转时因油液离心力而使齿间充油不足的现象,提高容积效率明显.该进油槽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为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容积效率低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平衡式复合齿轮泵的内部泄漏是影响其容积效率的主要原因。结合复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分析了其内部泄漏的途径 ,并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推导出各泄漏流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董勤  臧克江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24(4):554-555,558
提出了一种在UG环境下齿轮泵工作容腔容积的测量方法,对CB—B100型齿轮泵进行了几何建模和工作容腔容积的测量,并绘制出了各工作容腔容积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工作容腔容积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利用测得的数据对齿轮泵进行工作特性分析,为齿轮泵的流量等特性参的数数值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齿轮泵封闭容积和封闭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卸荷槽形位、齿侧间隙大小和困油关系,提出了开设阻尼槽式卸荷槽的新方法,从而使齿轮泵在不同齿隙时仍具有容积效率高和压力脉动小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的困油容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困油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用几何法得到了求解困油容积变化量的公式。从中得出,增大齿轮分度圆的压力角可减少齿轮泵的困油,为齿轮泵的理论计算,定量分析及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有助于提高齿轮泵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AutoCAD2000环境下的外啮合齿轮泵容腔容积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在AutoCAD2000环境下的一种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容腔容积及其变化的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借助于AutoCAD2000提供的基本命令及其二次开发工具AutoLISP,对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容腔容积进行计算,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利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异齿数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握异齿数较同齿数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改善效果,从分析直齿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入手,采用扫过容积的方法,以主动齿轮的啮合长度为变量,建立异齿数下齿轮泵困油容积和困油容积变化率的公式,为后续计算困油压力仿真做好先期准备工作.结果表明:保持泵体积不变时异齿数与同齿数下两者的困油周期是不同的;主大从小的齿数组合较同齿数对改善困油现象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00℃的宽温域工作条件下齿轮泵空化强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利用Pumplinx软件将双联齿轮泵模型简化为单齿轮泵模型,对齿轮泵在不同温度下的空化强度进行研究.油液温度的不同会造成黏度的不同,而黏度变化导致齿轮泵困油腔压力波动幅值变化.根据空化产生机理,压力波动幅值的改变,会引起空化强度的改变.通过不同温度下空化水平的对比,总结出齿轮泵内流场空化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规律.依据空化诱导振动理论,空化水平的改变会引起齿轮泵振动的改变,借助齿轮泵振动实验,验证了空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油液属性对直线共轭内齿轮泵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液不同属性对直线共轭内齿轮泵流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油液属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指出了油液属性变化的本质并解析了含气量、工作压力及油温对油液属性的影响规律;搭建了CFD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详细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容积效率及总效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变工况是引起油液属性变化的本质;压力脉动正相关于流量脉动;工作压力对流量脉动率、含气量对压力脉动率及总效率、油温对容积效率分别是影响最大的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齿轮泵的研制及其性能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偏心齿轮泵与传统齿轮泵的性能(压力脉动、噪声、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偏心齿轮泵的齿槽内及管道中所测得的压力脉动成分与传统齿轮泵有本质上的不同;二者的噪声特性也不同.但是,偏心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及噪声均大于传统齿轮泵.本文提出了三种改善偏心齿轮泵性能的有效措施,其压力脉动与噪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压力2. 0MPa 时,压力脉动降低了21. 6~75. 5%,噪声下降了4. 4~9. 1dB(A),达到了与传统齿轮泵相当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普通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所带来的问题,介绍了无啮合力齿轮泵的结构原理,将啮合力与液压力分离.齿轮设计是保证同步齿轮与吸排液齿轮同步运转的关键,研究利用Pro/Engineer及其二次开发模块Pro/Toolkit,以Visual C++为开发平台,开发图形界面友好的用户对话框和应用程序,实现无啮合力齿轮泵齿轮参数化设计,避免了相似而复杂的结构给设计工作带来的重复性和繁琐性,提高了齿轮造型精确性和设计工作的效率,为无啮合力齿轮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无啮合力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齿轮泵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径向力等问题,介绍了无啮合力齿轮泵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和特点,以无啮合力齿轮泵体积最小为目标建立无啮合力齿轮泵的优化数学模型,应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无啮合力齿轮泵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运算,得出了优化结果,提高了设计精度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齿轮泵困油现象直接影响到齿轮泵的工作特性,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然而困油区内的参数测量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建立了小侧隙齿轮泵模型,利用PumpLinx软件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跟踪观测点设置方法,与现有文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为今后进一步设计开发高性能外啮合齿轮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列写了CB-B25型齿轮泵进出管道系统的动态方程和方块图,用由结构图直接求频率特性的通用程序在130型计算机上对进油管系统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不产生空穴的条件下,在进油管加适当的节流孔把原来不稳定的系统校正为稳定系统的方案。根根讨算结果在多台产品泵上进行了真空度、容积效率、噪声声压级、压力脉动和噪声频谱分析的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齿轮泵的流量特性入手,通过MATLAB对齿轮泵流量特性的仿真,分析了径向齿轮泵中心轮齿数的确定原则,阐明了利用径向并联式齿轮泵和轴向并联式齿轮泵齿轮错位安装的办法,可显著降低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研究表明:四对错位安装的多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只有普通外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的1/16,流量脉动频率比普通外啮合齿轮泵快4倍,该泵的流量特性也明显优于普通内啮合齿轮泵,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该种高压、低脉动齿轮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温进气对液化天然气闪蒸气(BOG)压缩机容积效率影响很大的问题,搭建了低温进气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通过在气缸不同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测量了不同进气温度下压缩机气缸内气体温度及外壁面温度,采用体积流量计测量了压缩机实际进、排气流量;通过在压缩机进口前的管路上缠加热带,采用并联铜管旁通管路,实现了进气温度调节。根据测量结果对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特别是温度系数和进气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BOG压缩机稳定运行时,随着进气温度从-54.2℃降低到-142.2℃,进气系数、温度系数和容积效率均明显减小,分别下降了25.5%、25.0%和23.75%;进气温度为-142.2℃时,气缸外壁面温差达到最大值76℃。该结果可为闪蒸气回收式压缩机气缸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具有抗泄漏、抗磨损、抗腐蚀能力的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通过对其内部泄漏流量和运动副最佳间隙的数学建模、密封补偿机构的受力分析,完成了结构的优化设计和主要零件的设计。采用SF复合材料、9Cr18不锈钢、LC9铝合金为对偶磨擦材料,应用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注入、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的表面工艺,完成了齿轮副、密封补偿件、轴和轴承的制造。试验表明:在水介质、工作压力3.2MPa、排量32mL/r、转速1500r/min时,其容积效率为75%、总效率为71%。结果为水液压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一种超高压高效无环动密封的可行性,对增压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制约往复增压系统压力生成能力的影响要素.提出了提高系统容积效率和系统压力生成能力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系统的压力生成能力不仅与密封间隙相关,同时与系统的死点容积、增压速度及排液容积相关.高压下,增大死点容积会降低系统的容积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新密封结构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压力生成能力和容积效率,高效的密封结构可实现1GPa乃至更高压力的动密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