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Flexcell4000柔性基底拉伸系统对角膜成纤维细胞实施应变为5%或15%、频率为0.1Hz的周期性牵拉载荷,用质量浓度为1ng/mL或1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处理,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研究周期性牵拉与TNF-α对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周期性牵拉或TNF-α单独作用对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影响;15%牵拉使正常及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与正常角膜相比,15%牵拉和TNF-α共同作用使圆锥角膜S期细胞比例下降更显著。周期性牵拉及TNF-α可能通过抑制圆锥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参与圆锥角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施加5%应变、0.1Hz的周期性机械拉伸,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法研究细胞迁移情况。结果发现,与静态对照组相比,5%机械拉伸能够使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施加1ng/m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或10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后细胞相对划痕宽度明显变小。与各自静态对照组相比,拉伸10h,单轴拉伸组相对划痕宽度明显增加,等双轴拉伸则无显著性差异;拉伸20h,无论是等双轴还是单轴拉伸,相对划痕宽度均明显增加;拉伸同时施加bFGF或EGF后相对划痕宽度均减小,与静态对照组相当。提示机械拉伸能够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但抑制了细胞迁移行为,该抑制效应与拉伸作用方式有关;而bFGF和EGF则可以减弱牵拉引起的细胞迁移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周期性机械拉伸对角膜成纤维细胞外基质中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对正常兔角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幅度分别为5%、10%及15%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并分别于拉伸后6h、24h取细胞培养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MMP-2、TIMP-2及TGF-β1的含量。当拉伸幅度为5%时,6h、24h后,MMP-2、TIMP-2及TGF-β1的含量与静态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当拉伸幅度为10%时,6h后MMP-2、TIMP-2及TGF-β1的含量与静态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4h后MMP-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当拉伸幅度为15%时,6h后MMP-2、TIMP-2及TGF-β1的含量与静态对照组相比仍无统计学差异,拉伸24h后MMP-2、TGF-β1含量显著升高,TIMP-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体外以一定的幅度周期性拉伸角膜成纤维细胞一定时间后,细胞分泌的MMP-2、TIMP-2及TGF-β1发生显著改变,三者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角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机械牵拉对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2,TIMP-1,-2)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的影响。对体外培养的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进行牵拉幅度12%、频率0.1Hz的周期性牵拉6h,并给予1ng/mL TNF-α处理,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中IL-6,MMP-1,MMP-3,TIMP-1,TIMP-2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蛋白的含量。TNF-α单独作用可以诱导圆锥角膜成纤维细胞IL-6、MMP-1以及MMP-3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p0.05),对TIMP-1、TIMP-2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提高MMP-1/TIMP-2以及MMP-3/TIMP-2蛋白浓度的比值(p0.05);机械牵拉单独作用促进IL-6、MMP-1以及MMP-3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p0.05),下调TIMP-1、TIMP-2的基因表达与蛋白合成(p0.05),上调MMP/TIMP蛋白浓度的比值(p0.05);两者联合作用则表现出协同效应(p0.05).提示TNF-α和机械牵拉可能通过上调IL-6及MMP/TIMP的比例促进圆锥角膜基质降解,加剧角膜组织破坏,导致角膜膨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rhEPO对预处理低氧损伤胶质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低氧损伤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对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通过体外纯化培养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将其分为正常组、低氧组、rhEPO预处理组;以四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低氧培养12、24、36h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低氧对胶质细胞形态的影响;免疫荧光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低氧对星形胶质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组星形胶质细胞在低氧培养下出现细胞肿胀,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rhEPO预处理组在各时间点细胞肿胀明显轻于低氧组。rhEPO能减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降低MTT比值。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表明:低氧组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低氧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在24h达到最高,在36h开始降低(P<0.05);rhEPO预处理组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在12、24、36h较低氧组低(P<0.05)。由此得出结论:rhEPO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促进低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58例合并有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用1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个月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TC、LDL水平,提高HDL,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给抗氧化损伤药物的开发利用和抗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本方法构建了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经典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应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NIH-3T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NIH-3T3细胞不同时间模拟氧化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观察H2O2引起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m八肽对肝癌HepG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以及P-5m八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10μmol/L和100μmol/L的P-5m八肽分别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进行处理,药物作用时间为36 h,36 h后将细胞裂解.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给药后细胞中MMP-2和MMP-9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终浓度为10μmol/L和100μmol/L的P-5m八肽对HepG2细胞刺激后,MMP-2和MMP-9的m RNA表达均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用10μmol/L和100μmol/L的P-5m八肽对HepG2细胞刺激后,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m八肽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鸡皮样粘膜(chicken-skin mucosa,CSM)改变的结-直肠腺瘤、腺癌中MMP-2、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伴CSM结-直肠腺瘤、24例腺癌标本中MMP-2、MMP-9蛋白,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9 mRNA的表达.结果:MMP-2在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牛组(AD1)、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组(AD2)的表达与正常肠粘膜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癌(CA)中其表达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MMP-9的表达在AD1、AD2与CA组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在CA中其表达并不进一步增强.结论:MMP-2可能是伴CSM腺瘤向腺癌转变途径中的早期事件,其表达在腺癌中并不进一步增强;MMP-9在腺癌中开始表达,这可能是腺瘤细胞获得浸润能力、腺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腈共聚纤维的热机械行为与其组成密切有关。大分子链上氰基的强极性将显著影响链的刚性,从而影响热收缩温度和热收缩量。加热时氰基的环化是增加链刚性的另一个因素。收缩应力和模量都因环化而显著增加。衣康酸和酰胺基的存在促进环化反应的发生,由红外数据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机械拉伸对人角膜基质细胞中水通道蛋白1(AQP1)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揭示圆锥角膜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采用FLEX-4000对人角膜基质细胞进行周期性机械拉伸处理,采用Fluo-3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的浓度,ELISA法检测拉伸处理后胞内cAMP的含量,Real-time PCR分析拉伸和Ca~(2+)螯合剂BAPTA处理后AQP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机械拉伸可诱导角膜基质细胞中AQP1及其下游FAK、Wnt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机械拉伸处理后胞内Ca~(2+)、cAMP含量显著上升。BAPTA能够抑制拉伸诱导的AQP1及下游ARHGEF2、Wnt11、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提示机械拉伸能够通过调节胞内Ca~(2+)浓度和cAMP浓度促进AQP1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下游的FAK、Wnt信号通路诱导MMP2的表达,参与角膜细胞外基质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GW1929)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分泌的影响.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μg/mL),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1929(GW1929)(20 μmol/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泡沫细胞的形成.并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液上清中MMP-2、MMP-9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及GW1929组细胞几乎未被油红O染色,oxLDL组大量细胞胞质被油红O染成暗红色,而oxLDL+GW1929组细胞胞质染色明显浅于oxLDL组细胞.oxLDL组MMP-9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GW1929组(P<0.05).而oxLDL+GW1929组MMP-9的浓度明显低于oxLDL组(P<0.05).而各组间MMP-2的浓度并没有差别(P>0.05).结论:GW1929可能具有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及MMP-9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用HGF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进行缺血/再灌注.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簇(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RT-PCR检测细胞Nrf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水平均下调.HGF能明显升高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上调Nrf2 mRNA及胞浆、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论:HGF能减轻体外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HGF调节Nrf2表达及核转位水平、调控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布规律和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为研究组,同期5例终末期心脏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二尖瓣组织标本,用CD68标记全部巨噬细胞,用iNOS,CD163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观察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相关炎症介质(eNOS,IL-10,Arg-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钙化二尖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68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和内膜层存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研究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NOS的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抑炎因子IL-10,Arg-1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钙化过程中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来直接促进炎性反应,通过抑制IL-10等炎性因子来间接促进炎性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下调可减少M1型向M2型转化,并长期维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促炎因子IL-8在圆锥角膜患者泪液中表达较高,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胶原合成和降解异常是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之一。通过探讨IL-8对正常角膜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构建siRNA干扰体系,通过siRNA技术沉默角膜成纤维细胞中IL-8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沉默IL-8后,促炎因子以及胶原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总胶原的含量;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IL-8后相关信号途径关键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沉默IL-8表达后,角膜成纤维细胞总胶原含量及胶原合成基因(COL1A2,COL3A1,COL5A3,COL6A1)的表达显著升高,而胶原降解酶MMP-2的表达和活性下降;此外,沉默IL-8能够降低IL-6、IL-1β、VEGFA/VEGFR2基因和下游AKT、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IL-8调节角膜成纤维细胞中其他促炎因子及VEGF的表达,并通过PI3K/AKT、ERK信号通路负调控角膜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的合成,参与MMP-2介导的胶原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HMG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B1)对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HMGB1在心梗后心脏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CFs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0(对照组)、0.01、0.1、和1 mg/L 浓度的HMGB1进行干预,6、12、18、24和48小时后进行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8小时后,不同浓度的HMGB1组新生SD大鼠CFs增殖水平和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2.HMGB1浓度为0.1mg/L时CFs增殖水平和I、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处理组均升高(p<0.05)。结论:HMGB1能促进SD大鼠CF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其作用显示在低水平时可能呈浓度依赖性,并且浓度为0.1mg/L时效应最明显,结果显示HMGB1参与了心梗后的心脏重构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它在体外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MMP-2、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埃克替尼可降低 MMP-2蛋白表达,增加 E-cadherin 蛋白表达,可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M 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和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肾脏病变之间的关联。方法 60例T2DM患者被分成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脂联素;同时评估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结果在肥胖患者进行分析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总脂联素和高分子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患者;而大量尿蛋白患者的TNF-a和IL-6水平水与正常蛋白尿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在非肥胖患者中,大量蛋白尿患者与正常蛋白尿患者之间总脂联素、高分子脂联素、TNF-a和IL-6均无统计学差异。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组中血清总脂联素和高分子脂联素与肾脏病变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总脂联素与肥胖T2DM患者肾脏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RNA诱导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 ,观察外源RNA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发现所添加的不同RNA均可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将形态改变的细胞传代 ,发现改变的细胞形态可维持至第 3代。将大鼠肝RNA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传代至第 4代 ,每代留样做蛋白质SDS PAGE电泳 ,观察RNA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发现RNA诱导的细胞 ,1— 4代蛋白表达均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