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两个运动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磁力存在于吸斥相互作用中,以及电磁力式表示成吸斥力式,主要从三方面讨论:(1)电场力,磁场力分别与吸引或排斥的相互作用;(2)电磁力与吸斥的相互作用(3)电磁力与准吸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运动物体间的惯性力,本文从运动物体间的主要引力论和吸斥观、运动物体间的惯性力和吸斥力、惯性起源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进斥负集点、斥零集点新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研究出顶点子集X 是只有形如NG(v)最小断集的图G的负集的充要条件是:1°X 包含图G中所有度等于K(G)的顶点;2°图G不包含关于X的斥负集点;3°NG(X)中的任意点U, ,K 表示U与X相邻的顶点数,同时指出Y是图G的非特殊零集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关于运动物体间的惯性力,本文从运动物体间的主要引力论和吸斥观、运动物体间的惯性力和吸斥力、惯性起源第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电磁铁为作动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式主动吸振器,并对其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作动器的电磁力数学模型;然后,基于作动器的电磁力数学模型,建立了主动吸振器的运动学方程,并对其电磁力和驱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考虑到主动吸振器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驱动力与理想驱动力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偏差,对实际驱动力与理想驱动力存在一定的幅值、相位和频率差时对主动吸振器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搭建了简支平板试验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驱动力与理想驱动力的幅值、相位差越大,减振效果越差;当实际驱动力与理想驱动力存在频率差时,主动吸振器无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时空是充满"量子曲波"的真实流形."量子曲波"是因为能量较弱无法以辐射形式存在的量子电磁波(包括电磁频谱上所有的波)."量子曲波"服从"ABC法则".A指"量子曲波"能组织成"暗物质"产生"万有引力".B指"量子曲渡"能组织成"暗能量"产生"万有斥力".有A有B,必定有C.C指把A和B组织成宇宙引斥网的"时空通道波".A和B与常物质的相互作用服从<引斥论所描述的"引斥原理"."时空艺术"指服从"引斥原理"和"时空成像原理"的艺术品."时空艺术"通过合适的仪器把C转化为展现"量子曲波"时空分布规律、类似于彩虹的彩色光图."引斥原理"和"时空艺术"可能会给和平利用时空能的新时代带来迷人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我校农业机械方面的一项成果“磁吸式精密播种装置”日前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其为一种利用磁吸原理设计的穴盘育苗用精密播种装置,该装置适用于蔬菜、花卉及苗木等小颗粒种子的精密播种.该精密播种装置主要由播种机构、磁吸式取种器、种箱、输送台架、输送带、电机、限位开关等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播种机构为一并联平形四边形机构,由电机驱动,播种机构两摆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来回摆动,在两平行连杆之间连接一水平横杆,水平横杆上按照穴盘孔距大小安装一排或多排磁吸式取种器,每个取种器主要由磁吸头、电磁线圈和反磁性套管组成;在摆杆左侧设有摆杆限位开关,控制播种机构两摆杆的摆动范围;在穴盘侧边设有穴盘限位开关,控制穴盘的步进距离和带轮驱动电机的启停;每个磁吸式取种器的电磁线圈串连连接,以使每个磁吸头上磁吸力大小一样;种箱的两端装有种箱支撑滑杆,种箱支撑滑杆上套有压簧,使种箱高度随种箱内的种子的减少而自动抬高.磁吸式精密播种装置的优点在于:采用并联平行四边形机构作为播种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磁吸式精密播种方式,方法简便,调节电磁线圈通电电流的大小,便可改变磁吸力和大小,从而实现各类种子的精密播种,而对种子外形和体积没有具体要求,且单粒精播率高,播种速度快;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播种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利用该装置既可实现点播,也可实现条播.  相似文献   

8.
土壤斥水性在土壤团聚体内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及其发育的水稻土和林地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斥水性指数法分别测定其原状土壤团聚体内层与外层土壤的斥水性.结果表明:除红土母质外,土壤斥水性在土壤团聚体内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主要表现为团聚体外层土壤斥水性显著大于内层土壤斥水性;与水稻土相比,林地土壤的斥水性在其土壤结构体内的空间变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Ansoft的Maxwe112D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模型,分析比例电磁铁固定铁芯与可动铁芯锥面形状、吸合面位置、磁性材料对电磁铁电磁力的影响.计算表明不同的锥面形状、不同的锥面长度和厚度、吸合面位置在零点之上、选用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材料可获得较好电磁力,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比例电磁铁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将组合数学中的容斥原理和递归关系应用到数论中,讨论了数组整除性的判定和整除的计数;Euler函数的计数和质数个数的计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类生物种群总量变化模型f_λ(x)=λsinπx,提出了该模型中不同λ值下的动力性分析;该方法对λ的取值区间进行分类,分别通过两种方法分析其动力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容易被应用于不同的模型中;该研究结合离散动力系统,不变集,斥子和Hausdorff测度的定义和性质,将Lagrange中值定理应用到该模型逆映射的两个不同分支中,得到了有关f_λ的逆映射的不等式,进而得到f_λ存在唯一不变集的条件和不变集与斥子间的关系;最后,对较大的系数λ,估计了f_λ(x)的斥子的Hausdorff维数;对于区间(0,1]上的系数λ,分别研究了f_λ(x)迭代的动力性,研究结论比传统方法更容易应用于相应的生物种群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沂蒙山区的棕壤为例,选取典型土地利用桃园和玉米地,比较自然降雨前后两种土地利用土壤斥水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显示:(1)两种土地利用均表现为强烈斥水性,降雨前后玉米地斥水性均强于桃园;降雨之后桃园斥水性显著降低,玉米地土壤仍表现为强烈斥水.(2)两种土地利用棕壤斥水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桃园斥水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玉米地则为随机分布格局.(3)两种土地利用棕壤斥水性对有机质含量均无明显空间响应;桃园棕壤斥水性与含水量相关性为负,玉米地棕壤斥水性与含水量相关性为正,二者与含水量的空间相关均表现为雨后显著性增强;土壤砂粒、粉粒含量对降雨前后桃园棕壤斥水性皆有显著影响,雨后相关强度降低,黏粒对桃园斥水性的影响不大,土壤砂、粉、黏粒含量皆与玉米地雨前斥水性显著相关,雨后相关性相反,且仅有粉粒含量与斥水性显著相关.(4)桃园和玉米地棕壤斥水性的空间差异性主要受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含水量则是引起降雨前后两种土地利用棕壤斥水性对理化性质空间响应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讨论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直线过程吸热放热问题时,关键是如何确定过程中吸放热转折点的位置.阐述了最高温度点与吸放热转折点并不重合的原因,并给出了确定最高温度点和吸放热转折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校研制的“磁吸式精密播种方法及其装置”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蔬菜、花卉及苗木等小颗粒种子精密播种的磁吸式精密播种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由磁吸头、电磁线圈、反磁性套管等组成一磁吸式取种器,给电磁线圈通以电流,使磁吸头产生一定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在磁吸头下产生一定的磁场,利用磁力存在与否,吸附与播放种子,实现精密播种;  相似文献   

15.
1 在液态中,在某种情况下,当温度一定时可认为分子处于静态平衡位置。本文认为,表面张力是由液体表面层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内的合力所引起的以及表面张力是由液体表面层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内的合引力所引起的提法都不完善。 2 本文论证了在表面层分子从各个方面所受的斥力不相同,从而提出了表面层分子所受的斥应力不具有各相同性的假定。 3 本文从暂态过程作出了分子从表面层下方移到上方时的受力分析,并依托正势能与负势能的变化,从力和能的角度来说明液面具有附加势能(自由能),从而分析了液体的表面现象。 4 根据排列规则,并充分考虑到了斥力作用,以水为例作了粗略计算,从而得出液体表面层切向上的相互作用的合引力大于相互作用的合斥力,说明了表面张力在宏观上是一对沿切向上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综上所述,在解释表面张力的微观机制时,不应该忽略斥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圆锥截线视为质点在平方反比引(斥)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通过运用法线方向的牛顿第二定律(即动力学方法),可求出圆锥截线上任一点的,用参量和坐标表示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根据自然界中各事物之间都是以相生相克的方式共同依存,不存在所谓的孤立系统。从而在针对热力学中的实验方式上打破了单系统实验的常规,以一组多个热力学系统间进行的热传递实验证实:①能量守恒定律在概念上是错误地将理想状态和条件下进行的能量间转换率为一比一的"等值"关系,定义为普遍性的"守恒"性质;②发现"热"不仅具有能量的转换性质,它还具有物质和力的性质。根据热的这种多重性质表现,发现并揭示了一种具有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总量值以增值性"繁衍"的超微元素"斥量子"的存在性。并证实斥量子就是当今物理界一直在寻找的物质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同时也证实它的"繁衍性",就是促使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所在及所谓的暗能量、暗物质都是它的一种聚集态。并以这种聚集态充斥着整个宇宙,构成了目前的宇宙空间结构组织。更重要的是以目前的物理理论为基础,在能量、物质、基本力之间找到了一条由斥量子建立起的纽带机制,并将它们连接和贯穿,最终使当今的物理理论在观念上形成了统一的世界观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全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自发渗吸过程时间归一化处理方法研究进展,从渗吸作用原理出发,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修正扩展形式;同时,基于岩芯尺度经验和理论归一化模型,深入分析了现场应用中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详细总结并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无因次模型及其边界约束条件。结果表明:(1) 毛管力和重力是渗吸的主要作用机制,多数致密油藏渗吸过程受两者混合机制控制;(2) 对于致密孔隙介质,岩芯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结果和实际油藏最终收敛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无关性较强,预测失准;(3) 利用带压渗吸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可建立岩芯尺度与油藏尺度焖井渗吸时间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不同控制机制的修正标度解析方程,建立适合致密储层不同介质渗吸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对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动态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最高温度点与吸放热转折点并不重合的原因。并给出了确定最高温度点和吸辨热转折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体通过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的相互作用对地球气压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地球的天气.当日、月和行星三者对应作用地球某纬度或地区时,使其形成旱涝分明的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