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不同含水量的原状离石黄土进行了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原状离石黄土的结构强度随含水量和围压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离石黄土的结构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呈对数函数减少;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离石黄土的结构强度受含水量和围压的影响显著。运用Mohr-Coulomb理论对原状离石黄土的强度参数(C,)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内聚力C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规律下降,摩擦系数tan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线性函数规律下降,期望该研究成果能为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兰州原状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兰州原状黄土不同剪切方位、不同含水量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常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根据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了含水量和剪切方位对兰州黄土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得出原状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含水量和剪切方位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解释了其影响原因,提出了粘聚力、内摩擦角与含水量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张军红  师旭超  张新娟 《河南科学》2010,28(12):1575-1578
以西安地区黄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三轴试验,分析黄土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了土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通过对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得到黄土结构性和强度主要受初始含水量、围压和密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黄土破坏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多种土类的共振柱试验实测剪切模量,建立与振动三轴试验的液化剪应力、静三轴试验的非线性变形参数、膨胀土的含水量等相互关系。检验了用共振柱试验确定液化剪应力的可靠性,用共振柱试验来确定静三轴非线性变形参数值是可行的,提出了用现场波速法试验结果确定土体膨胀性大小。  相似文献   

5.
李雯霞 《甘肃科技》2007,23(3):167-168
对兰州原状黄土、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三轴试验,运用损伤力学的观点引入了结构性损失系数mσ,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含水量对兰州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得出兰州黄土的结构性损失系数mσ与影响土结构性的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为黄土的结构性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黄土邓肯-张模型有限元计算参数的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配合有限元计算分析的需要,从工地现场取样,进行了黄土的室内三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邓肯-张非线性模型有限元计算的8个参数。黄土的有限元参数随着试样的压实度和试验时围压的不同而变化。在含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邓肯-张E~μ模型的8个参数中,参数K、n、Rf、C、φ、G均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F、D随K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含水量和压实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三轴试验,土样的(σ1-σ3)f、(σ1-σ3)ult、Ei、Rf均随σ3的增大而增大,μi随σ3的增大而减小,D随σ3变化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重塑黄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应力依赖性,借助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研究了在16种应力路径、3个压实度和4个含水量状态下黄土动回弹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越高时偏应力和围压影响较体应力显著,含水量越低时偏应力和体应力影响较围压显著.低偏应力条件下,含水量对低压实度黄土的回弹模量影响显著,反之高偏应力条件下含水量则对高压实度黄土回弹模量影响显著;回弹模量在含水量大于等于最佳含水量时,受偏应力和体应力影响显著,而在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受偏应力和围压影响显著.鉴于此,提出以Ni模型为基础,在不同湿度阶段采用不同的应力控制参数的两阶段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从而精准表达黄土路基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8.
大型液压伺服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计算机及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研制了大型液压伺服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三轴之间的静动态任意组合试验.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液压机械,试件浮动装置,荷载、位移、应变三参量反馈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软件的编程特点.在“混凝土多轴变幅疲劳破坏准则”等实验中的应用表明,该试验机系统控制可靠,运行稳定,能够达到预期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岩土体的剪切屈服和破坏面是岩土工程研究的基础.利用重塑黄土的真三轴试验,测试分析不同含水量重塑黄土在不同固结应力、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依据测试结果,以应变为条件进一步分析剪切屈服面和破坏面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初始固结应力重塑黄土在同一π平面上的破坏面趋于一致;在一定的初始应力条件下,不同含水量重塑黄土在同一π平面上的破坏面形状基本相似,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破坏面逐渐向内收缩,但曲面的形状基本相似;子午平面内不同含水量重塑黄土的强度线均呈直线,且交汇于p轴的同一点,即不同含水量重塑黄土的强度破坏面为具有同一顶点的曲面锥;通过不同应变条件下π平面上屈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各屈服面与破坏面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三轴试验讨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干密度,不同孔隙比的情况下重塑黄土的力学性能,进而推导其规律,通过扰动函数的建立,探讨重塑黄土抗剪强度与其扰动度之间的对应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中节理裂隙十分发育,严重影响黄土的力学性质。尤其是对地下采煤引发的黄土滑坡进行评价时,除了需要考虑采矿引起的斜坡变形,还需考虑采煤引起的黄土裂隙化导致的强度劣化问题。本文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裂隙密度的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内摩擦角呈明显减小趋势;黏聚力在低含水率下呈减小趋势,在高含水率条件下变化规律不明显。由于裂隙的出现,临近裂隙的土体应力重分布,应力方向发生偏转,垂直于裂隙的应力值趋近于零,主应力差增大,因此临近裂隙的土体发生局部破坏,这种现象的最终宏观表现之一为内摩擦角变小。较低含水率条件下,裂隙的存在,影响了土颗粒之间的连续性,宏观表现为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大,黏聚力值在减小;但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水使土体胶结弱化作用加强,裂隙对土颗粒之间连结的影响作用趋弱,宏观上表现为黏聚力随裂隙密度非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西安地区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和原位波速试验,讨论了影响黄土剪切波波速的主要因素以及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提出了黄土用动三轴试验和原位波速试验测定的动剪切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太原东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含(隔)水层特征、地下水动态及水质类型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东山岩溶水系统的阻水边界、弱透水边界及透水边界,并对东山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系统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纤维加筋黄土的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对初始含水率、加筋率和围压的不同控制,分析了加筋黄土的蠕变特性,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在黄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改善黄土试样的蠕变情况,蠕变变形的抑制效果与加筋率没有明显单调关系,存在最优加筋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加筋土的蠕变变形增大,加筋效果降低,偏应力越大该现象越明显;随着围压的增大,加筋黄土的蠕变变形降低,加筋效果增大,偏应力越大,该现象越明显;以Mesri蠕变模型为基准,对试验曲线进行模拟,计算出模型各参数,经验证,纤维加筋黄土的三轴蠕变特性可以用Mesri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重塑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冻融过程中水分不断向冰晶冰冻锋面迁移;即试样冻结过程中水分向试样表面迁移,融化之后水分向试样内部迁移;在此过程中试样结构性破坏,内部空隙增大,其剪切强度逐渐减小;故而试样含水率越大,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量越大,试样破坏越明显,其剪切强度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变形分界压力与变形分界含水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湿陷性黄土含水量增加时的室内压缩试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增湿时的变形变化规律。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中的两个重要界限指标;变表分界压力Pc、变形分界含水量Wc,分析了影响Pc、Wc的一些因素及其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TSZ-3型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在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对不同压实度粉煤灰-石灰改良黄土和压实黄土进行了常规三轴加载试验,研究了竖向加载条件下改良黄土和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演化关系、强度特性及其破坏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软化型为主,屈服即意味着破坏;压实黄土全部为应变硬化型,可用双曲线描述,属于渐进屈服破坏.固结围压和压实度均会对压实和改良黄土的强度产生较大影响,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共同决定黄土的强度.改良黄土的黏聚力值均远大于压实黄土,内摩擦角略微大于压实黄土;改良黄土在剪切前期强度增长较大,压实黄土的强度随着剪切变形的发展逐步发挥.三轴竖向加载条件下,改良黄土呈脆性滑移破坏形式,压实黄土呈剪缩侧胀破坏.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Q2原状黄土工程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非饱和Q2原状黄土的破坏形式、变形、强度和屈服特性,采用SJ-1A型三轴剪力仪改造的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测试系统进行了5组非饱和Q2原状黄土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三轴条件下,呈剪切破坏,破裂角一般在55°~61°;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低围压下呈剪胀性,在高围压下呈剪缩性;随着围压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向硬化发展。此外,通过εv-q/p关系曲线可以较好的确定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各围压下的屈服应力(py,qy),且研究发现随着围压的增加,屈服偏应力qy与屈服球应力py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土湿陷变形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土湿陷变形的结构性原理,分析了湿陷变形的塑性特性,引用增湿软化模型ZSM体作为增湿变形的力学模型,应用常规三轴浸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应力状态下湿陷性黄土在水和力共同作用下的湿陷变形特性,将增湿含水量作为内应力考虑,并由试验拟台得出湿陷体积屈服面和剪切屈服面,基于广义塑性力学原理建立了湿陷变形的增量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湿陷变形中的湿陷体积变形和湿陷剪切变形以及球应力和偏应力对湿陷体积变形和湿陷剪切变形的交叉影响,反映了黄土湿陷变形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横泉地区黄土的颗粒分析、含水率的测定及黄土溶液电导率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初步认识到在同一黄土剖面上,土壤质地是决定含水率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富含气体的黄土层中,黄土含水率的变化与粘土颗粒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含水率与电导之间从上到下呈波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