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以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再次,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财政科技支出有中介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选取2006—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部分代表性指标,以政府监管、法律执行力、经济与社会、文化与创新4个一级指标为基础,建立中国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熵权法计算2005—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结果显示:2005—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排名逐年上升,得分不断增长,"外部影响因子"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主要影响,"法律执行力因子"影响占次位.国家应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同时保证法律执行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课题组在利用熵值法测算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应动态处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化制定产业升级政策。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安庆市围绕"五大发展行动""构建产业新体系"发展取向,坚持"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园区是载体、人才是根本、平台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快促进科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和支撑.对于如何从科技创新中汲取动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助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仙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科技局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科技工作如何补短板、创亮点、提质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企业发展创造过硬软环境做了全面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临空经济作为河南省引领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加速全面开放、补齐民生短板、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对于持续推动郑州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对腹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速提质作用,应该做好以下6个方面:完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创新国际贸易模式、加强人才培养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结合内蒙古区域特征,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活力、创新驱动能力、城乡协调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共享五大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2017年内蒙古12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偏低,明显呈现出"中西高、东北低"的质量发展格局;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处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包头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处于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梯队,其余6个盟市构成第三梯队。为了更好地促进内蒙古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务必在创新驱动效能、城乡协调化程度,生态环境治理以及人民共享等方面加强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推动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增长新动力,是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我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发现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普遍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高度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环境建设;同时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而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全球市场。目前我国现有产业体系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足和人才短缺问题严重,为此,进一步分析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研究现状、发展特征及目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路径,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结合国内外及甘肃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及现状,研判后疫情时代甘肃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冠疫情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在这个背景下我省石化行业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优势、补短板,激发行业创新动能,利用内循环经济的庞大市场,提出促进新时期甘肃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创业学院的成立恰逢其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主体日益多元,各类支撑平台不断丰富,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创业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家又提出了"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这一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苏斌  丁文婷  肖凡 《创新科技》2021,21(5):48-59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出发,基于2000—2019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核心变量,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呈"U形"变化,科技创新、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具有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四区"累积效应的独特优势,福州产业结构绿色转型面临难得机遇。"腾笼换鸟"式、融合式、集聚式、创新提升式发展已让福州初尝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甜头。未来福州要坚持做优、做强第二产业、发展"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效益,在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中,实现福州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3.
齐爽 《创新科技》2019,19(9):53-59
未来,中国自贸区的建设不仅要解决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问题,还要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与博弈,自贸区将成为践行和探索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先行者,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作为内陆核心地区,河南在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过程中面临制度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战略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制度创新协调成本高、专业化人才队伍较为缺乏等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区可以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效率;加快"买卖全球"步伐,打造促进外贸增长新动能;放大产业集聚虹吸效应,实现更具规模的产业协同;完善各类配套法律法规,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各项辐射传导机制,带动经济全面高水平发展等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企业加速成长和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财政、金融、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诸多便利。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肃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助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金花  陈鑫 《创新科技》2021,21(11):75-84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驱动.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科技人才集聚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人才集聚水平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技术红利与结构红利是科技人才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技术红利主要来源于科技人才集聚促进了自主研发,进而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技术模仿的负向中介效应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构红利主要来源于科技人才集聚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最后,为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集聚红利,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20,(1):80-86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本文在系统阐述数字创新理论和规律、数字创新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原生数字化创新模式的涌现与完善"和"对既有产品与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思维催生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两条基本演进路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敏捷化,品牌化、国际化以及生态化和体系现代化的升级四个层次,具体分析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就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树立产品质量驱动理念、以重大应用场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企业主导生态体系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保障以及领军跨领域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人口与资源优势等良好发展机遇下,针对河南省实体经济存在的产业空心化、制造业科技水平不够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水平、科技创新体制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实体经济与科技协同创新、提升实体经济企业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教育与科学事业的投入等对策,以期为河南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344"发展思路,今年,市科技局将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省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助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四方面寻求新突破,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取得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20,(5):38-48
产业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境规制作为倒逼机制可有效推进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以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系统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检验了能源消耗的中介效应以及技术创新和投资规模的调节效应,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估计了能源消耗、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产业结构后,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导致经济发展质量下降;能源消耗是环境规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传导渠道,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技术创新和投资规模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产业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环境规制有助于资源型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助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共同富裕包涵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3个层面.共同富裕框架下,科技创新通过"共创—共享—共益"路径,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用户、平台等多主体的作用,形成科技创新的价值共创体系;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完善科技创新的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