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硝酸正丁铵和硝酸异丁铵的气相色谱性质,其使用温度范围分别为20-150℃和20-130℃,并用聚乙二醇——20M作参比相,试验的结果表明,它们对具有大偶极矩分子的化合物或具有氢键成键能力的化合物选择性优于聚乙二醇——20M,对醇类及其异构体,单官能团取代苯衍生物提供良好的分离,对烃类保留能力差或根本不保留。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硝酸正丙铵和硝酸异丙铵的气相色谱性质,并以 PEG—20M 为参考相,经测得它们的液体使用温度范围分别为20—120℃及20—140℃。该固定相对于极性化合物,特别是具有氢键成键能力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比如对醇美,尤其是对醇类异构体的分离效果更佳。对于酯类,酮类以及单官能团取代苯的分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熔融有机盐──氢溴酸乙铵可用作气相色谱选择性固定相,使用温度范围为150~200℃,对具有大偶极矩分子的化合物或具有氢键成键能力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而推荐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氢溴酸乙铵对醇类及其异构体的分离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NaOH作为碱,在相转移催化剂氯化苄基三乙铵的存在下,2 -呋喃乙腈与苄基溴发生苄基化反应,得到了α-苄基-2-呋喃乙腈和α,α-二苄基-2 -呋喃乙腈.  相似文献   

5.
以NaOH作为碱,在相转移催化剂氯化苄基三乙铵的存在下,2-呋喃乙腈与苄基溴发生苄基化反应,得到了α-苄基-2-呋喃乙腈和α,α-二苄基-2-呋喃乙腈。  相似文献   

6.
关于五水和三水硝酸铥的热分解机理,还未见文献报道,而且对于三水合硝酸铥的制备亦未曾报道。关于五水和四水硝酸铥的制备虽有文献报道,但不详细。本文采用TG—DTG法研究了五水和三水硝酸铥的热分解行为,较详细地研究了这两种化合物的制备及存在条件,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通过IR对反应物,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进行了鉴别。还用Kissinger法计算了Tm(NO_3)_3·5 H_2O部分脱水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 H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邻羟基苯基亚氨基乙二铵氟硼酸盐DJQ-45的光谱,发现p H对DJQ-45的光谱的影响具有可逆性;DJQ-45可以定量检测表面活性剂TX-100,当TX-100的浓度小于0.2 m 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下降的较为缓慢,当TX-100的浓度大于0.2 m 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急剧下降,当TX-100的浓度达到16 m M时,溶液的荧光光谱发生蓝移,蓝移了14 nm,强度急剧下降,当TX-100的浓度从25 m M到45 m 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邻羟基苯基亚氨基乙二铵氟硼酸盐有希望被用做检测TX-100。  相似文献   

8.
以PEG 4 0 0为催化剂 ,在液 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 1,3 苯二氧基二乙酸二芳酯 .用元素分析、IR以及1 HNMR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新的有机环四硅氧烷—β—乙胺基异丙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A)和1,5—二β乙胺基异丙基—1,3,3,5,7,7—六甲基环四硅氧烷(B)的合成。这两个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鉴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盐与MCl2(M-CO(Ⅱ)、Cu(Ⅱ)、Fe(Ⅱ)、Zn(Ⅱ)的配位化合物,通过IR、HNMR、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化率等表征,指认Co(Ⅱ)、Cu(Ⅱ)和Fe(Ⅱ)的配位化合物为MC10H20N2S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Zn(Ⅱ)的配应化合物为八面体结构的MC15N30N3S4K。  相似文献   

11.
文中联立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对环醇和酯的36个分子的结构与其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不同极性柱上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模型。模型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775 (SE-30柱 )、0.9312 (Carbowax20M柱)、0.9482 (EGSSX柱) ,相应的文献值分别为0.9518、0.5866、0.6227。由于量子化学参数能较准确的反映分子的电性相互作用,文中建立的模型比文献中仅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建立的模型对极性色谱柱上非同系物的保留值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部分氧化重整制氢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对于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反应产物 ,采用碳分子筛或多孔聚合物作固定相 ,并与PEG 2 0M柱串连 ,利用双柱串连的协同效应 ,用程序升温方法在一台色谱仪上实现了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硅胶作固定相,以与 TLC 相同的溶剂系统作流动相,芳硫基乙酸酯及其氧化产物的 HPLC 行为和 TLC 行为具有一致性。影响液固色谱保留值的因素包括取代基团的极性强度和数目,取代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位阻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个新的描述溶质在二元流动相液相色谱体系中保留的三参数方程并以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研究液相色谱体系中溶质分子和溶剂或稀释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得到一个溶质在液相色谱体系中保留的三参数方程,并用不同极性的溶质分子的甲醇-水、乙腈-水和四氢呋喃-水反相色谱体系和极低流动相浓度下的正相色谱体系对此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 在全浓度流动相范围内,实验数据均能用此方程良好描述,且保留方程中的3个参数与所研究的色谱体系的特征紧密相关。结论 所提出三参数溶质保留方程可以用来良好描述二元流动相液相色谱体系中溶质保留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快速裂解液体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应用萃取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将生物质裂解油分离成4种组分:烷烃、芳烃、极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并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水相和油相中各分离组分分别分析和鉴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重质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方法 :氧化还原法和色谱法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氧化还原法通过将极性弱的硫化物氧化成极性强的亚砜或砜后再进行分离、还原 ,其关键在于氧化剂的选择性。利用氧化还原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硫化物 ,但回收率很低 ,且不同硫化物的回收率相差较大。色谱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利用具有选择性的配位剂对吸附剂进行改性 ,选择合适的冲洗剂 ,对硫醚、某些含硫多环芳烃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但难以将一些端位含硫多环芳烃与稠环芳烃分开。色谱法与其他分离方法联合使用 ,能够有效地分离重质馏分油中的硫化物。分离得到的硫化物可利用GC FPD、GS MS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芽殖酵母中构建CDC10-mCherry和SPC42-mCherry荧光蛋白, 作为酵母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报告系统。根据酵母细胞中芽环(CDC10-mCherry)的产生和消失以及纺锤体极体(SPC42-mCherry)的复制和分离,可以测量细胞周期中 G1期、S期、Early M期和Late M期的时间长度。在此报告系统的基础上, 分别构建S期细胞周期蛋白CLB5-GFP和M 期细胞周期蛋白CLB2-GFP菌株, 实现单细胞观测, 检验报告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报告系统可作为研究酵母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时间长度等定量生物学问题的背景菌株。  相似文献   

18.
Phonon-enhanced light matter interaction at the nanometre sca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llenbrand R  Taubner T  Keilmann F 《Nature》2002,418(6894):159-162
Optical near fields exist close to any illuminated object. They account for interesting effects such as enhanced pinhole transmission or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enabling single-molecule spectroscopy. Also, they enable high-resolution (below 10 nm) optical microscopy. The plasmon-enhanced near-field coupling between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opens new ways of designing optical properties and of controlling light on the nanometre scale. Here we study the strong enhancement of optical near-field coupling in the infrared by lattice vibrations (phonons) of polar dielectrics. We combine infrared spectroscopy with a near-field microscope that provides a confined field to probe the local interaction with a SiC sample. The phonon resonance occurs at 920 cm(-1). Within 20 cm(-1) of the resonance, the near-field signal increases 200-fold; on resonance, the signal exceeds by 20 times the value obtained with a gold sample. We find that phonon-enhanced near-field coupling i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omposition of polar samples, permitting nanometre-scale analysis of semiconductors and minerals. The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of SiC in particular may allow the design of nanometre-scale optical circuits fo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owe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