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森林食品从广义上说,指的是那些生长在森林中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食用的植物、动物以及它们的制品。森林食品主要有以下十大类: 1.森林蔬菜 据调查统计,森林中的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类植物蔬菜共有700多种,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它们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洁净无污染。按其可供食用的部位具体分为根菜、茎菜、叶菜、果菜、花菜、菌菜6类。目前我国年产森林蔬菜约20亿公斤,其中以叶类为主的山野菜1亿公斤,茎类的竹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食用野菜因其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而成为时尚。本文从食用野菜的保健功效,野菜的矿物质含量,维生素含量上与种植蔬莱进行对比,从而说明野菜的营养高于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3.
知识点滴     
绿色蔬菜,这样食用才健康A:食品营养与颜色有关白色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十多种营养元素,消化吸收后可维持生命和运动,但往往缺少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黄色食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中佳品,最宜为高血脂的中、老年人食用。红色食品常常是优质蛋白质和许多无机盐、微量元素的来源,但缺乏各种维生素。绿色食品能提供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科学家分析指出,白色蔬菜,如竹笋、菜花、马铃薯、白菜,成分以糖、水为主,营养较少。黄色蔬菜如南瓜、黄瓜,营养价值比白色蔬菜略高。红色蔬菜如西红柿、红辣椒、胡萝卜等,营养价值高于黄色和白色蔬菜。…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到底有多少?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多大的关系。 有关部门曾就什么是绿色食品在街头作过随机调查,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含有叶绿素的食品”,有的说“是绿颜色的蔬菜,如黄瓜、青菜等”,也有的说“是野生的”……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绿色食品与自己的日常饮食并无太大关系。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绿色食品是一种对食品的质量要求,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可以绝对放心地食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无污染质量监控,从产品和原料生产的生态环境到生产操作规程中加工、储运、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从最终产品质  相似文献   

5.
芽苗是植物枝或花的雏体.这里所指是叶芽苗(即发育成枝和叶的芽).不少植物的芽苗可说是一种营养丰富、纯洁自然,无农药、化肥沾污的“纯正绿色食品”.非一般载培的蔬菜可与之媲美.并且有些芽苗兼有食疗奇效.许多豆类、谷物和蔬菜的种子均可催成芽苗.最常食用的是青豆、黄豆、绿豆、豌豆、养麦、萝卜、蒜和芥蓝等发芽后的芽苗.芽苗从外观上看,形状各异,颜色缤纷,有的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是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的总称,并非特指蔬菜等绿颜色的食品.目前,“绿色食品”已经走上了人们的餐桌.一、污染给人类的困扰现代工业文明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工业污染,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等,正在困扰着“地球人”.空气污浊,河流污浊,我们的食物日渐受到侵蚀.农药,虽然能防治病虫,但城市居民却偏爱买那些带有虫眼的蔬菜;化肥催化剂、增长激素,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却使食品丧失了原味.  相似文献   

7.
宋凤玲 《科技信息》2011,(25):347-347
无公害和绿色及有机食品蔬菜是食品认证体系不同,生产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提供大众无污染、安全乃至营养丰富的食品。无公害标准是指商品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的食品蔬菜;绿色是指符合我国A级及以上标准的食品蔬菜;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如今,食品蔬菜无公害已经成为进入大型农贸市场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实现其产业化经营,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杭州市市售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用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不同城区市售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不同类别蔬菜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叶菜类、葱蒜类、根茎类、瓜果类、茄果类;但是,杭州市不同城区市售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差异,各城区蔬菜中均存在无法检出亚硝酸盐情况,且被检出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小于1mg·kg-1.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城区市售葱蒜类、根茎类、瓜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以及所有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在食用安全范围,但有部分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食用安全性相对较差.因此,杭州市城区市售叶菜中硝酸盐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多样化了,不但要求蔬菜营养丰富、口感好,而且要求有无公害、无污染的保健蔬菜和异奇蔬菜。下面就这两种蔬菜简介如下:一、保健蔬菜1.野菜。野菜的食用价值优于普通蔬菜,并且污染少,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当之无愧的绿色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野菜经过消化分解后呈碱性反应,多吃野菜可以中和胃酸,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中老年人来说,血液里维持弱碱性,经常使胃肠清洁,身体才能更健康。我国营养学家曾经对我国分布的近100种可食的野菜进行分析,发现野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  相似文献   

10.
蔬菜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功能成分,而不同的烹饪方式会造成蔬菜中功能物质不同程度的损失.对炒、煮、蒸三种主要的烹饪方式对番茄、芹菜、胡萝卜及菠菜四种日常蔬菜中的功能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芹菜适宜炒制食用,胡萝卜、菠菜适宜蒸制食用.蒸制对蔬菜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保留最有利,但对含水分较多的蔬菜中维生素C的影响较大.煮制对四种蔬菜中的三种功能成分都有较大影响,因此不推荐煮制食用蔬菜.炒制对蔬菜功能成分的影响均居中,但对含水分较少的蔬菜中维生素C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他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他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共和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鹤山市第二"粮仓"和"三高"农业生产基地.共和镇还是江门鹤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传统的优质蔬菜种植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志认证."共裕"牌粉葛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三瓜两豆"远近驰名.  相似文献   

13.
本论述了引起蔬菜污染的主要来源,蔬菜被污染后给消费带来的危害及生产绿色食品蔬菜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蔬菜生食、熟食对人体有哪些益处?怎样进食蔬菜才是最佳方法?中国人习惯于将大多数蔬菜炒熟后食用,而西方饮食中,蔬菜大多以生食为主。从营养素留存角度来看,蔬菜以生食较好。那么,蔬菜生食、熟食对人体有哪些益处?怎么进食蔬菜才是最佳方法?蔬菜生食益处多易消化,有利于营养素保留:生食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尤其是食材中的木  相似文献   

15.
赵映斌 《科技信息》2008,(34):386-386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对阳泉市蔬菜生产状况的分析,指出发展A级绿色食品是蔬菜安全生产的正确选择,也是阳泉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强;同时提出了对阳泉市蔬菜生产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随着方便食品的大力开发和上市,也积极影响着蔬菜的生产加工业,当前国际市场对蔬菜采收加工处理的总趋势是,在保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基础上,极力追求食用方便.近年来,蔬菜生产加工商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许多方便型蔬菜推向市场,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艹部》的词语中有不少是关于蔬菜类、草药类或者是两者兼类的植物的。但是很多词语由于许慎的说解很简单,有些甚至解释成别的意思了,致使人们不知它们的确切含义。对于这些词语,弄清楚它们的确切的含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名称,能为当代人读懂《说文解字》该章节扫清障碍,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我国民众使用中草药和食用蔬菜的基本状况。并且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药用类和食用类蔬菜一些有益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开发指南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蔬菜深加工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趋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当前应着重研制开发生产以下蔬菜深加工产品:蔬莱粉 将新鲜蔬菜通过杀菌、脱水、干燥、粉碎等工序研磨成粉末并加入其它食料中可制成蔬菜挂面、蔬菜饼干、蔬菜糖果及糕点等,制成的蔬菜汤料更适宜厌食蔬菜的儿童食用.这样既保存了营养,又不损纤维质量,“吃菜不见莱”,是一种独特新颖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没有受到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污染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食用含锌量高的无公害“补锌”蔬菜既能提高人体内的血锌含量,又能满足人们对健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佛顶山保护区森林山野菜资源植物的专项调查研究,发现: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森林蔬菜资源丰富,有可食用的山野菜资源植物343种(含变种),其中真菌类35种、蕨类7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类296种;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归属于98个科,231属;在食用部位上划分为叶茎类、根茎类、花类、浆果类、干果类、子实体(全株)六大类,是目前我国已知山野菜资源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