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内首家智慧城管中心在宁波启动。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副市长苏利冕出席启动仪式。仪式上,刘奇宣为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揭牌,并要求有关部门不仅要利用好升级的硬件,更要从提升执法队员以及全市市民的素质开始,提高宁波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区智慧城管中心在各区分会场正式启动,标示着宁波市“市区一级平台,两级部署应用”的智慧城管模式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环境保护、市容卫生意识较差;二是规则意识缺乏;三是助人为乐尚未形成风气;四是文明礼仪缺失;五是迷信活动仍未杜绝。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主要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二是学校教育要在提升市民素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三是发挥街道、社区在提升市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全体市民要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因此提升市民素质问题主要要从城市功能、教育、街道、自觉性四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市民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城市市民素质指标体系的设想,认为城市市民素质指标体系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即市民素质的条件指标、结构指标、主体指标和都市化特点指标,并根据这一研究构想提出了"十五"期间杭州市市民素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市民素质是城市精神的基础,要塑造西安城市精神,必须从提高市民的都市意识着手。剖析西安市市民都市意识缺乏的现象及原因,指出提高市民的都市意识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培养市民都市意识;创造良好环境,优化市民素质;发挥社区作用,提升市民素质;依法长效管理,强化市民都市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智慧城管的发展,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终端应用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利用其便捷性、移动性、智能性,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管理的工作成效,成为智慧城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智慧城管"的诞生今天,杭州城管委有着上万人的一线作业队伍,还有面向各个城区、各项职能的上千名管理工作者,时刻面向杭州数百万市民提供服务。全杭州城市管理工作涉及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先进成熟的地理信息技术和城市管理理念,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数据共享、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广州城管委电子地图网站系统,向市民提供基于电子地图网站的城管服务,以城市管理地理信息化促进我市城管工作现代化,通过电子政务推进城管部门政务公开,连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7,(4):8-8
普通的合肥市民只要在合肥政府网站进行注册,便有望获得“市民信箱”,并能从信箱中自动免费获取更多更权威的政府信息。合肥今年将重点实施“城市一卡通”、数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项目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市民享受更多信息化成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在城市化工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数量庞大、失业、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状况,造成了一些个体和群体事件,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加强城市化工程性搬迁移民的伦理救助制度建设,就要把伦理救助制度与政策性物质补偿资助制度紧密结合;伦理救助制度要体现公平与公正;健全救助行为规范制度;积极促进搬迁移民自身发展制度建设;强化搬迁移民的伦理道德教育制度;形成对搬迁移民进行伦理救助的系统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弊端越发明显.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发展的现状:传统建筑保护不当和过度保护、现代建筑存在千篇一律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筑伦理文化观等;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强监管建筑伦理道德、确定传统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发展地域性的城市建筑文化等建议.以益阳市为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多项措施,以期解决现有城市发展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文明城市是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市民是文明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展现的窗口。实地考察嘉兴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难发现少数市民文明素质依然缺失,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监督机制、拓展市民素质教育的多条途径、完善市民素质建设的环境保障机制等,提升市民素质,巩固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体部分。城市居民消费的符号价值倾向和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居民消费转型是必要和迫切的。城市居民消费转型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社会道德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及新型城市化建设均有重要价值。推动城市居民消费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和国际力量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为理解和解决城市化难题,制定恰当的城市化战略和政策,提高城市化速度,本文运用McCall的搜寻理论,引进城市魅力指标,建立了一个基于中国国情的农民进城搜寻工作的城市化模型,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的城市化难题,有待于改进和解决问题。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现行的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既不利于提高城市化速度,也很难缓解城市贫困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均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因人口膨胀、住宅和交通拥挤、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垃圾和空气污染所导致的人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空前压力,2006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纲要》)中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为重点领域,凸显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纲要》同时部署安排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5个优先主题和28个重点研发方向,以期通过系列研究探索未来城镇化之路,破解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难题。本文对我国"十二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丁磊  轩敏收  田金磊  张贺 《河南科学》2012,30(2):244-248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四大区域的城镇化差异以及城镇化的省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及进程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及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较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构建起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级网络式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城镇化经历了波动徘徊—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等主要阶段。当前总体上正进入城镇化中期的快速扩展阶段,但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较大脱节、城镇化质量不高、大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散趋势加剧、城乡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应当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先导的产业支撑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协调、城镇聚合轴和都市圈有机结合的战略布局,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优先发展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的“小城镇、大战略”,以科学分类考核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各种“城市病”,城市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应当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提高区域开放度;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监督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17.
城市边际移民在移民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问题。在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消解之后,如何重构其城市生活方式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社会变动与转型,新道德体系未建立,道德虚无主义影响及社会立法执法不到位是造成目前伦理道德失序的原因。健全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在公众中树立现代化道德和政治责任感,以人文精神作为支柱和动力并充分发挥其规范与推动作用,是改善社会伦理道德现状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7个东南沿海省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量化评价了城市化品质、城市韧性和“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分析了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7个东南沿海省市的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总体上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品质城市化和高城市韧性水平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起到显著减弱作用,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与“台风-暴雨”灾害风险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受目前城市韧性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的影响,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与生态韧性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基础设施韧性发挥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河南省加快城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性循环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的社会背景下,文章基于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从省级、区域、市级三个层面对城镇化投资中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资本配置是有效率的,但效率不高;在区域层面上,尽管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的城镇化重心,然而其配置效率是最低的;各地级市之间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性也较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考察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的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