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解决城乡矛盾和缓解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元分析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评估模型,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评价中的可行性,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永红 《科技信息》2011,(15):319-319,364
交通运输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发展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政府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有效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结合我市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我市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为了改善中国传统农村的格局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城乡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区域城乡一体化战略推动农村的发展,是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关键环节,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分析中国农村的基本状况和什么是城乡一体化,探讨城乡一体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以及区域城乡一体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实证对象,采用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并显示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圈层结构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评价的结果具有较大的现实符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外小城镇建设的一些经验,结合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本文提出中国必须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以及与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彭师  周婷婷 《科技资讯》2012,(24):234-236
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观日益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职能是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空间有序发展。马鞍山市依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结合地方特色,制定"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1255"城乡一体化空间战略,明确了未来城镇空间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城镇空间发展规划,形成适应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市域构架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析佛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情况,结合佛山市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以三水区为例对佛山市城乡公共交通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新体系的原则、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在明确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8年和2016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湖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且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城乡一体化水平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异格局,呈东中西部阶梯状分布,其中,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大湘西地区水平最低;从局部自相关分析来看,城乡一体化、创新、协调、开放指数空间与经济发展格局有较强且稳定的相关性,高高区域分布在长株潭地区,低低区域为湘西地区,其共享指数分布与经济格局有脱钩趋势,绿色指数空间分布则正好相反,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低值洼地﹒  相似文献   

9.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乡一体化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构建了城乡一体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 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以及综合评价值,并对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乡一体化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重庆"1小时经济圈"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并显示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扩散的圈层结构状;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代伟 《科技资讯》2006,(26):223-223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城乡发展总格局中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城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人居的重要空间形态,并在社会经济、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乡村城镇化等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本文以县级城镇为例,探讨了中心镇的基本特征,对中心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中心镇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任杰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255-256
现代大都市区的繁荣与活力取决于城市建成区与周边村镇的协同发展。文中从沙坪坝区城乡建设的现状出发,借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沿理论探索,参考不同区域格局下的城乡协同发展模式,旨在为整体城乡空间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2.
李珉 《工程与建设》2006,20(1):24-25,33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与之相对应市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正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实现模式。文章以芜湖市空间利用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其基本特征、规划应对的理念及规划的目的与意义,试图为市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关系是区域中城市与乡村地区社会、经济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演进的最高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运用SWOT分析法对皋兰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该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房会会  叶信岳  程叶青 《河南科学》2014,(11):2407-2413
基于1993—2012年中国知网期刊库,对搜索到的536篇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文献进行地理统计,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空间尺度、重点区域和研究方法等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引起相关文献研究地理对象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方化发展推进以及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等.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加强欠发达区域、城市及小尺度行政地域和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是贯彻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先行领域,也是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并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经济总体效率提升的关键支撑。总结了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低碳绿色、对外开放、交通治理等方面发展给区域经济社会带来的变化,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提炼当前中国区域重大战略显著特征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重点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未来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区域重大战略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在分析了影响城乡融合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特征及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对山东省17地市2001年城乡发展状态进行静态评价,评价结果反映出山东省城乡一体化水平从东向西逐步降低;山东省经济二元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空问格局;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没有直接的正相关性.最后根据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关联水平的类型提出推进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童健  贾元华 《山东科学》2012,25(5):98-103
为使城乡道路客运区域一体化划分的发展区域更能结合各地区的交通和经济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区域划分模型的理论方法与思路,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MATLAB编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本研究的分区结果表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算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自身的不足,可以为今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区域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县域尺度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典型农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据,基于熵值法和Arc GIS技术对河南省159个县域单元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地域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衡,粮食主产县区及农村县域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低,人口及经济要素与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密切相关,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服务条件及传统农区功能定位一起,共同驱动典型农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提出促进欠发达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社会经济依然极不平衡,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缓解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合理度量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城乡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笔者以山东十七地市为研究对象,确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目前山东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定量分析,得出山东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自沿海到内地东部到西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促进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县域尺度的城乡一体化类型是典型农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并借助ARCGIS空间技术平台,研究了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居民经济收入四种城乡一体化地域空间类型.经济发展是县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提升县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推拉力量,不同县域的资源禀赋差异也是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