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蛋白质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含量的45%,人体的一切组织都由蛋白质组成,有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果没有蛋白质的参与就不能起作用。如酶类、激素、免疫蛋白、肌肉收缩的肌动蛋白、构成机体组织支架的胶原蛋白等。另外,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水分在体内的正常分布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许多物质的转运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还可使机体对外界某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抵抗力,一些抗体的形成都与蛋白质有关。所以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生命的物质基础。(2)蛋白质参与组织细胞的更新,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1)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蛋白质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含量的45%,人体的一切组织都由蛋白质组成,有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果没有蛋白质的参与就不能起作用。如酶类、激素、免疫蛋白、肌肉收缩的肌动蛋白、构成机体组织支架的胶原蛋白等。另外,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水分在体内的正常分布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许多物质的转运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还可使机体对外界某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抵抗力,一些抗体的形成都与蛋白质有关。所以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生命的物质基础。(2)蛋白质参与组织细胞的更新,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免疫反应是宿主防御病原感染、组织损伤和细胞癌变等危险信号的保护机制,受到精密调控。而失调的免疫反应是诱发急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和肿瘤等多类重大疾病的关键因素。本项目以抗病毒天然免疫与炎症反应信号转导调控、适应性免疫细胞调控炎症反应以及组织免疫(炎性)微环境调控炎症反应及癌变的机制等3个相互关联的研究方向为重点,从分子、细胞、动物模型及人类临床样本等多层面上贯通研究,系统阐述病毒诱发的免疫反应的动态调节网络、炎症与癌变的关系等,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相关疾病的新型免疫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包括患病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物”,常见的如氨类、肌肝、尿素氮等,另外还包括从不洁空气中(汽车尾气、香烟等)会吸入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微粒。尽管人体内部具有一定清除自身“毒素”、净化血液的能力,但当体内废物积蓄过多或机体解毒排污功能减弱,废物不能有效地按时排出时,就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科学地选择如下食物,有助于排出人体产生的多种“毒素”。这类食物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21-21
承担单位: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艾连中 益生菌是指一类足量摄人后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具有诸多优良的生理功能,该产业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工业中一个飞速增长的领域。益生菌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和减缓肿瘤的发病率等多种优良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6.
癌症的出现关键一是肿瘤细胞基因癌变,特别是原癌基因激活变成癌基因,使正常细胞转为癌细胞。 癌症发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机体免疫力下降,诺贝尔奖获得者Bumet1976年提出了著名的免疫逃逸学说,至今仍为世人公认。该学说认为只要机体拥有足够强的免疫力,一旦有肿瘤细胞产生,机体免疫力便能在早期杀死这些肿瘤细胞。所以真正发生肿瘤很少,自然人群的肿瘤发生率大约在0.2%。  相似文献   

7.
Reiection是移植医学中的一个常用术语,中文名为"排斥[反应]",是免疫反应中的一种. 人和动物有一种天赋的自卫能力,当有外来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入侵体内时,机体有一种对抗能力.首先辨别判断其是否为"非己"之物,如果是,则会动员体内抵抗机制,予以攻击,使其丧失活力,以至消灭,这就是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6,(11):22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t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容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并且还可以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而导致死亡。临床上分为三期:(1)艾滋病病毒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或艾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2)艾滋病相关综合症: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6,(7):24-25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相似文献   

10.
<正>"发烧了!很难受,怎么办?""当然吃退烧药了。"这几乎是所有人的答案,但是这样做真的对吗?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机制作出全新阐述。这一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认识,该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免疫》(Immunity)上。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  相似文献   

12.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 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甚少,尽管该微生物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但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因为肠道细菌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13.
蒙医温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银针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于针刺加温灸刺激,达到预防、康复、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具有简便、副作用小、疗效快、可靠等优点。它是通过针刺刺激、温热刺激及穴位的相互作用,对机体起到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增强抵抗力等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历年来蒙医温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多,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作用机理方面研究较少,这方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Rejection是移植医学中的一个常用术语 ,中文名为“排斥 [反应 ]” ,是免疫反应中的一种。人和动物有一种天赋的自卫能力 ,当有外来生物 (如细菌、真菌、病毒 )入侵体内时 ,机体有一种对抗能力。首先辨别判断其是否为“非己”之物 ,如果是 ,则会动员体内抵抗机制 ,予以攻击 ,使其丧失活力 ,以至消灭 ,这就是免疫反应。而排斥反应是指其中的一种 ,即入侵于体内之物是来自同种异体有活力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移植于受者体内后 ,受者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有步骤的应答。例如 ,在移植后 ,①受者的T淋巴细胞 ,由于移植物所带HLA(抗原 …  相似文献   

15.
人工流产后的饮食原则 人工流产后仍然必须对各种食物在数量上、质量上以及相互搭配上作出合理安排,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的需要。为了促进人工流产后的康复,饮食调整应注重以下几点: 1.蛋白质是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摄入不足,则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工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耗费社会医疗资源,研究其发病机理及防治对策对延缓病情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有着重要意义.肾脏纤维化(RF)是导致CKD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主要病理特征就是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免疫炎症机制在RF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7.
免疫学名词     
免疫学 immunology 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免疫[力] immunity 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排毒”热,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人体中的“毒”,排毒是否可以美容。专家认为,各种对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的物质都可称之为“毒”。中医说,宿便的毒素是万病之源。西医说,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是体内毒素的主要来源。还有由外部环境带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化工制品、药物以及被污染的大气、水等。我们处在体内外毒素的包围之中。人体的许多器官都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例如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经过肝脏一系…  相似文献   

19.
1.SARS病毒目前引起SARS病的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为RNA病毒,在电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囊膜上有大的棍棒形突起的球形病毒体,大小约100(60~220)纳米,多为多形性,内有螺旋状核糖核蛋白。病毒基因组由单一线形正股ssRNA分子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600万道尔顿,有帽和多聚腺苷尾,具有传染性。NCBI的GenBank已发布两条完整的SARS病毒基因组,NC_004718(29736bp),AY278554(29206bp)-SARS coronavirus CUHK-W1。(发布日期均为4月18日)。目前美国(CDC,USA)和加拿大(BCCA Genome Sciences Centre,British Columb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Canada)的实验室完成SARS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初步的基因组注释在NCBI完成,预测得到的主要蛋白质有RNA聚合酶蛋白(聚合酶1a,1b),S蛋白(spike protein),E蛋白(small membrane protein),N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等。已知冠状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自1980年在德国召开第一届国际冠状病毒讨论会以来,日益受到医学、兽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特别是类似于鼠肝炎病毒的JHM病毒可以引起小鼠的脱髓鞘性脑脊髓炎,它是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病的良好模型。冠状病毒mRNA的转录机制又为分子病毒学家提供了另一种RNA拼接机制。可见冠状病毒科在分子病毒学中也有相当的重要地位。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目前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人类的冠状病毒分别属于OC43和229E两个抗原型,它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常引起成人的普通感冒,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但是,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冠状病毒感染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我国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芬兰、印度等国均已发现本病毒的存在。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在美国华盛顿D.C.地区,连续4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占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10%~24%。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次家庭检查中,证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各个年龄组,0~4岁占29.2%,40岁以上占22%,在15~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这与其他上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大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另外,当冠状病毒流行时鼻病毒却不常见。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病毒分离可用人胚肾细胞,分离阴性者可用人胚气管或鼻粘膜的器官培养。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比病毒分离要敏感。由于冠状病毒类似流感病毒均属于RNA病毒,突变很频繁,易于变异,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困难。2.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甚至数年。即使是同一种传染病,其潜伏期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局限于一定范围。潜伏期长短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病原体侵入的数量、毒力、侵入途径、机体状态以及宿主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时间和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SARS潜伏期约为2~21天,通常在3~10天。目前认为SARS病在潜伏期暂无传染性。3.人群对SARS的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群体免疫力水平高,则人群易感性低。从目前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来看,人群普遍易感SARS,医护人员由于是和患者密切接触,因而是本病的高危人群。4.病死率(fatality rate)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通常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目前全球SARS病的预期病死率在4%~50%左右,其中老年病死率为50%,青壮年病死率为10~15%,儿童病死率为4~6%。5.疫苗根据病原生物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将疫苗注入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用细菌、螺旋体制备的生物制剂称为菌苗;用病毒、立克氏次体制备的称为疫苗(vaccine),亦将上述二种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疫苗是通过毒力变异而获得的减毒或无毒株,或从自然界直接选择出来的弱毒或无毒株,经培养后制成的疫苗,如卡介苗。死疫苗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仍保持其抗原性的一种生物制剂,如脊髓灰质炎Salk疫苗。另还有多肽疫苗、核酸疫苗等。当前SARS疫苗尚在研制中。6.SARS诊断试剂(1)核酸检测(PCR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R)能够在不同的样品中测定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物质(包括血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或身体组织等样品)。引物是PCR测试方法中的主要片段,已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网络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公布。已经研制出了包括引物、阳性和阴性对照的PCR检测试剂盒。总的来说,现有的PCR测试方法有非常好的特异性,但是缺乏灵敏性。这就意味着阴性的测试结果并不能排除病人中有SARS病毒的存在。而且,由于缺乏实验室质量控制而导致的实验室样品的污染,能够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对于存在有必要的质量控制程序的PCR测试的阳性结果,推荐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测试是有非常好的特异性的,阳性结果意味着在样品中有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物质(即RNA)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有活病毒的存在或者是存在着大量的病毒足够感染其他人。PCR测试的阴性结果也不能够排除SARS病毒的存在。用PCR方法对SARS冠状病毒进行测试,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结果可能出现阴性:病人没有被SARS冠状病毒所感染;病例是由其它的病原体(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或者是由于非感染性的原因引起的;测试结果是不正确的(假阴性),目前的测试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其灵敏性;样品并不是在有病毒或基因物质存在的时候收集到的;病毒和基因物质有可能仅仅存在于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取决于用于测试的样品的种类。(2)抗体测试这些测试方法用于由于SARS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抗体应答的测试。不同类型的抗体(IgM and IgG)是在不同的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并且抗体水平会发生改变。在感染的早期这些抗体有可能是测不到的。IgG通常在病例恢复后仍然可以测到。以下的测试方法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但尚未用作商业用途:ELISA(酶联免疫吸咐反应):用于SARS病例的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的混合物的测定,大约在疾病开始后的21天出现可靠的阳性结果。IFA(荧光免疫检验法):用于SARS病例的血清中的IgM抗体的测定,大约在疾病开始后的10天出现阳性结果。这种测试方法也可用于IgG抗体的测定。这也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需要借助于荧光免疫显微镜进行测定。阳性的抗体测试结果:显示以前曾有过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发生了从阴性到阳性的血清转化,或者是抗体滴定增长了四倍,显示近期有感染。阴性的抗体测试结果:在疾病发生的21天后没有检查到抗体,表明没有受到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3)细胞培养来自SARS病例的样品中的病毒(例如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者粪便),通过接种细胞培养和病毒增殖也能测到。一旦分离到了病毒,将做进一步的鉴别以证实是否是SARS病毒。细胞培养是条件非常苛刻的测试,但目前(除了动物测试外)仅仅表明了有活病毒的存在。阳性的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样品中有活的SARS冠状病毒的存在。阴性的细胞培养结果并不能排除SARS冠状病毒的存在(见阴性的PCR结果)。7.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或reservoir of infection)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非典病人是重要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SARS病毒,而且具有某些症状有利于向外扩散,如咳嗽、腹泻等。据公共卫生专家介绍,病人一口痰中至少有几十万个细菌,并有可能含有肺结核、肺炎、流感、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病菌。此外尚未发现动物携带SARS病毒。8.冠状病毒的增殖病毒是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生长在活细胞中,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之处在于:当它们处于细胞外时并不表现出生命活性,既无自主代谢,也没有呼吸或生物合成功能;但当其核酸进入易感细胞后,便很快显示其生物活性,包括病毒物质的合成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改变。冠状病毒基因组的表达是较独特的。病毒RNA分子可直接进行翻译,产物之一是一种RNA多聚酶。然后这种RNA多聚酶被用于转录出一条等长的互补RNA,从此互补再转录出一套共3'末端的亚基因组mRNA。这套正股mRNA由6个重叠的片段组成,从共同的3'末端伸展出来,但伸展的长度不同。只有靠近5'末端的独特序列可被翻译。而与其相近的套中最小的mRNA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在每一种情况下,产物是一种独特的蛋白质。冠状病毒的复制周期限于胞浆。通过芽生方式从含病毒糖蛋白的膜,即内质网池和高尔基池获得囊膜,然后病毒体在小泡中被转输到质膜而从细胞释放。  相似文献   

20.
过敏体质者海鲜食物如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这类异性蛋白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风团(荨麻疹),有剧烈的痒感或烧灼感;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皮肤紫癜及腹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