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吃水果须知     
唐凤碧 《科学之友》2009,(10):85-86
水果因为可口兼备营养,堪称人见人爱,不过,市民千万别小看了选择水果的学问。就像人有急性子、慢性子一样,水果也分性寒、性温热、性平。什么季节吃哪种水果,只有"对号入座",水果才能顺应个人体质发挥有益健康的"奇效"。  相似文献   

2.
张拓 《科学之友》2005,(13):69-72
来到西双版纳,满大街的油棕树,椰子树、芭蕉树都在向你招手,散发着浓郁的热带风情.走进原始热带丛林,千年的老树、湍急的小溪,"呀呀"的鸟叫、高悬的吊桥,带给你刺激、心跳的感觉.被称作"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从喜玛拉雅山滚滚而下,像一条金黄色的飘带横穿西双版纳,流经越南、泰国、缅甸等13个国家,越南人民称之为"湄公河",又称之为"母亲河",我们熟悉的流沙河更是它的一条支流.版纳的水果很多,有芒果、槟榔、榴莲、枇杷及山竹等内地少见的热带水果,价格也很便宜,可以让你过足"水果瘾".  相似文献   

3.
正"酵素"一词来源日本,而在我国内地则被称为"酶"。"水果酵素"比较通行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果洗净切成块,混合一定比例的糖和水,装进洗净的容器内,封好口,在阴凉地方放上一两个星期,得到的液体就是"水果酵素"了。"水果酵素"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通过基因工程的转基因技术对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家畜品种进行定向改良,希望创造出众多的"超级"良种.  相似文献   

5.
正多吃水果是好习惯,那什么样的水果才好吃呢?民间流传水果也分公母,而且"母"的比"公"的好吃,并且关于如何辨认水果的公母,微信、微博上也有挑选方法被网友转发。这些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下面来给大家揭晓正确答案。说法中认为常见的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水果有明显的公母之分,如苹果果蒂大、皮薄的被认为是母苹果,反之是公的。梨底部凹进去比较深的、个大光滑的被认为是母梨,而公梨底部是凸出来,而且形状不规则。橘子和橙子脐部圆圈较大、个大皮薄是母的,公的则脐部较小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水果中的谜     
性之谜 人们都知道动物有公母之分,其实,水果也有雄雌之别.如苹果的雌雄之分主要在果蒂.果蒂较大者为雌苹果,味甘爽口、汁多皮薄;果蒂小的为雄苹果,既酸又涩、汁少皮厚.  相似文献   

7.
不知道有没有人不喜欢吃水果,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喜欢。不管互联网有多红,街角总有那么几家热热闹闹的水果店正在打折出售水果。但同样令人诟病的是,从果农到批发商到二级市场再到小店的层层费用和新鲜度,以及付完帐就走的匆忙。在热衷团购的今天,水果界近来也出现了火爆一时的"小鲜肉"电商平台——拼好货,意在把水果这种高损耗的物品通过"拼"的方式玩出新花样。  相似文献   

8.
正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哪个算粮食?花生和嫩豌豆是豆子吗?黄豆、黑豆是可以煮粥的杂粮吗?土豆、红薯、山药和芋头是粮食还是菜?菱角和藕算蔬菜、零食还是粮食?圣女果是水果还是蔬菜?的确,有些食物到底该算哪一类,说法比较混乱,姑且把它们称为"跨界食物"。这种归类上的冲突,往往是来源于不同行业的分类差异,比如超市都把西瓜、甜瓜放在水果货架上,但植物学家则认为瓜类属于蔬菜。  相似文献   

9.
刘瑛 《科学之友》2005,(17):76-77
水果中因含有预防癌症和动脉硬化的抗氧化物质而受到大家瞩目,不过光吃水果似乎还不能完全发挥效用,必须了解它的性质,进行合理搭配……笼统地说吃水果大有益处还远远不够,对于水果颜色与防病的奥秘我们得"从头学起"……  相似文献   

10.
<正>伏暑悄临,又到了水果丰产的时节,各类果品当道,馋嘴猫们又可以肆无忌惮地一饱口福了,不用在反季水果吃与不吃的问题上反复纠结,更无须顾虑提前上市的美味中色素添加有多少。水果摊上,能让你垂涎欲滴的瓜果们,只管放心大胆地收入果篮,小伙子们尝尝鲜、解解渴,姑娘们更是不会放过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给肌肤做美容的大好时机。葡萄、香瓜、荔枝、樱桃、山竹、龙眼……品类极尽丰富、颜色极致亮丽的果蔬们,永远是吃货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很早就知道,地球是具有圈层结构的.如果把地层比作蛋糕,那么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它(们)的结构. a.蛋糕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 b.每一层的味道也许不同; c.每一层含有不同的水果,比如葡萄、樱桃、草莓. 这样的蛋糕,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透露出许多有趣的信息.比如,蛋糕的底层会先被放置上去,依次再摞上一层层的蛋糕或奶油;通过品尝蛋糕的酸甜,可以推知糕点师是不是加了过多的水果或果酱.另外,通过观察蛋糕里的水果的新鲜程度,可以大概推知它们放置了多久.  相似文献   

12.
正坐地铁是很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但乘坐地铁必须对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安检,有人就开始担忧:水果、食品和水等食物过了安检机,会有辐射残留吗?市场上也有一些辐照食品,这些食品有没有放射性,可以放心食用吗?食品照X光不会有残留市民王女士是典型的"地铁族",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她的挎包里总塞些水果,每次坐地铁过安检机时王女士就会担心,水果过安检机会不会被  相似文献   

13.
水果已经是平常家庭中的普通食物,适量进食水果对身体健康有许多好处,但水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菠萝含有蛋白酶,过多进食会引起过敏反应,食用前可用盐水浸泡以破坏蛋白酶;桃子性甘温,多食生热,还可引起痈疮等病症。以下介绍一些果仁、柿子、甘蔗等水果的科学进食方法。苦杏仁含有一种苦杏仁甙。苦杏仁甙本身无毒,但在酶和酸的作用下,可水解为葡萄糖、苯甲醛和剧毒的氢氰酸。氢氰酸被人体吸收后,与组织细胞含铁呼吸酶结合,使细胞无法利用氧气,会造成缺氧中毒。轻者会产生头晕、头痛、无力、恶心;重者会产生神志不清、腹痛、…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根治一种松树真菌病,美国曾经进行过一次全国范围的醋栗植物铲除运动。为什么控制松树病要从醋栗下手呢?也许没多少人听过"醋栗"这个名字,但如果说水果"黑加仑",或许大家就有印象了。醋栗是茶藨子属的灌木所结的浆果,有超过150个品种,在全世界都有分布。这种水果有很多种颜色,常见的有黑色、红色、白色,味道酸中带甜,其中黑醋栗(也叫黑加仑)有种药的味道,红醋栗比白醋栗更酸,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有38对食物不能“和平共处”。 1.萝卜+水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此时如果再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桔子、梨、苹果、葡萄等,这  相似文献   

16.
水果能发电,是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果酸。但不同的水果发电情况是如何的呢?同一种水果串联起来、并联起来,发电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不同的水果能否串联发电或并联发电呢?水果为什么能够发电呢?水果发电原理有何实际应用呢?禽蛋也能发电吗?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人体克隆技术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根 《科学》2005,57(3):33-35
"克隆人"是个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语.笼统地说"克隆人",可能使人混淆两种不同的"人的克隆",即完整人体的克隆和部分人体的克隆.在生殖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体,即通过生殖性克隆所产生的人类个体--克隆婴儿.在治疗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部分的人体,即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组织,用于治疗疾病.为避免歧义起见,谈论人的治疗性克隆时不宜使用"克隆人"这一词语.  相似文献   

18.
近来,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发生,引发人们对食品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一些新颖技术出现在食品生产、包装、保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保障,让老百姓放心. 食品储存科技 矿物浓缩液 日本近日开发出多种保鲜材料,投入应用很有效果.其中,比较普遍使用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再用这种纸袋包装蔬菜和水果.在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可以从矿物浓缩液中得到营养补给. 气调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9.
美味的水果甜食,会在酷暑中为您带来丝丝清凉.它们不但造型美观、营养丰富,且能防暑解渴、增进食欲,是老少皆宜的夏令佳品.  相似文献   

20.
菠萝这种水果,外皮坚硬,果肉酸甜,头上还长了一把冠芽,相比苹果和梨,它实在是有点"怪"。即将闪亮登场的菠萝科学奖就是一个有点"怪"的科学奖。"科学"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显微镜、笼子里的小白鼠,戴着厚厚镜片的科学家,遨游外太空的航天飞船……但是,有点"怪"的菠萝科学奖超出你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