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苏省连云港市某路堑岩质高边坡坡高近200 m,虽已采用喷锚支护,但因路堑边坡开挖面与原废弃采石场开挖面构成不利组合而产生了两面临空的高位三角体稳定问题,支护锚杆的实测轴力超过设计警戒值。为此,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刚体极限平衡法与原型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三角体沿底滑面存在剩余下滑力,导致锚杆轴力超过设计警戒值;(2)在不利工况条件下,三角体将产生滑动破坏;(3)三角体主动滑面为顺倾向压性断层,被动滑面为厚度1.5~2.5 m的反倾绿泥石片岩,滑动破坏时,绿泥石片岩被切穿。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路堑多级高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边坡有限元模型,利用FLAC3D岩土软件模拟分析了在暴雨和地震双重作用下已实施格构+锚杆支护的路堑多级边坡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计算边坡位移、应力应变、塑性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得出结论:格构+锚杆支护维稳效果显著,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但未达到一级安全标准,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云南勐绿高速公路某分级框架锚杆支护边坡的稳定性。【方法】采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边坡分别在未支护和支护工况下进行稳定性分析。选取支护边坡中部断面,对该断面中的锚杆(锚索)轴力进行监测,研究锚杆(锚索)轴力沿长分布的特性。【结果】结果表明:未支护边坡有极大可能沿潜在滑动面发生失稳破坏,分级框架锚杆支护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边坡整体位移,改善坡体内部塑性区分布,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锚杆锚固边坡内部根据锚杆发挥的不同作用分为主动区和被动区;锚索最大轴力处于自由段,锚固段内轴力分布并不均匀,呈递减趋势。【结论】研究表明框架锚杆组合结构对边坡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尼泊尔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强震地区地震荷载作用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方法,就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和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高边坡的稳定性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高边坡的位移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变大。另外,还就削坡+锚杆支护或削坡+锚杆+土钉的边坡治理方案进行了对比,通过改变锚杆角度等工程设计要素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边坡治理方案。【结论】对强震地区类似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多级路堑高边坡开挖施工的数值模拟仍然停留在二维模拟或者分层整体开挖模拟水平,且尚未见开挖工序对边坡土体扰动的相关研究.为了研究开挖工序对滑坡地带路堑边坡滑坡体的影响,以国道316线江天段改建工程为例,将边坡分层、分段、分块,把开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两种不同开挖方法对滑坡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级路堑高边坡开挖施工的阶梯分层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边坡分阶开挖支护己被应用到锚杆支护结构之中,锚杆支护结构技术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施工进度快,对场地工作面的要求较低,安全等级系数高等优点,所以锚杆支护己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施工方法,成为边坡支护的实用新技术,并且极具推广和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边坡安全稳定控制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为研究水力枢纽高边坡的合理支护技术,以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首先对其无支护状态下的稳定性展开数值模拟,找出其薄弱部位;再针对不同的边坡台阶提出了不同的支护加固措施,得到了支护后边坡的变形稳定特征;最后开展了水利枢纽高边坡的抗震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无支护条件下,水利枢纽边坡的最大位移达到600 mm,无降雨状态下安全稳定系数仅为1.03,低于规范要求;(2)对高边坡采用“铁丝网客土喷播草籽+格构梁+钢筋锚杆”支护后,降雨状态下水利枢纽边坡的整体安全稳定系数仍保持在1.258,满足规范要求;(3)7级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整体稳定系数变为1.136,高于规范中偶然工况稳定设计安全系数值1.05~1.10。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四种不同锚杆加固范围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不同加固范围对隧道各部位位移、地表沉降,锚杆轴力、轴应变及初期支护剪力、弯矩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在其他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加过范围所引起的上述各参数变化规律,给出了锚杆合理的加固范围,为了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连云港某高速公路路堑岩质高边坡东坡为例,为了对高边坡滚石进行有效防护,利用Rocfall模拟了边坡滚石的运动轨迹,分析了滚石滚动过程的弹跳高度、能量变化和宽平台对滚石运动特征的影响,计算了多级平台高边坡防护网设置参数,分工况估算了防护网对各级平台边坡的滚石质量警戒值,评价了已设防护网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计算所得防护网设置参数与实际防护网参数基本一致,且实际所设防护网拥有更大的安全储备;宽平台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滚石冲击动能和弹跳高度,反算所得各级平台边坡滚石质量警戒值可为滚石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Midas/GTS仿真分析软件对黄土地区基坑支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特点,较为真实地得出了悬臂桩支护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得到了开挖各阶段的土体变形曲线、桩身弯矩曲线,分析其原因、特点及规律,并对极可能出现的滑移趋势做出了分析。悬臂式支护结构主要依靠嵌入坑底土内的深度与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基坑壁的稳定与结构的安全。所以对于悬臂式支护结构来说,嵌入土内的深度非常重要。因为悬臂式支护结构上端的水平位移往往是开挖深度的五次方函数,故它对开挖深度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大的变形,所以通常只适用于土质较好以及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工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采用Flac3D软件对某深基坑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介绍了该工程计算模型及其土层物理力学参数、预应力锚杆长度等参数的选取,阐述了锚杆预应力的具体施加方法及模拟施工过程的详细步骤,研究了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基坑地表沉降、坑底隆起量、预应力锚杆内力等随基坑开挖深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对控制基坑开挖变形有良好的效果,基坑的水平位移呈曲线分布,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基坑顶面,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坑地表沉降的范围不大且数值很小。  相似文献   

12.
以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施工为例,提出了现场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监测仪器、测点布置、施工监测及量测频率进行了介绍,并选取典型断面和典型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体分析杨家坪隧道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位移、围岩接触应力、钢拱内力和锚杆轴力。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良好,并未发生失稳破坏,为后期隧道建设提供优化方案,为今后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高路堑边坡系采用大型爆破施工形成,岩层多为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块状石灰岩体结构。对于高路堑边坡,往往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防护措施,锚网喷支护就是加固防护高路堑边坡时的一种常用措施。一、高陡边坡锚网喷支护设计方案及材料要求1.构造设计方案。构造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学以及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方法】本研究选取大连自贸区内某边坡,将边坡分为AB、BC、CD三段,采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做定性分析,并利用平面滑动法对边坡稳定性做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自贸区边坡稳定性处于稳定状态。【结论】本研究对边坡防护措施提出了建议,涉及的边坡评价方法和边坡防护措施对于边坡治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某深基坑土钉+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墙,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开挖与支护的施工过程,分析了不同桩径和嵌入深度对开挖面水平位移、坑后地面沉降、坑底隆起以及土钉轴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可供复合土钉墙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公路隧道防水结构1.新奥法概念及施工特点。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于20实际5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洞身的一种施工方法。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的主要支护形式(也称初次柔性支护,即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以使围岩体自身承载能力得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正>煤矿锚杆支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与其他支护技术相比,其工作强度低、投入成本低,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煤矿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支护技术,本文,笔者主要探讨煤矿井巷锚杆支护技术。一、锚杆支护存在的问题1.锚杆支护设计理论存在不足。目前,锚杆支护设计大多是以理论分析法和工程类比法为主。锚杆设计工程类比法一般都是按照经验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在井下的实际操作中,各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采用类比法还是采用理论分析法,  相似文献   

18.
普通中空注浆锚杆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由此,智能中空注浆锚杆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以米亚罗3#隧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智能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工艺流程,并结合现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对智能中空注浆锚杆支护技术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为隧道施工注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有效保障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堑变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最不利断面,建立能够模拟施工过程的二维平面应变数值仿真模型,针对新建隧道明挖法与暗挖法施工探讨新建隧道对既有铁路路堑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初期开挖造成岩土体应力重分布,使边坡产生较大的沉降、隆起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随后快速趋于稳定,新建隧道与既有铁路路堑的步距较大,既有铁路路堑所产生的变形量较小,新建隧道引起的既有铁路路堑变形区域处于安全范围。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深基坑在桩锚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利用FLAC3D软件对深基坑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应变软化模型对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支护桩变形、锚索受力、稳定性以及塑性区变化进行计算,结合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与Mohr-Coulomb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FLAC3D应变软化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且优于Mohr-Coulomb模型,并能较好地反映软岩土体的变形特性;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支护桩身最大水平位移点位置随着开挖步的不断增加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锚索锚固力逐渐增大,并沿索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剪切滑动面位置处;开挖过程中,基坑张拉、剪切塑性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开挖面及开挖面3~7m深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