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专业”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着眼于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是着力点,德育与智育互融共进是生长点,精准思政是切入点。通过思政课对接专业群,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专业群特点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实施思政课“一专业群一策”;教学模式上,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师资上,形成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多元协同机制。提升思政课与专业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上的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协同效应,深化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探索,丰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我国优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深入探索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具有时代意义。该文在研究了学习共同体、文化自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课内学时不足、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提出了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即:共同体成立、任务选择、团队学习、公开呈现与分享、学习评价与提升。最后分析了此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联合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机工程学课程为例,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通过智慧教室环境下互动共创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单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的课堂,转变为在知识和技能以外,增加价值引导、思维拓展和情感共鸣等综合育人目标的课堂,探讨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构建实践化教学体系是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现有的成教思政课实践化教学体系存在教师队伍理论化、平台建设空置化、教学过程说教化、保障机制形式化等问题。以最终实现学生成人与成事相统一的培养目标为指向,高校思政课应从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想意识、推动专兼结合的队伍建设、构建多形式的实践化教学模式、建立网络化的思政课实践化教学平台、完善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思政课的实践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采用混合式教育模式对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通过以多种手段多种途径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全课程育人的作用,突出思政元素在知识育人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课程、竞赛、舞台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系统观念的指导下,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而构建出的教学运行机制。该机制以全局性设计、战略性部署和协调性推进为主要特征,通过以课程化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以竞赛化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化,以舞台化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情景化的途径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的课程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主流的意识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念。高职语文教师必须要跳脱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实现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该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课”理念是新时代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定位和实践要求的鲜明主线。“大思政课”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课堂容量、教育方法、情境创设等维度实现对思政课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建设好“大思政课”,就要善用课堂教学,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善用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大思政课”的顶层设计;善用各种社会力量,充分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燕 《科技信息》2009,(2):162-163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堂好的“思政课”,能够提高德育实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思政课”教学科学化,归纳起来,一般要符合三个要求:构建思政课和谐教学模式、理论课教学实践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泉利 《科技信息》2010,(27):287-287,308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作为理论课程扩展和延伸的社会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日益显示出它在德育教育、深化教学、创业教育、社会化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与优势。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教学体制、内容与形式等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此与同行磋商,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做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达到新高度、新境界。讲好“大思政课”,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应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讲清、讲活思政课程。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成为时代有作为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测绘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专业教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解决课堂"课程思政"和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出发,立足于机械制造业特色,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该课程的知识结构,探索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画龙点睛、隐形渗透、任务驱动、案例、专题嵌入五种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该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肖盟 《高等职业教育》2007,16(5):63-64,74
在新形势下,解决恩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的问题,关键之一,在于加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近年来,许多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都做出了一些尝试,给我们提供多种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为此,必须制订多项具体措施.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社会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已经越来越受到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是指向社会实践和指导社会生活的,其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的制度环境,同时社会制度规范和塑造大学生的行为,也在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合理利用社会制度这一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以及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方式更新的有效方式,对高校学生成长发展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国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双通双融”这一理念理解不充分、对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思考不足、对思政教学方式的运用较为单一,导致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并不理想。因此,我国高校思政教师亟须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完善“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优化“双通双融”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呈现形式,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方向课。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课程知识体系特点为抓手,对其教学模式重构,提出了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导向、CDIO标准、思政渗透和两性一度的原则,形成OBE+CDIO全过程贯穿教学法、思政沉浸式融入法和多维度项目式教学法,实现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重构,对稳定推进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是为了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了增强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深化对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可更好地对思政课课程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对高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准确、科学的界定。高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概念由若干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其具有问题导向性、动态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梁维科 《科技信息》2014,(14):129+136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生活"和"引导"上,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也是正确把握"实践教学"实质的关键所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被当作一门独立课程,而不是简单的思政课教学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不等同于教学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整合其它教育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至少应该包括固定的实践教学、延伸的实践教学、隐性的实践教学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学会 《科技信息》2012,(18):19-19
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高职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