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
以自然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文化生态系统概念模型,阐释文化主体与文化生境之间的关系及文化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从科学技术、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考察了庐剧文化生态日渐式微的原因。以微旅游为引领,结合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从文化生境重建和文化主体改革两方面探查传统村落庐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政府管理者应在公共服务领域搭建庐剧文化软环境平台;企业经营者应传承文化基因,创新庐剧文化发展路径;居民通过社区平台于日常生活融入庐剧文化;鉴于受众群体的变化,庐剧文化应从唱腔、剧目、人才及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主体改革。 相似文献
2.
3.
王乃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
基于人地生态系统理论,探查微旅游作为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出路.考量传统村落具有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空间差异,构建不同的微旅游发展模式.结果表明,人地生态系统是考察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微旅游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一条重要的路径选择;乡村旅游(微旅游)→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旅游(微旅游)实现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划分为都市依托型(环巢湖及沿江片区—游赏观光、娱乐休闲)、景区依托型(皖南片区—文化休闲、文化养生)、生态依托型(大别山片区—红色教育、绿色消费)三种微旅游模式,并相应构建了具体微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1)
在探讨赣南旅游区旅游发展滞后、开发陷入困境的原因基础上,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操作误区进行反思。通过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赣南客家文化旅游面临旅游地位的尴尬、族群认同的危机、传统民俗文化被抛弃或被虚构的危险、开发的短期行为等困境。 相似文献
5.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以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为着眼点,探求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民族传统体育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对推动全民健身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传统文化复兴为背景,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主线,探索在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情况。因此,对客家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要有一个准确的、辩证的认识,只有努力提炼客家传统文化精华,移风易俗,才能促进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客家乡村文化旅游作符号学视角的探讨。客家乡村文化旅游实施“符号化旅游”.有利于吸引游客,提升乡民参与乡村旅游业的积极性,增强客家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客家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旅游规划、旅游景观、旅游产品、旅游营销中进行“符号化”的策划,为探索客家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一些建议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长汀县三洲乡得益于濒水优势,历史上即是一个经济活跃的商贸重镇,也是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洲乡的汀江两岸荟萃了各个历史时期营建的客家建筑及遗存七十余幢。这些客家建筑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翔实地记录着框架结构、宏观布局、微观装饰等方面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德化作为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旅游正在兴起.本文期冀以创意旅游引领德化陶瓷文化旅游的突破和升级,开发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为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性旅游利用研究提供案例借鉴.文章借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法、定性定量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分析了创意旅游内涵及其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对陶瓷文化旅游相关概念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继而对德化陶瓷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得出了创意旅游视域下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起源于美国,从最初的电话、电报等各种形式开始,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二战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的天然适应性,使得传统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削弱了传统旅行社发展的优势。本文先对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及其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进行优劣势解读,为传统旅行社应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冲击提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余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14-24
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是建筑的一个主要形成因素,在一些复杂的建筑现象之后,多有一些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文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客家社会、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种种关系,试图找出客家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着重从客家人的礼制、家族和风水观念三方面,详尽地讨论客家传统聚落、住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出这三大观念是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旅游表达式——以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难点在于文化的旅游表达。文化的旅游表达有塑造文化精神的向心力、形成一种文化体验的生活方式和给旅游者文化符号的感受三个层面,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文化可用体验、集中和嫁接等方法进行旅游表达。客家文化可在这些方面进行旅游开发,通过集中与分散、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活化、系统与组合开发和文化炒作与民俗节庆四大策略。将其开发为受市场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着绚丽多姿的客家文化,这为赣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在赣南开发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时,客家文化的保护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保护赣南客家文化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理解。本研究从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社会学等方法,论述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应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文化发展策略。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应突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4)
以大湘西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文化振兴困境,探索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视角下,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空间缺位""精神缺位"和"主体缺位"等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应充分借助乡村旅游发展契机丰富乡土文化展示平台,提升乡村文化精神内涵,扩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是乡村特色的关键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核心作用,但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乡村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和冲击。剖析国内外农业、农村、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策略发现,驾驭变化已成为乡村传统文化的永恒特征,它在不断地变化中能滋生新的智慧,不落后,不僵化,不单调。乡村传统文化具有培养农民文化自觉,实现乡村德治的功能;发展特色文化商品,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功能;蕴含生态智慧,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汉族移民的进入使闽粤赣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面貌,带动当地土著从原始部落社会一跃而进入封建社会。客家民系形成后长期存在的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宗法制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其独特的以家庭或家族为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促进了血缘家族社会的形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促进了客家地区对外交流的频繁。客家地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既是客家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最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20.
论客家地区传统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移民的进入使闽粤赣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面貌,带动当地土著从原始部落社会一跃而进入封建社会。客家民系形成后长期存在的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宗法制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其独特的以家庭或家族为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促进了血缘家族社会的形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促进了客家地区对外交流的频繁。客家地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既是客家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最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