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花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河南省开封市认准市场,大力推广鲜食花生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平均亩产鲜食花生500公斤以上,亩效益达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2.
鲜食花生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花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河南省开封市认准市场,大力推广鲜食花生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平均亩产鲜食花生500公斤以上,亩效益达1500~2000元。现将鲜食花生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是花生种植大国,在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国花生总产量达1458.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预计到200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70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以上。据海关统计,2001年1月我国花生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100元,比国际市场价  相似文献   

4.
<正> 花生是通许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万亩左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8年以来种植面积均在17万亩以上,其中麦套花生已达13万亩左右,约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80%。为了大幅度提高小麦和套种花生的产量、总结一套高产配套技术模式,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一、选用高产、优质早熟新品种品种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麦垄套种花生,花生生育期短,应选用高产、早熟的直立型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优良品种有豫花一号,海花一号、8034-5、83-13、鲁花九号、冀油4号、徐州68-4等。二、增加密度、适时早播针对麦垄套种花生生育期短,营养体较小,生殖  相似文献   

5.
花生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河南省农科院马淑琴花生是郑州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0-60万亩。多年来花生单产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我省属于中低产区。为提高花生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自1993年以来,通过在花生主产区中牟、新郑大面积...  相似文献   

6.
夏播麦套花生栽培技术要点尉氏县农技中心张朝英简荣叶花生是尉氏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5-20万亩之间,而单产却一直徘徊在15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密度偏稀、品种老化、叶斑病防治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实践证明,夏播麦套花生夺取高产并非难事,尉...  相似文献   

7.
<正> 开封西瓜以其个大、皮薄、瓤沙、脆甜、多汁、营养丰富而著称国内,1986年开封县仅种植西瓜一项收入就达2800万元,占全县种植业收入的15%。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1亩西瓜相当于2亩棉花、3亩花生,4亩小麦、5亩玉麦的经济收入,而生长期却是  相似文献   

8.
杨新海是安阳县崔家桥乡杨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把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成为科技兴农致富的"领头雁".2002年,他主动承包了漳河故道300亩沙滩,开发建设了"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了日本甜柿、花生、西瓜等作物,实现了果树成行,瓜菜成方的种植生产新格局.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种植西瓜350亩、花生360亩、蔬菜300亩,杨辛庄村成为闻名的特色农业村.  相似文献   

9.
麦套花生田间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荆建国,聂红民,郭继民花生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来播种面积已突破700万亩,其中麦套花生占90%以上,主要分布在开封、新乡、商丘、驻马店、洛阳、濮阳等地。“花生怕草咬,草咬结果少”,花生田间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清丰县王什乡东王什村共产党员、濮阳市人大代表、园艺师谢富顺引种日本甜柿获得成功,亩产高达2万斤,如按一元一斤计算,亩收入二万多元。目前已推广种植面积六百多亩,产品供不应求。 日本甜柿不生虫,不用打药,不用剪枝,生长快,结果早,易管理,一般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亩产即达六七千斤。含糖量高,可口耐吃,不用脱涩即可生吃,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水果。此品种个大,无污染,无公害,易保存,储存时间长,易运输。1993年谢富顺开始从上海引种,经过精心管理,一举试种成功。他在责任田里和自己院里都种上了日本甜柿,…  相似文献   

11.
清丰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丰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清丰县的辣椒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8万亩起步;2002年发展到4万亩;2003年达到8万亩;2004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品种结构;2005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主要品种有“子弹头”、“新一代”、韩国世农、益都红003号等;2006年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是河南省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28个贫困县之一,隶属洛阳市管辖。近年来,洛宁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根据县情,确定把苹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52.7万亩,年产80...  相似文献   

13.
农村天地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促进壮苗早发、果多、果大、果饱。种植要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 二、选用良种大果新品种有豫花7号、9号、6号;可引泰花2号、徐花4号、徐花5号。 三、重施基肥,适当追肥基肥亩用优质粪肥3-4方和40-50kg花生专用复合肥。初花期亩追硝酸磷肥 15-20kg。 四、垅作栽培。合理密植花生产量=亩株数×单株有效果数×果重。400kg产量水平=21000株/亩×单株有效果15个×单…  相似文献   

14.
为服务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解决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重大技术难题,省科技厅自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种植业结构调整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先后开展了“优质专用型小麦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专用玉米开发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名优特林果开发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花生大豆开发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四个专题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已建立优质小麦项目区 31.42万亩,名优特果 8.7万亩,优质专用玉米20万亩,油料作物7万亩,较好地改善了当地农产品的品…  相似文献   

15.
核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核辐射技术创造农作物遗传资源和选育良种,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和环境保护,同时也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的辐照加工。 辐射育种传统的农业辐射育种方法是用钴-60y射线照射农作物种子,使其诱变为改良品种。 据统计,截止1994年我国利用辐射技术已在37种植物上共培育出422个优良突变新品种,已有345个品种得到推广应用,占世界诱变育种总数1/3,居世界各国之首,其中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如新育成的浙辐802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40万hm2,获…  相似文献   

16.
<正> 项城县砂姜黑土面积占总耕地的51.7%,全县十八个乡镇有十五个广泛分布着砂姜黑土。历史上有种植芝麻的习惯,五十年代芝麻面积曾发展到18万亩,目前种植面积仍达8万亩,其中70%以上分布在砂姜黑土区。据35年(1949—1984年)资料统计,砂姜黑土区单产高于潮土区。如本县贾岭乡,砂姜黑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8.8%,年平均种植芝麻7803亩,比潮土区城郊、南顿、郑郭三乡芝麻面积之和还多,贾岭乡芝麻平均单产25.4公斤,最高45公斤;潮土区三乡平均单产24.3公斤,最高42.5公斤。砂姜黑土易涝易旱,芝麻又是不耐涝作  相似文献   

17.
<正> 芝麻是我县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夏芝麻常年种植在15—20万亩,最高年份可达30万亩。但由于播种较晚,加之其它原因,产量一直低而不稳。1950—1970年20年间平均单产仅为39斤。为了探索芝麻的增产途径,我们从1976年开始搞芝麻麦垄点种,经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证明麦垄点种是夏芝麻增产的有效措施,一般比麦后播种增产25—50%。我县1981年种植芝麻20万亩,麦垄点种10万亩,占芝麻播种面积的50%,单产102斤,达历史最高水平。一、芝麻麦垄点种增产因素的分析 1.芝麻原产于热带,是喜温好光作  相似文献   

18.
石桥乡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宁陵县城北六公里处,盛产金顶谢花酥梨,具有酥梨之乡之美称,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231村民组,11063个居民户,6-4万亩耕地。她北枕陇海铁路和310国道,正在修建的商开高速公路穿越该乡南部,乡村公路联网,四通八达。这里有六大支柱产业:酥梨、腊杆、花生、烟叶、棉花和蔬菜。石桥乡特色农业是酥梨,酥梨曾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有酥梨面积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其中,已挂果的酥梨面积为2-5万亩,新栽7000亩,年产酥梨2500万…  相似文献   

19.
<正> 春棉改夏棉、是棉花种植制度的重大改革,种植夏棉既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限的耕地,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也给棉农带来明显收益。延津县从1978年开始推广种植夏棉,取得了显著效益。近几年来全县棉田面积逐年扩大,1989年共种植夏棉22万亩、总产达1320万公斤,平均亩产60公斤,最高的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基本情况我县位于淮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平原农业区。全县共辖18个乡(镇),248个村委,3,218个村民组,14.34万户,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9万人。二、发展槐山羊的物质基础全县115.3万亩可耕地,由于气候适宜,常年种植玉米、大豆、红薯、高粱等作物77万亩,可为发展槐山羊提供饲草达0.62亿万斤,每只羊每年平均饲干草540公斤,年产草量可载羊11.4万只。全县共有林地0.4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