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实验证实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网络存在一种同步自发钙振荡.这种钙振荡是突触活动驱动的,可以被TTX,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NQX/APV所阻断.而GABAA受体阻断剂picrotoxin对其没有影响,表明这种自发钙振荡完全依赖于谷氨酸能突触活动.同样证实这种同步自发钙振荡依赖于外钙的内流,而不需要胞内钙库钙的释放,L型钙通道阻断剂nifeclipine完全阻断这种自发钙振荡,表明钙的内流主要通过L型钙通道.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相对特异的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蝎毒和蜂毒明肽分别阻断BK和SK通道,观察对损伤神经自发放电模式的影响,并将其与非特异性钾通道阻断剂四乙基铵的作用进行比较,以揭示参与调节放电节律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的亚型.结果显示,蝎毒和蜂毒明肽均可以使放电节律呈现分岔转迁.这些结果提示在坐骨神经的损伤区表达有BK与SK通道,并可能参与调控损伤区神经纤维的自发放电.  相似文献   

3.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药性细胞内Rho-123的荧光强度作为检测抗性细胞性程度的指标,研究了蛋白激酶抑制剂H7,肿瘤促进剂佛波酯对多药抗性细胞的调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免疫抑制剂对多药抗性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肿瘤药物的抗药性,往往使肿瘤患者的化疗彻底失败.为逆转肿瘤细胞抗药性,国外做了大量研究来寻找、合成逆转抗药性的药物.最近,我们应用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生物碱汉防己甲素(Tet)和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M)合用,成功地逆转多药抗性株(CHO/ADM)对 ADM 的抗性(该抗性株由本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新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结直肠癌术后 5 - FU联用四氢叶酸钙连续 5天输注化疗病例。结果 :2例 1~ 3级恶心和呕吐 ;1例 2级腹泻 ;2例 1~ 2级口腔溃疡 ;2例 1级白细胞下降 ;1例 1级手足综合症 ;4例静脉炎 ;无因化疗副反应而推迟化疗或减量病例。结论 :5 - FU联用四氢叶酸钙便携式输注系统连续五天输注化疗其疗效已得美国 NIH肯定 ,我院临床经验此化疗方案副反应较小 ,使用方便 ,可提高病人化疗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许多种人体癌症目前尚无法用化疗治愈,失效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包括肿瘤的细胞分裂特征、与正常组织对比起来缺乏对肿瘤的选择性毒性以及药物动力学的因素,药物治疗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化抗药性,无论是内在性或是获得性的,抗药性的许多机理业已了解.这些机理可以对某一特定药物特异或授与若干种药物之间以交叉抗药性,对于烷化剂来说,已经确定的机理是:胞膜渗透性的减弱、药物解毒作用的增强和 DNA 修复的增加对于抗代谢药的抗药性机理是:靶酶产生的增加、靶酶结构的改变、输入细胞内的减少、激活酶的减少,降解酶的增加和代谢途径的改变.多种药物抗药性(MDR)是在长春花碱、蒽环和表鬼臼毒之间交叉抗药性中的一个重要机理.这一机理涉及到 mdrl 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导译为一种膜蛋白——糖蛋白 P,使毒性药物泵出抗药性细胞从而使药物在细胞内的水平下降.本文概述了预防和避开癌症抗药性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抗肿癌药物均有较强的毒性。一旦化疗药物外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据资料估计,化疗渗漏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表阿霉素是一种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理学表明表阿霉素毒系能直  相似文献   

8.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甲基对硫磷(M ETHYLPARATH ION,MP)对正常大鼠肝细胞株(BRL)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生理盐溶液(N-PSS)中,MP能引起细胞内的钙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在无钙生理盐溶液(0 CA2 -PSS)中,400 PMOL/L MP不显著改变细胞内的钙浓度。用不同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阻断剂(300ΜMOL/L GD3 ,2 MMOL/L SR2 ,2 MMOL/L N I2 )作用于由MP引起的钙升高时,发现均能有效地抑制钙升高,其中N I2 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同时MP引起的钙升高的时程远远大于ATP的作用。以上结果显示,MP对BRL细胞胞内的CA2 具有升高作用,此作用可能是MP激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并最终导致细胞膜上的其它钙离子通道开放。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癌药物的抗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外对多药抗性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很少有抗药性与细胞骨架关系的报道。我们实验室用已建立的抗阿霉素(ADR)的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抗性模型(RC 1),运用荧光显微光度术,同时测定单细胞的DNA和聚合微管含量,DNA和F-微丝含量,发现RC 1聚合微管含量降低,F-微丝含量增加,并且都与敏感CHO细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病理观察(附25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和评估胃癌患者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50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了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法经一侧股动脉置管达部肿部位主要动脉,一次性注入化疗药物,5-Fu500mg/m^2,Epiadramycin 400mg/m^2,mmc15MG/M^2。在化疗后7-10天后行根治性切除术,介入组中随机选择82例并观察大体标本和癌肿组织病理学改变,对照组40例术前未进行化疗,直接手术切除,进行病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作为载体,化学结合或物理包裹抗肿瘤化学药物.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从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高分子的类型、制备方法、性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硅替代”新药创制即合成现有药物的含硅结构类似物.含硅药物与其碳结构类似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并表现出特定的生物活性,如更强的药效、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小的毒副作用.因此,对现有药物进行硅替代是设计、改造药物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各种硅替代药物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3.
抗癌药物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能使药物选择性地与靶组织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生反应,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并于靶区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有效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化疗疗效.针对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述.通过大量文献,从靶向治疗设计模式、靶向制剂的分类、抗癌靶向药物载体及影响药物靶向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尽管靶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时日,但它们对于克服肿瘤治疗中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与抗癌药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缺陷动物的肿瘤异种移植为研究抗癌药物提供了各种人体癌瘤的实验模型。研究证明,药物对异种移植的人体肿瘤的作用与药物的临床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人体肿瘤异种移植在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针对某些类型癌瘤的新药筛选中,在评价药物对人体癌瘤的实验疗效以及在肿瘤的导向治疗研究中,此实验模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A series of retroviral vectors encoding human mdr1 gene alone as well as in combination with either human mgmt gene or human mutant Ser31-dhfr gene are engineered. The resultant retroviruses are used to transduce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CD34+ cell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expression of dual drug resistance genes in transduced cells confers a broad range of resistance to both kinds of corresponding drugs. These data suggest a rationale for the use of such double chemoresistance gene constructs in an in vivo model in which transduced hematopoietic cells will acquire multipl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cytotoxic sid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may have future application in chemoprotection of normal tissues, thus killing tumor cells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镇痛药物多具有成瘾性和耐受性等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芋螺毒素具有疗效好、不成瘾、副作用少等优点,因而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芋螺毒素正被进行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其中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新药就达9种之多,本文介绍了具有镇痛活性的芋螺毒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Patterning of the mouse embryo along the anteroposterior axis during body plan development requires migration of the distal visceral endoderm (DVE) towards the future anterior side by a mechanism that has remained unknown. Here we show that Nodal signalling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of its antagonists are required for normal migration of the DVE. Whereas Nodal signalling provides the driving force for DVE migration by stimula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visceral endoderm cells, the antagonists Lefty1 and Cerl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migration by asymmetrically inhibiting Nodal activity on the future anterior side.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在药物代谢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述了催化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的分布、分类及其底物多样性,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产物类型,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毒理药理效应等;阐述了药物代谢中的去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风险和意义,脑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布活性及功能,葡萄糖醛酸轭合产物的分析方法,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过程的个体差异、种间差异等。研究表明,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是重要的药物清除与代谢反应,与药物代谢、药效、毒副作用及癌症的发生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采取相应对策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取以顺铂(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观察其毒副反应 ,并予相应的防治处理。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制及肝、肾功能受损害。通过予5 -羟色胺(5-TH)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止吐 ,粒细胞激落刺激因子 (G -SF)类药物升白细胞及水化、保肝治疗 ,规范操作技术等措施 ,减少了化疗药物所致的各种毒副作用。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通过防范和治疗是可以减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