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Gabor特征和EHMM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在受到表情、姿态和光照等影响时存在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脸识别方法.在特征提取上,该方法首先提取人脸的Gabor特征,接着利用DCT(discrete cosinetransform)压缩使得相似特征得到聚合,最后利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别...  相似文献   

2.
提出并证明了概率主成分分析作用于正交余弦变换(DCT)域与作用于空域所获得的结果相同.利用DCT变换的快速压缩性能和概率主成分分析的软降维性能来稳定地获取和表示人脸的局部特征,并把得到的特征向量作为嵌入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观察向量,建立了基于DCT域概率主成分分析的嵌入隐马尔可夫人脸识别模型.该模型应用于不同表情和光照下的人脸识别,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加权合成的嵌入式隐Markov模型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嵌入式隐Markov模型能提取人脸的二维主要特征并对姿态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好鲁棒性,讨论了嵌入式隐Markov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实现,首先分析了形成观察向量的采样窗大小和其二维DCT系数项数的不同对人脸识别结果的影响,然后确定最优的采样窗大小和其二维DCT系数项数,鉴于不同角度的照片包含信息量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加权合成的模型参数重估算法,重估模型参数时,首先计算每幅脸像相对应的模型参数,然后进行加权合并,权值由迭代公式求得,训练结束后用一个合成 的模型来表示一个对象。采用基于该方法的原型系统对ORL人脸库进行测试,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9.5%。  相似文献   

4.
引入基于局部保持能力判据的特征选择算法对融合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DCT系数,然后以不同频率DCT系数的拉普拉斯值作为局部保持能力判据对DCT系数进行选择,最后对选出的DCT系数执行局部保持投影算法提取识别特征,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人脸识别算法双向二维主元分析(2D2PCA)表征的信息不全面,鲁棒性差、识别速率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和改进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模块(2D)2PCA)的新的人脸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二维离散余弦逆变换(DCT)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利用二维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对图像进行重建,可以去除了人脸图像中的干扰冗余信息。然后通过改进的2D2PCA算法即分块2D2PCA提取重建人脸图像中的特征。最后,用最近邻法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定义了人脸图像相似度的概念。本文对ORL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本文算法有效的增强了识别的鲁棒性,缩短了识别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将人脸图像中少量的低频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用作人脸的频域特征;把人脸图像规则地分成多个子块,计算每个子块的局部二值图(LBP)编码直方图.这些子块的LBP直方图连接成一个空域全局直方图,作为人脸的描述向量.这个描述向量经过PCA降维后作为人脸的LBP特征.DCT特征和LBP特征分别归一化,然后进行特征融合.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显示了所提方法比单独采用DCT或LBP特征的人脸识别有较好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embedded hidden Markov model, 简称EHMM)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主要包括: ①由于奇异值向量具有稳定性、转置不变性等特点,故对归一化的人脸图像,可采用奇异值分解抽取人脸图像特征作为观察序列;②在人脸识别中应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采用多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训练、建立EHMM, 再利用建好的EHMM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减少了数据计算量,运行速度快,并提高了识别率,完全满足人脸识别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袁晓琴  黄凤岗  张健沛 《应用科技》2003,30(4):32-33,50
设计一个准确性和鲁棒性均很好的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DCT来提取人脸特征,并且采用归一化技术来提高人脸对几何特征与光照的鲁棒性.并在人脸图像库中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的识别率和速度要比采用其他识别方法的系统好很多.①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线性鉴别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根据图像块位置和能量分布选择不同的DCT高低频分量构建特征向量,再线性鉴别变换降低特征维数,提高特征的鉴别能力,并利用分类器进行特征的分类与识别。人脸库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谢红  宁志刚  张磊 《应用科技》2009,36(6):34-37
提出了一种对角DCT和模块2DPC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转换成对角图像,提取人脸的行、列与结构信息以求解最优识别向量.然后利用DCT压缩以去掉人眼不敏感的中频分量与高频分量,再由IDCT重建人脸图像,这样有限降低了所需特征的维数,减少了计算量.然后通过模块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人脸识别特征,最后运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的识别.基于ORL及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应用中要对不同尺度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和识别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变尺度DCT(离散余弦变换)结合PCA(主成分分析法)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将不同尺度的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然后提取出相同的DCT系数,再将提出的DCT系数进行PCA降维,最后进行匹配识别.通过对ORL人脸库及实验采集的多尺度人脸图像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对不同尺度图像的匹配识别有效,并测算了DCT变换后的修剪尺度及PCA特征维数对该方法识别准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提取人脸特征技术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可提取人脸可识别的大部分信息,而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在处理小样本、高维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泛化能力很强,无需先验知识。从OR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CT特征提取是很有效的,且SVM的分类性能优于最近邻分类器,同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3.
压缩域上人脸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T变换被广泛采用在图象和视频压缩标准中(如JPEG,MPEG,H.261/H.263).而对于这些压缩图象的处理,传统的手段是先解压到空间域,再进行处理和识别,因而增加了计算复杂性.针对这个问题,运用压缩域上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人脸特征表达的方法,并构造DCT域上人脸识别系统.在人脸标准库FERET上的测试,提出的算法与经典的特征脸法和PCA LDA法相比较,不仅提高了精度,而且降低了计算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DCT的PCA及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也称为K-L变换)方法在许多人脸库的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运算量大;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有较高的压缩性能并可通过快速算法来完成;集成的BP神经网络比单一BP网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算法,首先用DCT处理原始人脸图像,然后用包含了原始图像大部分信息的少量DCT系数作PCA,最后用集成的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在ORL人脸库上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对压缩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时,要先进行图像的“全解压”操作,然后再进行识别,这无疑大大限制了识别系统性能的提高.为提高压缩人脸识别中压缩域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和识别率,提出一种支持在压缩数据中提取识别特征的人脸图像压缩算法,反对称双正交小波变换子带编码的方法.与DCT法相比较,在获得高压缩比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人脸图像的识别特征和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脸识别过程中出现的无法有效区分多姿态人脸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人脸表情识别率。本文在分析现有人脸表情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识别技术,即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方法,首先对图像皮肤和非皮肤像素进行分离,把人脸区域从检测到的皮肤区域中提取出来,然后以人脸表情数据库JAFFE为测试数据库,对人脸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GW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最后将该算法用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建立相应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人脸表情的识别中,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收敛速度快、识别率高等优点,比文献中的方法提高了3%和8%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