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Linux系统的USB主机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B是典型的主/从结构.只有USB HOST(主机)才能与USB device通信,其他的设备端口之间不能实现直接通信.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下设计USB主机接口设备的一般方法,以及在该平台下USB驱动程序的开发.此外,主机控制器实现了USB总线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本文着重阐述了主机控制器芯片的驱动程序开发.  相似文献   

2.
USB HOST负责与USB device通信,其它的设备端口之间不能实现直接通信。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下设计USB主机接口设备的一般方法,以及在该平台下USB驱动程序的开发。此外,主机控制器实现了USB总线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  相似文献   

3.
Linux操作系统由于其源码开放、具有可裁剪等特点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USB接口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现在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大多数是基于ARM处理器的。文中介绍基于ARM平台的Linux2.6内核下,嵌入式USB主机设备驱动开发实现。具体的从USB设备驱动的开发流程出发,介绍了USB接口的一般原理和USB通信的一般过程,然后对USB驱动骨架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驱动具体实现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4.
基于STM32处理器的两种USB通信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 《科技信息》2010,(21):I0077-I0078,I0056
本文通过解析USB通信协议及其CDC(Communications Device Class)USB标准设备类,在意法半导体推出的基于ARM公司的Cortex—M架构设计的STM32处理器上设计了一套基于CDC标准设备类的USB通信协议,然后在PC主机上利用微软提供的usbser.sys驱动程序,自己编写了一个stmcdc.inf文件,实现了STM32处理器和PC主机的基于CDC标准设备类的通信。随后又在STM32处理器上设计了一个基于自己通信特点的半双工bulk通信,在PC主机上开发了一个Windows驱动程序dwusb.sys,并编写了一个dwusbinf文件,最终实现了基于自己通信特点的USB通信协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嵌入式系统中,USB的工作由USB驱动程序来支持,该文首先介绍了Linux驱动程序的架构,然后详细说明了在EmbestS3CEV40开发板上,实现Linux环境下USB设备端驱动程序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6.
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较强的可移植性,在当前嵌入式操作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同时USB也具有极佳的通用性,是当前最为主流的通用外设接口。中科SOC系统开发USB主机控制器,并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本文首先介绍Linux驱动程序的架构,重点说明基于中科SOC系统的USB主机控制器驱动的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7.
USB设备是当前计算机理想的接口之一,通过对USB接口的数据流模型描述,阐明了主机与USB设备的通信数据交互方式,并从USB设备与主机系统交互和USB设备与驱动程序交互两个方面,解释了以USB设备即插即用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军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2):33-34,39
USB3.0是新一代通用串行总线,该总线下的设备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主要原因是它的通信标准及协议刚由USB3.0开发小组(超过200家公司)制定出来。USB3.0必将很快取代USB2.0成为今后市场的主流USB设备接口。本文针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结构给出了基于嵌入式Linux下的USB3.0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9.
开发Linux下的设备驱动程序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从具体的USB设备驱动的开发流程出发,描述了Linux系统下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几个主要开发细节和注意点。以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个开发Linux下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向导。  相似文献   

10.
普通的USB系统使用"主从"的架构,USB主机端(即电脑)是"主",而USB外围设备是"从",主从之间的通信必须依赖于PC主机的存在。USB OTG技术改变了这种状况,外围设备不再只能作为单纯的"从",它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主机端,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文中正是基于这种状况,研究了USB OTG补充规范,在嵌入式系统的平台上,完成了一种OTG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虽然USB接口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但Linux的硬件配置尚不能全部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不过,Linux操作系统以其开放源码的特性为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提供了便利。以CY7C68013芯片为例,论述了Linux下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并介绍了与开发相关的内核编译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利用微软驱动开发模型(WDM)开发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主机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USB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开发过程说明进行USB总线接口和WDM驱动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13.
孔英  刘伟 《科技资讯》2006,(3):44-45
USB已经成为一种计算机通用的外围串行接口,但是目前嵌入式系统还不支持这种接口。本文就此提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集成USB主机功能模块的方案,介绍了使用SL811HS作为接口芯片的USB主机的设计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可复用的USB主机端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该协议栈使用的是标准C语言,使得该协议栈具有非常好的移植性。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的单片机USB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置USB2.0控制器的单片机AT89C5131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单片机USB数据采集系统。针对传统方法开发USB设备驱动程序难度较大的特点,在LabVIEW环境下基于NI—VISA技术开发了USB接口驱动程序,并通过LabVIEW编程实现了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5.
目前USB接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了一个开放灵活的基于USB通信的电机控制实验系统,采用PDIUSBD12作为USB接口芯片,以单片机AT89C52和计算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USB通信模式的实时模拟数据采集、步进电机控制和数字接口扩展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软硬件实验平台,并可以自行组合或开发多种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为TMS320DM270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添加了USB数据通道。首先初始化USB控制器,使PC机能够识别USB设备。然后,将开发平台上的SRAM格式化为FAT16格式的文件系统,这样在Windows的浏览器下,该SRAM就可以视作操作系统的一个RAM盘。最后,只需要执行简单的拷贝与粘贴命令,就可以实现PC机到开发平台的数据下载。这样向开发板传送数据的速度比串口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RTOS的USB设备端驱动程序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USB进行分析,研究并开发RTOS与USB的设备端驱动程序。采用V-model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所开发的设备端驱动程序顺利地通过USB设备端仿真器的测试,所得结果正确。USB作为一种新型的串行通信标准,统一了外设接口,提高了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TMS320DM270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添加了USB数据通道。首先初始化USB控制器,使PC机能够识别USB设备。然后,将开发平台上的SRAM格式化为FAT16格式的文件系统,这样在Windows的浏览器下,该SRAM就可以视作操作系统的一个RAM盘。最后,只需要执行简单的拷贝与粘贴命令,就可以实现PC机到开发平台的数据下载。这样向开发板传送数据的速度比串口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使用RS232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阐述了对于存储式IC卡(24C01)利用I2C总线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过程,给出了USB接口芯片PDIUSBD12和PC机之间的通信过程,描述了USB固件编程的构架,介绍了功能驱动开发的方法·该IC卡读写器使用USB接口和主机进行通信,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明显地提高了主机和IC卡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便携性要求·该IC卡读写器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敏帅  王艳军 《科技信息》2013,(14):297-298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光纤实现USB信号远程传输的方案。本文的电路原理是将USB信号D+、D-的三种状态转换为发射激光的三种强度全亮、半亮、暗,并且通过光纤传输到对方激光接收器再通过相应电路恢复D+、D-的三种状态。实现了USB主机端和设备端的成功通信,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工具携带方便,数据传输准确、快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