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污染源项反演是海域水质模型验证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本文根据污染源项和监测点位的地理位置及空间分布将研究海域划分为若干单元,建立海域组合单元水质模型,并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有机结合,提出污染源浓度优化反演的新方法:通过多污染源项设计算例的水质模型计算,构建海域内部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响应集;以数据驱动模型建立监测点同污染源项之间浓度的非线性关系;将实测资料带入非线性关系中,获得多源项匹配关系,进行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研究.以渤海湾海域水质模型7个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为例,采用"孪生"试验验证反演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夏振平  黄成铭 《科技信息》2012,(29):435-435
本文通过对松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监测点位分布进行技术性分析、评价,提出了增加监测点位的必要性和布局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监测信息(如位移)进行优化反演是确定模型参数的有效方法,针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通过对一组参数基准值加入一定的扰动量以观察相应的计算位移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的岩体力学参数对边坡监测点计算位移的敏感度及测点的布置对敏感度的影响·敏感度较大的参数可以通过优化反演求得,测点的位置不同,该处的计算位移受参数的影响也不同,为提高参数的敏感度,应对测点进行合理的布置·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Landsat-8 OLI遥感数据与Sentinel-2 MSI遥感数据监测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可行性,以其为数据源,香港近海海域为研究区域,以半分析模型为方法,挑选与监测点实测叶绿素a浓度采集时间一致且遥感影像云覆盖率小于10% 影像清晰的两类遥感影像。对两类遥感影像分别选取2/3的遥感影像数据经预处理后提取其对应实测日期监测点位置遥感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最高的反演因子进行建模,并且利用剩下的1/3数据对其反演回复回归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其结果与OCx模型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效果显著。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建立的最佳反演回归模型为Y=6.8x2-20.77x+17.02,R2=0.906略高于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建立的最佳反演回归模型Y=-3.345e+05x2+3826x-3.44,R2=0.801,证明了就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反演两类遥感数据的可行性,且两类数据的反演结果均呈现出香港近海海域内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高于外部叶绿素a浓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赵秉华  廖诚  危明飞  熊璇 《江西科学》2014,32(5):693-696
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的标准,监测点位的设置和测量条件。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点位调整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邵阳市城区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以及环境空气污染现状与趋势,本文对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作为研究对象,对1,2,3,4类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布点监测研究,共布设7个功能区监测点位,对噪声现状连续24 h进行监测,共监测2个季度.与此同时,分别在功能区监测点位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距监测点位中心20,40,60,80,100 m处布设点位进行断面监测.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功能区主要发生在1类声环境功能区.从功能区类别来看,噪声达标率3,4类>2类>1类.从监测时间来看,昼间噪声达标率优于夜间.从监测点位来看,噪声超标区域发生在村庄、文教办公区及集贸市场.借助Arcgis软件在用断面监测数据绘制噪声地图的基础上对声污染源进行分析,认为勐海县县城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相似文献   

8.
蒋庆瑞 《河南科学》2012,30(9):1315-1318
对平顶山市2007—2011年期间5个监测点位的降尘量、降水量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年际间和各月之间降尘量/降水量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上各监测点位降尘量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分布特征,同时提出了预防和治理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以及总均值对监测点位进行优化,不仅能体现所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平均值,使从样本所取得信息的均值和总体保证一致,而且在数据分布方面也能反映总体的面貌.在新城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方面进行了应用,方法简洁明了,数据处理量较少,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华北地区主要受近东西向的持续性挤压应力的作用,导致了东西向的压缩和南北向的挤出运动。从运动场的空间分布来看,其运动并非均匀,与以前的认知并非完全一致。通过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反演方法,利用2002年相对稳定的GPS速度场数据,来分析华北地区板块运动应力场。将应变参数反演结果与基于最小二乘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顾及了监测点误差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更适合华北地区的应力分析和应变参数反演。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盾构掘进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造成的影响,是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以深圳地铁16号线龙东村站—龙南站盾构区间粉质黏土层为背景,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盾构掘进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右线开挖完,地表最大沉降值位于右线隧道中心线处,左线开挖完,地表最大沉降值也位于右线隧道中心线处;单线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均是单峰形态,双线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往往会呈现出双峰或多峰等形态;右线盾构开挖时,建筑物监测点沉降随盾构掘进过程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左线盾构到达建筑物监测点时,建筑物监测点逐渐开始隆起,在左线盾构通过后,建筑物监测点沉降值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优化的灰色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常德市大气监测点位优化 .结果表明 ,用此法进行大气监测点位优化是可靠的 ,其优化点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与可行性 ,聚类组别具明晰的环境意义 ,且方法简单 ,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3.
岳明  贺彬 《科技信息》2011,(14):274-277
现在安庆市的噪声监测点已不能完全覆盖城市建成区,为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适时状况,进行该次噪声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4.
芜湖市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格布点实测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数理统计及相关分析比较,然后根据区域环境信息、污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自然环境背景和监测点位均衡分布的原则,从各类网格测点中选取最适合的测点作为是优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从而达到优化布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侯锦 《科技信息》2009,(21):I0344-I0344,I0360
通过步设监测点位、确定样品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及样品采集的时间和频率,对现状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了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16.
应用岭回归法对波阻抗反演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引入了分频思想 ,将地震资料分成几个一定频宽的频段数据进行反演。在用低频成分反演时 ,避免高频噪声的影响 ;用高频成分反演时 ,避免低频噪音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 ,反演结果可靠 ,使信噪比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上方高耸结构筏板基础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隧道下穿高耸结构筏板基础建筑物过程中的变形响应规律、加固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对沉降监测点产生影响的纵向水平区间约为监测点前3D(D为盾构隧道直径)至监测点后3D;倾斜监测点产生影响的纵向水平区间约为监测点前D至监测点后5D.盾构隧道穿越前对高耸结构进行注浆预加固可有效减小筏板基础倾斜及高耸结构层间位移角.高耸结构水平位移随着隧道施工的进行处于动态变化中,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层间位移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瞬变电磁反演用半空间响应乘以全空间响应系数来拟合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接进行全空间反演,瞬变电磁场的空间不可分性会导致反演结果的不稳定。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镜像模型的矿井瞬变电磁全空间反演方法,编制了反演程序。对低阻模型、受巷道后方高阻影响的低阻模型、受巷道后方低阻影响的低阻模型进行了反演试算,结果表明:基于镜像模型的全空间反演方法能够准确反演出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低阻地质异常体,巷道后方的高阻体不会影响对前方低阻地质异常体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等效源方法不仅可用于位场转换,而且也能用于位场反演。在可能存在矿体的区域,我们选择一组等效源和这些等效源的初始参量,然后与通常的最优化选择法一样用Marquardt方法进行迭代求解。等效源反演与最优化选择法的差别,是在等效源法反演中迭代参数仅仅是密度或磁化强度,等效源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本文叙述了等效源反演方法和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优化的灰色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常德市大气监测点位优化,结果表明,用此法进行大气监测点位优化是可靠的,其优化点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与可行性,聚类组别具明晰的环境意义,且方法简单,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