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0):1-3,44
对甘肃省86个县(区)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污染源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有污染源57家,生活污染源60个,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源保护区局部生态问题对水源地安全构成威胁。甘肃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19个,其中79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0个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30个河流型水源地中28个水源地达标,达标比例93.33%。提出了从污染源关闭或搬迁、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程、生态恢复、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业面源环保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实地考察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后,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科学划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同时对该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详细规划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该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该文对浙江省某市梁辉水库、陆埠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完成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了解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水质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质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花园口水源厂和邙山提灌站为评价对象,根据饮用水源地各监测点的实测数据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在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了信息论中的熵权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赖梅东 《科技资讯》2007,(2):244-245
铁岗-石岩水库,罗田水库、茜坑水库为宝安区境内最重要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均不能达标,污染来源干水源保护区内点源、非点源、内源等.为确保宝安区供水安全,必须采取饮用水源保护对策,如完善水源区内截排管网、削减点源污染、建设入库河流水质净化工程、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控制内源污染、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完善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赖梅东 《科技资讯》2006,(29):246-247
铁岗-石岩水库、罗田水库、茜坑水库为宝安区境内最重要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均不能达标,污染来源于水源保护区内点源、非点源、内源等。为确保宝安区供水安全,必须采取饮用水源保护对策,如完善水源区内截排管网、削减点源污染、建设入库河流水质净化工程、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控制内源污染、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完善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武清区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工作。基于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成果,结合平原型坝上水库的特点,划定了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并初步确定保护区边界和控制点坐标。依据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重点从固定源、移动源和农业种植源等3类污染源对王庆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提出建议,为天津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江兴南 《科技资讯》2014,(35):222-224
该文通过综合连城县城盆地基本情况、水文地质概况、文川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情况、盆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以及对连城县城盆地地下饮用水源地环境的调查得出连城县城盆地的环境综合评估指标最高得分为88.1分和连城县城饮用水地下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对连城县城饮用水提出相应的防止及优化管理措施、如何继续做好县城饮用水的保障工作、如何治理已被污染的水源。该文就此对连城县城水域环境做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湘西州9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水源地水质的24个指标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州饮用水源地水量充沛,水质总体良好,但污染物排放量大,水质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农村饮水安全的属性及水源保护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缺乏基本法,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环境保护部门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水利部门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两者不一致;指出农村饮用水安全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只有解决了水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以滦河河谷大型傍河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执行软件FEFLOW)、经验公式和经验值法等划分地下水型水源保护区范围,采用类比经验法结合地表汇水特点划分河流型水源保护区范围,取两者并集后结合现场地形和水源地管理需求进行修正,最终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40.03 km2.  相似文献   

12.
夏箐 《汉中科技》2014,(1):5-7,12
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本次调查选取汉中市11个县区的乡镇饮用水源地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建设水源保护区、实施应急保障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大冶市12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对1个地表饮用水源和11个地下饮用水源进行了监测,分析和评价了水样水质,并提出水源地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多数水源地环境禀赋较好;少数水源地因周边有农业、养殖面源和生活污染源.而存在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是总大肠茵群和氨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山西省饮用水水源地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山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针对山西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和受到重视,水源保护区的科学划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合理划分研究为例,阐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文通过将计算机理论模拟划分方案与经验划分方案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黄丽萍  丁曦宁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136-136,138
本文阐述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的目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基础情况、监管状况,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的背景、水源地保护区划、基础情况、监管状况,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关系到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该文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宁德市为研究区域,调查研究农村地表水饮用水源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现有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发布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探讨农村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办法。  相似文献   

20.
以恩施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大龙潭水库为对象,对近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总氮外,其它所检项目综合类别为Ⅱ~Ⅲ类,总氮含量超标,营养程度为中营养.从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保护意识等方面对保护水源地水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