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化学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机化学实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选择苯乙酮的制备实验进行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有机合成的思路,把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贯穿在实验中,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制定实验目标、计划,由学生自主完成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合成、产物表征、提交材料等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可为有机化学设计性综合实验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糖酸锌制备实验为例,在无机实验中引入前沿科学知识,把传统实验转化为综合性实验。具体措施是用溶剂热法制备棒状和花状的纳米氧化锌,再与葡萄糖酸溶液反应制备纳米晶葡萄糖酸锌,考察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对产物葡萄糖酸锌微结构的影响。既能够巩固、加强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固定床反应器制备苯乙烯实验因实验条件苛刻而难以开设,设计构建了固定床反应器制备苯乙烯虚拟仿真实验。实验高度还原了利用固定床反应器以乙苯为原料制备苯乙烯的过程,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及实施效果,通过仿真软件平台可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精准的管理与评价,解决了高风险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施难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款水热法制备叶片状Fe掺杂Co(OH)_2析氧催化剂开放实验.教学流程:前期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和数据处理.教学实践表明,开放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对科研实验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具备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特点,已成为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氢化偶氮苯的制备”为例设计了一个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对选题、设计、实施、产品分析及总结各实践阶段进行讨论,发现在实施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氢化偶氮苯的制备适合作为研究型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聚氨酯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察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及环氧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10℃,w(催化剂)=2%,w(阻聚剂)=0.1%;FT-IR表征说明得到目标产物。同时,聚氨酯进行改性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聚氨酯预聚体(n(—NCO):n(—OH)=2:1)添加量为2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59.33%,抗拉剪切强度增加3.7倍,材料断面的SEM图表明改性后材料出现韧性材料特征。另外,由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一组纤维类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并明确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通过原料分析、熔融纺丝工艺的探索、纤维微观结构的解析、纤维形貌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建立合成纤维从化学结构到材料加工、产品性能高度关联的知识体系,掌握合成纤维的制备技术,提高应用实践能力。通过该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对工业过程的感知,使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的实践和补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蒸发浓缩是产品制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与实验的产率及成败直接相关。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浓缩程度的把握能力不够,通常使得产率偏低或得不到产物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将二草酸合铜酸钾制备实验设计为探索实验,通过探索浓缩体积与产品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浓缩程度的把控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验课程以“锂离子电池”这一研究和发展热点为主题,依托新能源专业,以工程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并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教学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与新能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等课程相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材料制备与表征、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该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论理解,掌握基本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流程和测试方法,进一步认识所学课程在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专业认同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号码滚动显示实验为例介绍基于FPGA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从应用背景、综合性、层次性、及可实现性四个方面阐述实验案例的设计思想,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分析案例的实验原理,并对实验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实践表明,基于FPGA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