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世界科学》2008,(5):48
最近,科学家通过对从霸王龙化石的结缔组织获取的一部分蛋白质比对鸟类与化石骨架的研究表明,现代鸟是从霸王龙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3.
徐星 《科学》2013,65(5):24-27,2,4
正一个早已淡出学术界视野的假说——早期鸟类经历过四翼阶段,由于近年众多的化石证据以及包括笔者在内许多研究者的探索,不但得到证实而且被发展。揭示鸟类后肢羽毛退化和鳞片出现的演化历程,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鸟类皮肤结构发育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张玉光 《大自然探索》2011,(4):72-80,F0003
色彩斑斓、玲珑娇巧的带毛恐龙变换着姿势,或在地面狂奔,或在树间跳跃攀援;粗大的松柏树干上,一只鸟儿发出几声啁啾,它扑腾着,因为抓握未稳而滑落在松软的土地上……这一场景是古生物学家对发现自古老地层中的化石所进行的经典诠释。探索远古生物的未知谜团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目标,鸟类作为脊椎动物世界中数量仅次于鱼类的动物,有着无数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究。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知道发生在遥远中生代的古鸟类身上的真实故事呢?还是请古生物学家来告诉我们吧。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示,大型的肉食性陆生恐龙在超过5千万年的时间里体型不断地缩小并最终演化成为鸟类。兽脚类恐龙在演化成为现代鸟类的过程中,它的体型从163公斤缩小到0.8公斤。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兽脚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唯一体型不断缩小的成员。兽脚类恐龙骨架结构的变化速度要比其他种类的恐龙快4倍,这有利于其生存。  相似文献   

6.
以往发现于非鸟类恐龙的羽毛都被认为是由多根细丝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羽毛起源的发育模型预测这种羽毛已经演化到一种高级阶段,而不是演化早期的羽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8,(6):13
美国科学家近来在非洲马达加斯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蛙的化石。据推断,这种巨蛙重约4.5kg,长40.6cm,它长着牙并可能身有骨质“甲胃”,因此科学家将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命名为“魔鬼蛙”。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生活在6500万年前~1亿年前的—种翼龙竟然能站在地上捕猎小恐龙及其他类似大小的动物。这种翼龙的翼展超过10米,站起来的身高达5米。此前,它们一直被认为是像海鸥或鹈鹕那样,在飞过水面时抓食水中的鱼。但通过研究这种翼龙的化石和陋息地,科学家才发现它们原来很适应陆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8,(4):58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古生物学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尼日尔境内,发掘出了一种身体构造非常奇特的恐龙。这种恐龙的骨骼非常轻盈,而且多为空心,嘴中布满了数百颗牙齿。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种恐龙的嘴就像是一部威力强大的吸尘器,可以非常轻松地将草料吸入口中。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运用最近在蒙古国新发现的化石,科学家证实了当地的一种比霸王龙还高的素食恐龙——恐手龙的存在。这一发现也表明,7000万年前的蒙古国所在地区到处都是庞大的素食恐龙,以及追杀它们的、牙齿如尖刀般锋利的霸王龙。据估计,恐手龙身长约11米,身高约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在我国辽西地区约1.6亿年前的沉积地层中发现一件小型恐龙化石,取名“郑氏晓廷龙”。研究发现.郑氏晓廷龙代表着一类与生存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由此得出一个更加意外的分析结果:始祖鸟不属于鸟类.位于一个不同于鸟类的演化支系上。  相似文献   

13.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