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其存在的安全、可重复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元宇宙具有提供沉浸式科学实验互动场域的突出优势,可满足用户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研学需求。针对科学实验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元宇宙技术设计科学实验系统,分析了科学实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智能沉浸实验系统的构建方法,提高了科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智能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技术是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交互传感设备等多种技术融合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与现实世界互通且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所有用户可以以虚拟人或者第一视角的形式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相互交互.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元宇宙技术仍存在着众多技术瓶颈,如内容生成、交互终端、算力支持等.我国应紧抓5G与人工智能机遇期,突破业界现有的展厅级、孤岛式、小众性、雷同化的发展瓶颈,聚力融合创新与规模应用,实现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虚拟现实普及之路.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爆发,使得整合性技术“元宇宙”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元宇宙对于现实世界的发展和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对元宇宙概念进行概述,围绕元宇宙本质特征与元宇宙发展核心技术(扩展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进行知识梳理,并提供元宇宙技术功能架构;对元宇宙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即技术创新、产业变革、行业升级、虚实交融、智慧城市应用等进行分类综述,指出元宇宙有利于人类社会教育模式创新、生活方式重构和生产效率提高。最后,本文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元宇宙的发展呈现出从社会主要行业产业的场景应用融合向外扩展,再纵向深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虚拟时空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和互联网(Internet)组成,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是由AR、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自2021年以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元宇宙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元宇宙的起源和定义、发展元宇宙的意义、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等;重点分析了元宇宙的主流技术体系和典型应用场景,列举了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最后给出了元宇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元理论是一种超越直接研究对象,重新反思及审视学科自身研究状况的理论,后现代心理学取向普遍显现出元理论的研究色彩。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心理学自诩在元理论层次上对现代心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造和转换,这种所谓的重大改造和转换是否能为主流心理学提供实质性的新内容,从元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出,后现代心理学在科学观和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范式,在知识论与方法论领域提供了新的公共知识语言和话语分析方法,试图以后现代的新的科学观和认识论来"补充"和"替代"现代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笔模糊的二重性遗产,其元理论成果同样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自相矛盾的处境和陷阱。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是数字与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联空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元宇宙意味着海量用户的生活、工作、休闲和社交等都将越来越多地在虚拟现实中完成。元宇宙一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伦理道德挑战,加强元宇宙法制建设,提升元宇宙技术安全标准,维护国家主权、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工业安全和其他领域的安全十分重要。提高公众数字伦理道德素养,兴利除弊培育元宇宙生态环境,引导元宇宙产业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正是新时代元宇宙建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是元宇宙元年,许多文旅企业在元宇宙政策的东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整体态势下,不约而同地开始探索元宇宙。文旅元宇宙项目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模拟、感知、体验现实世界,推动文旅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其产业模式和形态皆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和市场规模为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和强劲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主流心理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文化心理学提供了兴起与发展的空间,非主流心理学的文化研究取向对文化心理学产生着启示。当前,我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研究的领域,三个维度的理论建构,三种研究取向,四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元理论上也有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9.
元宇宙是互联网应用更新迭代的高级形态,其愿景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数字化生活空间。该文以元宇宙驱动的“新技术、新应用与新政策”为主题,将元宇宙与传统互联网进行对比,归纳得出元宇宙的突出特点,包括低延迟、强沉浸感、高度自治与深度智能化;详细介绍了各特点所驱动的新技术内涵、现状及未来趋势;深入剖析了元宇宙驱动下新应用的落地现状与发展态势;整理总结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所采取的与元宇宙相关的各项举措以及其他国家对于元宇宙的不同态度;分析了元宇宙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科学观察》2023,(2):13-23
[目的/意义]Web 3.0、社会5.0以及元宇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兴研究热点,对三者的全面梳理和比较,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过程/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采集了936篇文献,采用科学计量与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对三个方向的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Web 3.0、社会5.0与元宇宙在近两年都呈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元宇宙和社会5.0的增长最为显著。在主题层面上,Web 3.0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语义网(semantic web)来展开,核心主题包含了社交媒体以及社会网络等;社会5.0则是以工业4.0及核心新兴技术为依托,旨在构建智能、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新社会;元宇宙作为新兴术语,其内涵处于讨论阶段,虚拟世界、第二人生、虚拟现实、三维技术以及身份等研究成为当前元宇宙关注的热点。基于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知识基础分析呈现了三个研究方向上的知识基础文献,对当前和未来进行Web 3.0、社会5.0以及元宇宙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以梦写心,以梦写人,梦即故事,故事即梦,文中二十八个梦互相关联、彼此照应,形成了一个具有多重层级的梦系统。文章从系统论视角分析小说中梦系统的层次结构,揭示梦系统中各层次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中试图对“中国梦”作出理性的阐释。首先,对传统的“中国梦”作了历史的追溯,考察了“帝王梦”与“人民梦”之间的实质差距。继而,重点地透析当代“中国梦”的内涵与特点,阐发了“国家梦”与“个人梦”同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最后,瞻望“中国梦”实现的前景,论证了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及成就“中国梦”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谭欣欣 《科技信息》2011,(15):J0263-J0263,J0276
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笔》(The Great Gatsby)这部著作中,作者在标题中使用了"Great"一词。该词在文中的蕴意一份丰富,展现了主人公所处时代最动人的梦想和梦想幻灭的过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揭示作品的思想主题,分析主人公"Great"的梦想幻灭的原因,凸现作者对西方文明的考问,通过批判来呼吁人类道德和精神文明回归而体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该文实现了一个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面部动画方案。随着语音信号的输入,同步生成对应的面部动画。这种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在可视电话、虚拟会议、音视频聊天等即时通讯与娱乐媒体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音素是最小的可分发音单元,因此构建音素识别器,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实时音素识别。为提高语音与口型的同步效果,改进了音素识别与输出算法。考虑协同发音影响,利用动态视素生成算法,将识别得到的音素转化为对应的面部动画参数序列。最后用参数序列驱动按照MPEG-4面部动画标准参数化的3-D头部模型,实现面部动画的同步生成。主观MOS评测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实时语音驱动虚拟说话人在的同步性和逼真度上的MOS评分分别达到了3.42和3.50。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中白日梦包含小说中人物之梦、作者创作之梦以及评改者之梦三种类型,其产生与作者和评改者密切相关。白日梦的描写不仅大大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始终是一个满怀梦想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给予我们无限的梦想和无穷的能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先进思想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圆梦航标。作为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二者互相托举、唇齿相依。青春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将梦想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统一起来,才能无愧青春、无愧梦想,才能让中国梦在青春志中闪亮绽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梦想的追逐,而这些中国化的元素必然根植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都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下深度体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追逐“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强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成功提出,表现出了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领导智慧和务实的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以"中国梦"为引领,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将"中国梦"与学生的"成才梦"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