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解释了软件代码重构的基本概念,列举了软件代码重构的主要驱动力。并分析了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帕累托法则,提出了软件代码重构的时机,最后就代码重构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件生命周期是一个迭代开发、维护的过程,大量的软件代码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人阅读。书写代码时保持规范一致的代码风格将大幅提升代码的易维护性,对软件工程尤为重要。代码风格主要体现在命名、噪声、格式、排版和注释的处理上,任何软件工程都应采用规范且统一的代码风格。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代码溯源成为管理软件源代码、降低潜在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代码克隆检测的大规模代码溯源分析,从其检测结果中鉴别代码克隆对之间的继承关系,对代码来源追踪、组件依赖关系分析、软件脆弱性分析以及代码缺陷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方法在原始代码片段存在微小修改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误判,并且检测克隆对的效率也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代码溯源中克隆代码继承关系的判定方法CloneIRD,包括一个基于自研快速分布式克隆检测工具FastDCF的代码溯源分析框架,以及该框架的核心算法——基于代码演化信息的克隆代码继承关系判定算法EIHR。为验证框架和算法的有效性,首先设计并实现了CloneIRD方法,并在Linux内核V4.9和V4.12的开源代码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loneIRD方法能够有效判定代码溯源结果中克隆对的继承关系,且基于FastDCF的溯源分析框架能够胜任大规模代码的溯源分析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娴 《科技信息》2010,(26):I0222-I0222
代码签名是在应用软件上附加一个防伪和防篡改的数字签名来保护应用程序不被恶意修改。代码签名证书为解决了软件开发中信任度的问题,使得软件开发商能对其软件代码进行数字签名。通过对代码的数字签名来标识软件来源以及软件开发者的真实身份,保证代码在签名之后不被恶意篡改。使用户在下载已经签名的代码时,能够有效地验证该代码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模板的工作流系统用户交互界面及其后台逻辑的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抽象出工作流应用系统架构中各层次代码的模板,当须要生成工作流应用时,依据设计人员在可视化表单设计器设计的工作流人机交互的静态表单,按照代码模板来生成工作流应用系统中前端人机交互页面和后端业务数据处理的代码.该方法在暖气设施报修工作流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在整个系统须实现的275个报修流程直接相关的基本代码功能点中,自动生成了264个,自动生成的比例达到96%,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流系统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6.
Flash Mx2004提供强大了函数代码指令,但在实际课件和游戏制作中,往往掌握不好这些代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制作实现了利用代码对可视化图形图像影片库剪辑的复制应用.  相似文献   

7.
代码审查是一种高效的程序缺陷检测方法,因为它能够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找出程序的错误,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改正错误的成本.但是传统的代码审查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方法,为了提高代码审查的效率,一系列的自动化代码缺陷检测技术和工具已经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支持代码审查的自动化代码缺陷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结合Java语言的特点对自动代码缺陷检测体系结构和工作的原理做了论述,并引入了缺陷模式树来提高检测的速度;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分析了自动化代码缺陷检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代码自动生成平台的建立,是要改变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实现Web应用的快速开发。本文主要涉及其中代码生成系统部分的研究与实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引入代码自动生成技术,会帮助开发人员从繁琐的编码细节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从而确保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Java的代码混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混淆技术的现状、原理及分类,然后对标识符重命名的4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算法的伪代码和性能分析,证明了4种混淆算法具有很好的混淆效果,能够很好地保护Java软件,为Java软件的反编译和逆向工程提高了程序复杂度、抗攻击能力,且不增加程序额外的执行开销.本文研究的算法对移动代码和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件代码的防篡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存在的严重软件盗版现象,探讨和总结了防止软件代码被篡改的主要技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利用一些软硬件防篡改技术,可有效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erwent World Patent Index,DWPI)中收录的每份专利文献的每个专利权人均指定有4个字母的专利权人代码.专利权人代码通常以专利权人名称为基础确定.专利权人代码分标准代码(Standard Codes)和非标准代码(Non-Standard Codes).使用专利权人代码可以提高检索效率.该文对德温特专利权人代码的设置及编制规则进行了介绍,并就使用专利权人代码应注意的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冯进安 《安徽科技》2001,(10):30-31
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由政府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包括法人、非法人及分支机构)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代码证书是证明该单位依法成立或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法定凭证。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是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技术手段。 统一代码标识制度自1989年在全国实行,1997年2月安徽省政府颁发了81号令《安徽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全面推动了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实施。这项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相继办理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银行帐户管理、税收、社会治安、车辆入户、计划工作、统计工作、物资调拨、财政拨款、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登记等各部门都相继使用了统一代码标识。以后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的各种经济交往中都离不开代码证书的应用,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单位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场合,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信息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需求环境的不断发展,导致软件研发中代码重用、开发效率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首先深入研究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开发新理念,然后结合AOP和B/S架构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即基于代码云的软件开发方法,描述了基于代码云的软件开发过程,并以某同城配送电商平台的开发为例进行了实证。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软件重用与代码可定制性,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代码保护的主要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进一步指出了.NET下代码保护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UML的CASE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推广UML这一主流面向对象方法的建模标准的实际应用,研究基于UML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视化CASE平台的体系结构,探讨面向对象的通用代码生成机制.设计了目标语言C++的代码生成结构,分析了模型中各种建模元素与生成的源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代码生成器由模型检查子系统、模型属性设置子系统和代码生成子系统3部分构成.最终实现了基于UML可视化CASE平台的C++源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数据库代码自动生成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为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生成用C#或VB.NET语言编写的读写模型控制类代码,也可以将Word中描述的文字型数据字典自动生成SQL Server数据库脚本语言,完成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经过验证,这种代码自动生成器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大减轻程序员的编程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模型驱动开发中功能代码自动生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形式化建模方法,用以实现模型驱动架构中功能代码的自动生成。通过进程代数描述的原子操作及其组合逻辑,使得功能行为的设计可以参数化和实例化,从而完成从高层模型描述到功能代码的自动转换。实验表明,本方法提升了软件模型描述的层次和灵活性,能够对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组织机构代码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梅 《科技信息》2011,(9):411-412
组织机构代码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定义、编码规则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开发人员驱动的代码异味优先级排序方法,结合优化决策树算法建立模型,对代码异味的重构优先级进行面向开发人员的排名,并在实证研究中评估了该模型,以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对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给出了相关影响较高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F1值为89%,分别较基线值和最新研究成果高出25%和5%.  相似文献   

20.
裘道伉 《杭州科技》1997,18(5):13-13
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关于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给每一个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发放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该标识以8位数字码和1位校正码组成。我国国务院发文决定实行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是1989年,正式实施为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正式批准发布了《全国企业、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代码标识制度建立技术规范后,会同中央编委办公室、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工商局、民政部等13个部委联合颁发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管理办法》,使代码工作在规范化轨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