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便利,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我国于2009年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2010年2月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然而,人民币结算资金来源的问题制约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增加人民币结算资金来源渠道,强化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并加强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元和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增大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与份额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此前提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逐步得以发展。但在现阶段,仍存在各种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该文首先总结归纳了跨境人民币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从汇率、结算主体、人民币离岸市场等方面对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制定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不仅受到传统的计价货币选择因素的影响,还取决于在岸离岸的人民币汇率差异、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特有因素.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通过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模型(fully modified OLS,FMOLS)分析了套汇、套利、人民币升值和离岸人民币存量对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的长、短期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以上4个因素对香港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均有显著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离岸市场的和汇率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李婧 《世界知识》2012,(14):48-49
人民币国际化是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启程的,走的是"双轨制"。三年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以及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推进,使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金融产品迅速增加,在市场需求驱动和政策推进下,香港成为世界最庞大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担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的目光,新加  相似文献   

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推出以来,随着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外贸企业从中有效的规避了汇率风险,节约了结算的成本。然而,要更好地推广该业务在外贸企业中的应用,须加强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实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简化该业务的手续。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要付出巨大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联盛 《世界知识》2010,(16):13-13
<正>2010年6月底,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的昆明近日宣布要全力打造一个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7月底,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相似文献   

7.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1,(3):10-10
央行“1号文”力推资本项目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1月13日公布了新年1号文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意味着去年10月底在新疆先行试点的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得以推广。再加上温州近期开始试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资本项目开放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吴凡 《华东科技》2011,(1):40-41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又一次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中国政府正在以招标的方式第二次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主权债券。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从启动之初的5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区市后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外债作为企业融资的新形式,是随着跨境贸易结算的深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具有有效规避国内信贷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自身的融资成本、促进跨境人民币合理回流、促进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等特点,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人民币外债所带来的灵活空间亦加大了此类外债的监管难度,对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潜在风险,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李巍 《世界知识》2014,(19):54-56
<正>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拉开了人民币作为一种重要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全面崛起的序幕。而人民币的崛起被认为是21世纪继欧元诞生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事件,它对国际经济秩序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冲击都将是全方位的。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不断通过内部政策的调整来释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力量,并取得了积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企业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收集数据,从企业、行业特征角度,采用Logit回归法分析企业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出口单笔订单额越大,进口中间品比例越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越大,则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几率比就越低;企业处于研发起步阶段,进出口额越大,进出口商品的弹性越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几率比就越高。要提高人民币结算比率,企业应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使用最先进的人员、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差异化和不可替代性;国家应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配套设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创新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华 《科技智囊》2011,(12):50-54
今年以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取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作用初步显现。今年1至8月,经过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额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选用2013年1月—2017年7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外贸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外贸具有负向影响,即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外贸会下降。结合实证结果,给出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与有密切贸易往来国的联系,减少贸易摩擦;优先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高人民币交易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不贬值,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缓慢升值,正是人民币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在强势综合国力支撑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和使用,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再加上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等使得人民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过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更多的黄金储备为保证,只有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在面临真正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革时,人民币才能处于稳定且居于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双边货币互换是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最近几年,在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下人民币动用额度逐渐增多,人民币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使用场景逐渐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融资等领域。这一动向对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稳定对外经贸关系、健全国际金融安全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人民币互换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4月9日发布公告称,次日起开展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直接交易。此举有利于完善人民对澳元交易方式,提高人民币和澳元在双方贸易和投资结算中的使用比例,降低经济主体的货币汇兑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  相似文献   

17.
在原材料、人力资源等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参与跨境贸易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效益受到影响,传统跨境贸易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新途径,有效降低了跨境贸易成本。本文将针对大数据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陵玲 《科技资讯》2023,(16):253-256
当前数字贸易作为跨境电商高级化的目标正迅速发展。该文阐述了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字贸易的概念,分析了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影响,以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例,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集聚不足、数字化程度不高、生态圈不完善和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推动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夏春红 《甘肃科技》2016,(24):60-6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中国在与周边国家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贸易中逐渐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实现了周边化,正在努力推进亚洲化、国际化。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国际货币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劣势,对人民币走上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偷渡和走私都是一个企业行走于黑色地带的醒目标志,接受法律制裁是必然。“开年第一大案”——婕斯走私案的刷屏,让这家美国直销公司“偷渡”中国直销的“前世今生”瞬间成为行业内外的热议话题。2020年1月16日,央视新闻报道广州海关缉私局破获特大跨境电商走私案。走私团伙通过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方式,先后走私美国婕斯公司产品货值约7亿美元(近5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