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的精神领域已被技术理性主义控制而产生了异化。《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某些程度上展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锋,透过叙述者尼克的眼光表达了作者对理性主义抹杀人本能的非理性力量的斥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型之间的失衡,导致了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迷失、逃亡甚至于异化,这虽然是暂时的现象,但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价值解构或破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谁家有女初养成》的人物潘巧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通过人性被金钱异化的现实,启示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就,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智能经济时代,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智能,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跨学科的科目,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如模式识别、景物分析、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博弈、专家系统、机器翻译、机器学习、机器人、数据库智能检索等众多领域。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人工…  相似文献   

4.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资本所刻意建构的消费社会景观是在物质对人异化基础上的再度异化,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种"景观拜物教"。"景观"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与革命性,使人屈从于这一异化的力量,主体从被殖民转向自我殖民。"景观社会"理论揭露了资本的意识形态控制,在更深层异化统治中寻找人类自我解放的可能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尖锐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生产力的客观性,只是从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方面去理解生产力,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只被看成是一种外在财富的发展。其实生产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只是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生产力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表现为某种异己的物的力量并且扭曲了人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打破异化的状态,重新回归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类主体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异化现象要阐述以人为本,首先要从异化现象说起。异化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异化是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中,由于自身的活动,产生出自身的对立面,并且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1]。异化在现实社会已是普遍现象。现代人创造了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却让这种物质文明变成束缚自己的桎梏,享受着物质文明带来便利的同时,精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绿地被占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组成的城市森林快速的充斥了我们周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普遍感觉生态环境恶化、生活压力大,我们迫切需要给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放慢脚步亲近自然、缓解压力、享受生活。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区域建造优秀的生态园林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坚持改革加强合作全面推动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迅猛的向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干洲 《科技资讯》2010,(15):138-138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长寿要求生产力更加发达,要求人类的经济生活更加智能化,以节省宝贵的人类时间去做其它有益的事情。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革新需要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而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在这个领域也确实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促进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来到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是《黑客帝国》里的章鱼,还是《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人工智能对人类是善意还是恶意?由于人工智能根本没完成自己技术上从0到1的过程,所以确实这问题的结果仍然是开放式的。为理解这有点矛盾的状况我们先梳理下人工智能的发展状态。过去和未来那些可能的里程碑《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这书里提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些专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说,未来10年有一项技术能够颠覆人类社会,那么非人工智能莫属。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翻译、智能自主系统等全球最广泛的领域,并在很多场景有了应用。在全球协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凝聚全球智慧、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的力量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品钦(1937-)是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作品《拍卖第四十九批》(1966)中,品钦意在揭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被信息爆炸、大众媒体以及政府等各种无形力量控制的现状。在这部作品中,品钦巧妙地在多处运用隐喻,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技术网络在以其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异化现象.只有正确认识技术网络异化的表现形式,追根溯源地找到技术网络异化的根源,才能为解决技术网络异化问题提供突破口,使技术网络真正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经济的基本概述知识经济是随着社会发展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经济运作模式。不同于20世纪按劳分配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更加看重人类大脑的智慧性。一方面,知识经济是将知识水平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鼓励人类通过大脑创造更多的组织资产,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下更加能体现个人的特色性和发展空间。企业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智能的发展,至今已攀上了第三次高峰。前两次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峰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能感觉到,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改变世界,但始终还停留在梦想阶段。但是这一次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峰与以往大大不同。首先,深度学习成为了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非常强大的工具。其次,我们拥有了强大的算力,不管是云上的计算还是端上的计算,芯片的计算能力都比过去强大得多。再次,我们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我们解决问题、挖掘价值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最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真正在改变世界的应用诞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近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被引入我国至今,公共关系已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科学研究工作也不例外.研究科学研究中的公共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科学研究中的主客观因素,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从而使科学研究更有效地进行,更快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技术是社会活动主体力量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人类应把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减少、避免技术异化所产生的负价值。科学发展观中的技术价值观是:人类应充分利用技术为所有生物物种服务,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仅仅一百年的时间,人类就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了那么多奇迹,一般的、经常出乎他们自己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0世纪,人类已能登上月球,可以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和生命遗传物质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波音飞机日益把地球变为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象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这本书,就是选取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100个关键事例,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到,我们现在所享受的高度物质文明是通过哪些关节点发展而来的。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在享受着前人创造成果的同时,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为创造人类更加辉煌的21世纪文明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中期产生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卓越成就。在人工智能成就的背后,人们开始对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争论。对人工智能的可能和极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后认为人工智能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人为了实现生存和生活的手段,但是当人没有成为消费的主人反而被其奴役和控制时,消费就出现了异化。消费异化是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关乎人和社会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批判了商品拜物教、异化劳动中的消费异化现象,揭露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原因,并提出对这种阻碍人和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的消解路径。马克思对资本逻辑下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对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展望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