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各种布尔矩阵最大广义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A是布尔矩阵,依据4个性质、AGA=A,GAG=G、(GA) ̄T=GA、(AG) ̄T=AG的不同组合,定义了五种广义逆A ̄-、Ar ̄-、A_m ̄-、A_l ̄-、A ̄+,这里G是布尔矩阵.本文中,我们证明了,如果A ̄-、Ar ̄-、Am ̄-、A_l ̄-、A ̄+,存在,那么它们一定有最大广义逆,其表示分别为(A ̄TA ̄CA ̄T) ̄C、(A ̄TA ̄CA ̄T) ̄CA(A ̄TA ̄CA ̄T) ̄C、(A ̄(TC)AA ̄T) ̄C、(A ̄TAA ̄(TC)) ̄C、A ̄T.  相似文献   

2.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中对Ge-132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室温~925°C)进行了研究,应用X-ray仪对Ge-132在不同温度(450°C、650°C、720°C、800°C、925°C)下的热氧化分解反应残物作了物相鉴定;测定了Ge-132的TG/DTG曲线(室温~970°C);在DTA/T/GC联用曲线的GC谱图上,检出了各反应温度下的O2、CO2和H2O及其热氧化分解产物(逸出气)的组成演变规律。从各残物的XRD谱图上可观察到,Ge-132的晶相结构破坏到720°C时才析出微量Ge、GeO2,并发现Ge在800°C时被氧化为GeO2,至925°C时形成为高纯度GeO2。TGA定量计算表明,Ge-132在空气气氛中被氧化为GeO2的得率与理论计算值相当。综合上述的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对DTA曲线上呈现的二个吸热效应和三个放热效应的性质作出了判断和验证,并得出了Ge-132在空气气氛中被氧化为GeO2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系统的理论方法研究NH,NH+,NH-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解离能,电子亲合势,离化能,质子亲合势,原子化能.这些方法有Gaussian-n:G1,G2,G2(MP2)以及CBS-n:CBS-4,CBS-q,CBS-Q,CBS-APNO.对所得结果及其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系统的理论方法研究NH,NH^+,NH^-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解离能,电子亲合势,离化能,质子亲合势,原子化能,这些方法有Gaussian-n:G1,G2,G2(MP2)以及CBS-n,CBS-4,CBS-q,CBS-Q,CBS-APNO,对所得结果及其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外源GA3和乙烯利自理黄瓜植株,使性别表达雄性化或雌性化的同时,其内源乙烯的释放量、ACC、GA1-3和脱落酸的含量,以及乙烯形成酶活性均发生了变化。外源GA3雄性化自理使内源GA1-3含量和GA1-3/脱落酸植增加、乙烯释放量和ACC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纺锤菌素-DNA相互作用分子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纺锤菌素-DNA相互作用的性质、相互作用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与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纺锤菌素DNA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力学分析、考察了纺锤菌素与d(A6)、d(T6),d(TATATA)2、d(CGCGCG)2和d(CGCGAATTCGCG)2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在空气氢气中对Ge-132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应用X-ray人对Ge-132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氧化分解反应残物作了物相鉴定;测定了Ge-132的TG/DTG曲线;在DTA/T/GC联用曲线的GC谱图上,检出了各反应温度下的O2,CO2和H2O及其热氧化分解产物的组成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比色法、荧光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N-2,4-二羟基苯甲醛氨基葡萄糖希夫碱(DG)的铜(Ⅱ)、锌(Ⅱ)、钴(Ⅲ)、铁(Ⅲ)配合物(MDG)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NA的作用.结果表明:CuDG,FeDG和CoDG能显著抑制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生成,抑制能力CuDG>FeDG>CoDG>ZnDG.此外,配合物CuDG和CoDG可与DNA有效结合,结合常数(K。)值分别为3.03×104mol-1·L和1.08×106mol-1·L,每100个核苷酸的片段可提供结合位置数分别是1.7和0.6.  相似文献   

9.
设图G是一个n阶简单图,G中的一个圈C称为Dλ一圈,如果G/V(C)的每个连能分支的阶都小于λ。当G是3-连通图,且有NCλ(G)≥n+4/2-2λ时,G含有Dλ-圈或G是Petersen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图G的顶点、是负点(C(v)=K(G)-K(G-v)<0, 零点(C(v)=0)、正点(C(v)>0)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将纳米Pt/玻碳和纳米Pt -WO3 /玻碳电极应用于乙醇的电催化氧化 ,发现所制备的催化剂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探讨了乙醇在这些电催化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中各个峰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透射电镜对朱顶红花粉水合、活化和萌发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尤其是生殖细胞微管的结构形式和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在成熟花粉时期,椭圆形生殖细胞中的微管组成纵向束平行于细胞的长轴分布并靠近质膜,微管间无结构上的联系.花粉活化时,生殖细胞形状不断变化,微管的数量显著减少,多为单一微管具各种方向分布.花粉萌发后,进入花粉管中的生殖细胞为纺锤状,具多个裂瓣,微管的结构形式和分布方式与成熟花粉时期的相似,即微管组成纵向束,充满裂瓣.但微管间及微管与质膜间以横桥相互连接.  相似文献   

13.
Galois联络与粗糙集是两个不同的研究分支,本文基于Galois联络,给出经典粗糙集的公理化刻画.提出了两组与Galois联络密切相关的公理GC与GC',用这两组公理刻画了经典粗糙近似算子.证明了满足公理GC或GC'的论域幂集上的一元算子总对应于某一经典二元关系,使得由二元关系诱导的粗糙近似算子就是该一元算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气相色谱在煤矿通风工作中的日常应用,提出了气相色谱在煤矿通风日常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四氨基酞菁钴修饰电极(p—CoTAPc/G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P—CoTAPc/GC,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高扫速时,P—CoTAPc/GC的电极表面为扩散控制.P—CoTAPc/GC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玻炭基底上沉积得到纳米薄层Pt-Ru表面合金电极(nm-Pt-Ru/GC)和Pt电极(nm-Pt/GC).并测定这二种电极对一氧化碳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nm-Pt-Ru/GC电极对一氧化碳的电氧化比nm-Pt/GC电极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的分析方法,在毛细管气相色谱-ECD(GC-ECD)上比较了冷柱头进样(On-Column)和不分流进样(Splitless)两种方法对NO2-PAH可能产生热降解的影响.用GC-MS化学电离负离子方法在线加入含氟试剂N(C4F9)3,使NO2-PAH衍生化或生成稳态负离子,从而大大提高其分析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转导方法对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的衣壳滴度、基因组滴度、转导滴度进行定量,并比较衣壳滴度/基因组滴度(P/GC)和基因组滴度/转导滴度(GC/TU).实验结果表明:3批rAAV的平均衣壳滴度为3.65×1013 P·mL-1,平均基因组滴度为8.67×1011 GC·mL-1,平均转导滴度为9.85×109 TU·mL-1,P/GC平均值为41.70,GC/TU平均值为88.20,P/GC和GC/TU平均值接近于AAV2标准品,说明文中方法的制备工艺成熟、稳定,制备的rAAV感染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鉴定厌氧菌的新方法——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方法,该法由色谱部分实现对混合组分的分离,由红外部分实现对单一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文中讨论了以某两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作为定性指标的定性方法,探讨了对编码重复的菌种的再区分.  相似文献   

20.
The glassy carbon (GC)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a monolayer nickel hydroxide (GC/Ni(OH)2) was prepared by immersion of GC substrate in 1.0×10−3 mol/L NiSO4 solution, and then cyclic voltammetric scanning in 0.20 mol/L KOH. Similarly, GC/Co (OH)2 electrode was prepared too.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GC/Ni (OH)2 electrode in 0.20 mol/L KOH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GC/Co(OH)2. It was found that the GC/Ni(OH)2 electrode acts as an effective electrocatalysis for the oxidation of hydrazine. Supported by the Trans-Century Training Program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from the State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Liu Shouqing: born in Dec. 1962. Postgradu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