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资源在枯竭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了资源再生速度,而自然环境的自洁能力也跟不上人类排放污染的速度.据美国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发布的历史数据,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现生态盈余,直到20世纪70年代,"地球透支日"开始出现."地球透支"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提出,是指在一年内,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再生总量."地球透支日"是不确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地球透支日"每年都在提前.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地小行星跟踪项目所提供的巡天影像,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新的小行星,并计算出它的轨道是否接近地球. 一颗百米直径的小行星,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0倍.这样的威胁是千年一遇,听起来是小概率,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未来的泛星计划,就是要紧紧盯住每一颗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 午夜,美国西南部海拔约2 700 m的莱蒙山天文台上,理查德·科瓦斯基检查了刚拍摄的影像:在群星的背景中,一个小光点发生了移动,这是一颗小行星在运动.此时是美国中部时间2008年10月6日凌晨1点半.凭借经验,科瓦斯基从速度上判断这颗星离地球很近.  相似文献   

3.
量子陀螺仪     
我们在地球上度过的每一天并不全是 2 4小时。地震和云系会悄悄干扰地球的旋转 ,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增加或减少零点几秒。目前测量方法的灵敏度还不足以测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即使这些变化是由大的震动造成的。最近 ,加利福尼亚大学实验物理学家研制的一种新型装置也许能跟踪测量地球每天旋转时间的细微差异。科学家们用超低温氦 -3制成了一种陀螺仪 :这种无摩擦的超流体随着地球旋转轴心的方向变化发出或强或弱的信号。1 997年 ,这个研究小组将超流体氦 -3挤压穿过单层有孔薄膜时 ,他们首次发现了量子哨音。这一次 ,他们在环形容器的里外…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末日之钟”:地球毁灭只有5分钟今年1月17日,《原子科学家公报》组织宣布: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时53分拨快2分钟,至晚11时55分。该组织是1945年由参与研究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创立的,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两年后。《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了“末日之钟”。“末日之钟”表盘上只有4个圆点,划分从晚11时45分至午夜零时的15分钟。“末日之钟”是  相似文献   

5.
禹湘玲 《自然杂志》1998,20(2):113-117
地球演化遵循特殊的非平衡、非线性物理学原理.地球之所以摆脱了行星共有的归宿——非平衡定态,跃迁到一个充满希望的非线性世界,是由于地球体系曾发生过一次来自内部的、随机的巨涨落。这次决定地球命运的巨涨落就是原始CO_2大气自发液化事件(干冰事件).建立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干冰假说基础上的地球系统演化理论与模式,使许多地球问题和复杂现象获得解释,同时也成功地建立了完整的地球演化重要事件的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6.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神秘大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枚当年美国扔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覆盖2000平方千米的大约8000万棵树木被毁倒塌。由于事发贝加尔湖以北的极度偏远地区,所以这次惊天大事件的目击者寥寥。不过,科学家一直怀疑当时是一颗彗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大爆炸。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找到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元旦到来之际,美国国家气象局在天气预报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项目——UV 指数预报,卵紫外线辐射指数预报。UV 指数预报,在每天晚间新闻时间播出,主要预告第二天11时30分至12时30分的紫外线辐射强度。为何要进行 UV 指数预报呢?原来,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保护着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但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碳化物制冷剂,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无形杀手"紫外线  相似文献   

8.
正长久以来,地球的自然卫星都少得可怜,从严格意义来说,只有月球一个。不过,地球似乎还有其他"小伙伴"。2016年4月27日,世界第一台全景式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PanSTARRS)中的PS1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特别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16 H03,它在环绕太阳公转时,似乎也在绕着地球转圈。虽然它距离地球很远,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地球卫星,但却是有史以来最好、最稳定的近地伴侣。由于环绕着太阳的轨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人口司决定把当天在菲律宾出生的婴儿,认定为世界上第70亿个地球居民。根据预测,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0亿。也许就在十几年后,由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而引发的粮食危机将成为人类最大的生存难题。由于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地球沙漠化以及经济危机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遭受食物匮乏的威胁。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70亿宝宝'演讲"中所说的那样:"她出生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一个食物看似充足,却有10亿人挨饿的世界。这不是一个数字故事,这是一个有关人类的故事,70亿人,意味着需要更多食物……"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北京时间7月4日中午1时52分,全球瞩目的“深度撞击号”撞击器终于按预定时间与“坦普尔一号”彗星相撞成功。消息一传出,所有关注这一创举的人都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这次的太空“烟火”也为美国7月4日的独立日献上了一份厚礼。当地时间7月3日午夜11时前,美  相似文献   

11.
又一奥秘     
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东部居民目睹了一个非常事件:一个巨大的火球,发出震人的声响,从天空飞驰而过。刺眼的闪光……震耳的轰鸣……最强烈的爆炸……2150平方公里的大片森林毁于一旦。爆炸的气浪波及了整个地球。这一奥秘事件以“通古斯殒石”的名义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习惯上称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称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为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我们知道一天是24小时,一月约30天,一年约365天。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史上,上述结论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说地球诞生之初,一天只有4小时,一年则为2191天,所以说地球的自转是逐渐变慢的。如果真的是这么回事,那么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使地球越转越慢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看看地球自转变慢的历史事实吧!  相似文献   

14.
通古斯大爆炸于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的通古斯河附近,它和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以及1626年5月30日发生在北京王恭厂的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19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  相似文献   

15.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国外科学家发现,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去一年,一天的时间就要延长0.5秒,每过一个世纪,大约延长1分钟。根据推算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一天只有4小时;到了40亿年前,一天的时间增加到8小  相似文献   

18.
一位研究地球构造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整个地球一度被深达30英里的熔岩海洋所覆盖。 1981年5月26日,加州理工学院的Don L.Anderson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上,概略地介绍了这个理论,它被说成是一种完全背离公认的地球早期历史观的理论。该联合会的春季年会于5月25日在会议中心开幕,数百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议题广泛——从对伊利诺斯州一个1英里深的洞所作的一些研究到太空  相似文献   

19.
3月14日,日本科学技术委员会(CST,首相智囊机构和审议日本科技政策的最高机构)提出了一个课题:"地学研究与开发基本计划",目的是为了增加对地球的科学认识,促进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使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下去.为了完成这一课题,CST于3月23日成立了地学专门小组.6月22日该小组向CST全体会议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绪言部分的大意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2年6月14日,火星和木星轨道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为120697.5千米。科学家们说,这种事情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