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描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状况的同时,对其工业“三废“排放现状和环境保护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改善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该文根据广西1990—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烟尘、SO2和COD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了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广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广西人均GDP与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烟尘、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倒U型”或“弱U型 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且至今尚未到达峰值的转折点,说明广西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发展阶段,其根源在于工业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投入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随着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怎样的关联性具有特殊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根据1993-2012年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污染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不是工业废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而是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这一检验结果主要归因于外商投资陕西省的产业结构选择.并且近十年陕西省政府对工业污染的严格治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  相似文献   

4.
李威  张静 《甘肃科技》2012,28(8):39-41
利用1990-2010年间甘肃省4个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以此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影响机制和动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响应,但这种关系的滞后期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渭南市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渭南市1990-2002年环境污染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近13年来渭南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工业废气处理率呈下降趋势,且处理率不高;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排放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综合利用率很低.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水平低,公众环保意识差,环境管理松懈,过多考虑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等.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加强三废处理设施建设和废气处理能力。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境管理,实施污染者付费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工业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研究了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随着工业产值的增加,大气污染加剧、水环境质量降低,固体废物堆积及噪声危害等将呈增强趋势,最后提出了调控对策;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乡企业的分类指导,合理面和环境管理,积极争取多渠道的环保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的技术研究和引进荼,保证城市的可持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要解决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现实,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循环经济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内容,为经济立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玉芬 《科技资讯》2013,(15):169-169
服装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疏漏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定额管理问题不断突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严重影响。本文就服装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服装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管理体系下解决劳动定额管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从而实现对企业定额管理的优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选用湖北省1999—2017年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湖北省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由脉冲响应图可知,两个变量系统相互间的影响表现为前期较强烈,中后期则影响趋缓;人均GDP增长的冲击对工业废固、工业废水的排放有负向抑制作用,对工业废气的排放有正向促进作用;工业废固、工业废气排放的冲击对人均GDP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工业废水排放的冲击对人均GDP增长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人均GDP增长对工业废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的排放带动效果较弱;工业废固、工业废气的排放对人均GDP增长的带动效果较强,人均GDP增长并未较大程度带动工业“三废”的排放,但工业“三废”的排放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均GDP的增长.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的污染类型进行整治,因时制宜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对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限制因素也日益显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的低级化和低效益十分突出。消耗高、效益低。污染严重的状况,造成自然资源消耗过度,资源危机的信号越来越强,工业经济的发展受环境限制越来越强。工业经济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市场的三重压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污染排放物,不仅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环境与社会经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琨 《科技信息》2007,(12):21-23
在目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综合指数,环境数据则用环境综合指数计算得出,在分析山东省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社会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综合得分。通过对两组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将17个地市划分成四类,分别为经济和环境均较好、经济较好而环境较差、经济较差而环境较好、经济和环境均较差,并对这四类地区的综合状况给出了合理解释,从而揭示了社会经济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最后,提出了山东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省市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福建省2011—2017年的经济数据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选取人均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作为指标,通过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拟合,研究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GDP与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且已经过顶部拐点;同时,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福建省的大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验证了在一定阶段,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福建省在控制及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措施较好,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对其他省份的后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诱发了对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这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和严重障碍.以营口市为例,阐述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坚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并提出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建议和策略,以实现营口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是描述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常用模型,一般情况下呈倒U形.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5年的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分别建立二次和三次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模型.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均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符合倒U型模型,而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烟尘排放量、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模型.文章从环境保护成效、环境政策成本和经济增长模式三个方面评述了山东省环境经济政策,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6.
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珠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中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珠江源头生态环境现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工作中,运用经济手段的主要途径有:(1)转变政府职能;(2)确立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3)完善环境收费及排污许可权交易制度;(4)综合运用奖励和补贴手段。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业资源总量丰富,但耕地不足,农业资源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大,根据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总量控制与提高潜力相结合,果园改造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科学要求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规模特色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区域环境总量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环境质量目标总量控制的两个关键技术要点,即如何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模型和排污总量削减分配模型,提出等比分配模型,加权分配模型,分区加权分配模型,优化削减率分配模型和优化方案分配模型,阐述了模型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为总量控制规划提供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spite of her phenomenal economic achievement since the historically impera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 door" policy in 1978, China as a whole remain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faced with fresh challenges from ener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issue becomes even more acut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经济所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很多,本文从分析各种经济手段的利弊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