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樂煥 《科学通报》1954,(10):84-84
一问题的提出 1953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和1953年7月号“科学通报”先后分别发表了由项立志、董在华两先生联合署名的“黄河河源查勘记”和由董在华先生单独署名的“黄河河源初步研究”两文。在这两篇文章里,作者们根据了他们参加1952年8月由中央水利部水利委员会和中央燃料工业部水电局合组的黄河河源查勘队在河源地区实地查勘的结果,对黄河河源的问题提出了两项重要意见:第一,黄河河源附近的“扎陵”、“鄂陵”两湖的名称过去都弄颠倒了。过去都说“扎陵”在西,“鄂陵”在  相似文献   

2.
黄河探源     
人们去黄河源头考察或探险旅游都是从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美称的玛多县开始。该县位于东昆仑山的黄河源头地区,县城坐落在海拔4300米的黄河岸边的一个山坳里,规模不大却很紧凑。从这里出发,经鄂陵湖和扎陵湖,再过星宿海而最终到达源头地区。当年的唐蕃古道也从这里经过。 每当踏进玛多县地界,就犹  相似文献   

3.
关于长江的正源问题,在徐霞客以前虽有一些前人的著作提到绳水(即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支流之一,但未确定其为长江“正源”,而仍依《禹贡》中“岷山导江”之说,即以岷江为长江正源。事实上,徐霞客乃是正式提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写真麋鹿     
在烟波浩瀚的太平洋西岸黄海之滨,有一片原始神奇的湿地滩涂。千百年来,长江和黄河的淤沙冲击形成了太平洋西岸这片最大的海滨湿地。这里人迹罕至,草长莺飞,似海非海,似河非河,似岛非岛,似陆非陆。如今在这块“四不像”的滩涂上,自由地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5.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19日在接近月球11万千米处时拍摄到的月球正面。月球中央稍靠左处是“危机之海”,中央右下是“丰富之海”左下是“寂静之海”(“阿波罗11号”的软着陆地点)。  相似文献   

6.
竺可楨 《科学通报》1959,4(4):108-108
我国虽是一个大陆的国家,但是历代以来我国的劳动人民对海洋事業有过不少的貢献。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已号称为“漁鹽之乡”禹貢“海岱惟青州……厥貢盐絺,海物惟錯”对海洋中二个最重要的资源漁和鹽已有很大的开发。魏晉六朝以后我国与波斯、大食在海路上的往来已很頻繁。到宋朝和元朝海洋上的交通商业更有很大的发展,那时重要的海口有广州、泉州和明州等处,連印度和阿拉伯人要航海都必須乘坐我們中国的船舶。根据历史的記載北宋时已在航海上运用指南針。并用繩索来测量海的深度,調查海底污泥的性質。北宋宣和初年(1120)朱或所著“萍州可  相似文献   

7.
人们自古就注意到了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单向性或不可逆性.《老子》中有“孰能浊以止,静止徐清”的看法;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一开头便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境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都是讲流水过程和人生过程的不可逆.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描写这类现象的概念和规律的,以它们为中心连同其它推论与有关定理便构成了熵理论. 19世纪中叶,关于进化的观念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几乎同时出现,带来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希望.进化思想、熵概念和统计方法引入物理学后,成了我们手中关于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8.
泥沙淤积是黄河下游洪水危害的根源,千百年来人们都希望河床能不抬高。早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就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曾以“节节蓄水、分段拦泥”的规划原则,对黄河做了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9.
1975年,中国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三极”测量“身高”;2005年,时隔30年, 中国人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为其测高。作为本次珠峰测量登山队队长,本文作者见证了全部登顶和测量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五、“培养人比写论文意义更大”杭州一解放,陈建功先生知道往后俄文资料会多起来,当年暑假便开始学俄语,就连跑到绍兴老家也依然每天背诵俄语生字。当时他五十六岁了,虽已精通日、英、德、法四种外文,再学一个新的语种终究不太容易。直爽的教授在学生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学习俄语中遇到的困难。过了一年多,他又告诉学生,自己不久前到北京开会,如何在火车上和苏步青先生尝试用俄语对话。他俏皮地形容道:“我们俩讲的俄语,中国人听不懂,苏联人也听不懂。”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冰川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潮海 《科学通报》1988,33(8):620-620
自七十年代中期祁连山冰雪利用研究队测量了若干冰川末端的变化以来,祁连山冰川的变化趋势如何?仍然是人们所关注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于1984—1985年对祁连山东、中、西段的水管河4号冰川、“七一”冰川和老虎沟12号冰川再次进行了重复固定标志测量和  相似文献   

12.
人民治黄     
一黄河是中国一条伟大的河流,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四千余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河流,因此,改造黄河,除害兴利,使黄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成为中国人民长期而艰巨的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作。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治黄以来,已经9年了。为了制止自然的破坏力,使水力转而为社会造福,利用水来灌溉田地,取得动力,把害河变为利河,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人民,贯彻了“以下游防洪为中心大力准备治本”的方针。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关于黄河源区和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径流影响的研究及其他有关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以及源区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黄河源区和上游年径流量锐减,它严重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量,并引起黄河下游在20世纪90年代断流天数的增加;并且还指出,黄河上游和源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降水的减少可能是导致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锐减的主要原因,而黄河源区降水强度的减弱对于黄河源区径流在20世纪90年代的锐减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本文还表明了从20世纪80~90年代到新世纪初黄河源区气温的明显上升并没有导致此区域蒸发量的太大变化,它对径流变化影响不大,但对此地区植被和冻土退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全村上大学的第一人我原籍河南郑州。一九七五年夏高中毕业 ,按当时的政策 (编注 :当时“文革”尚未结束 ,知识青年都要“上山下乡” ,到农村插队落户 ) ,我本可以留城的 ,但为了我那被定性为“学术权威”的父亲在单位里的日子能过得好一点 ,我毅然报名 ,投身到了插队的行列 ,来到豫东的中牟县 ,就是三国时陈宫做县令捉放曹操的那个地方 ,在黄河岸边一个叫毛庄的村子度过了三十个月的“再教育”生活。我在农村学会了各种农活 ,还先后做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和其它各种不同的工作 ,那时城里下乡的人已很难把我和农民兄弟区别出来。但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5.
据考证,古老的玛雅文化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发源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并在公元250年繁盛一时。聪明的玛雅人在种植、编织和建筑等方面留下了丰厚的财产。在今天的墨西哥,考古学家们开始探索尤卡坦半岛的灰岩坑。这些灰岩坑曾是玛雅人的用水来源,也曾是古代玛雅人供奉神灵,用活人和珍宝进行祭祀的“神潭”。那么,这个传说中的古玛雅人神秘的“神潭”是个什么样子?“神潭”里面又会有些什么呢?让我们随科学家一起去探个险吧!  相似文献   

16.
在闽南侨乡,有两个独特的亭名、两座奇特的建筑物吸引着古今中外游客,这便是在全国少见的“太子亭”。“太子亭”一座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乡店美村,整座亭子为木质结构。这座太子亭的来历的确与太子有关,它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的,至今有258年了。当时的南靖县奎洋乡出了个名家庄亨阳,他担任国子监助教,教学十分出色。后来,他的一名学生(太子)当了皇帝后,为了答谢恩师,特赐建“太子亭”,并规定,官吏从亭子前经过时,必须像恭迎皇帝御驾那样“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顶礼膜拜,鞠躬而行。庄亨阳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五十七年中进士,曾任吏部…  相似文献   

17.
它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两把被冲进大海的巨形充气花园椅,然而,它们却是解决海平面不断升高问题的最终方案。科学家近日为我们展示了两座“海上浮城”,其中每座都有足够5万人居住的房间。这种睡莲形状的“海上浮城”,可以作为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恐怖洪灾中失去家园的难民们的永久避难所。  相似文献   

18.
龙夫 《科学之友》2007,(2):30-31
古希腊神话中虚构的那些妖女的歌声,是古人对于那些不时由深海中传来的奇异的声音的惟一解释。那时,海洋的深处被视为一片永远寂静的国土,在里面生活的都被认为是“哑巴”。两千年过去了,人类学科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声音学。人们于是知道,海一点也不“哑”,它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宏亮的、甜蜜的,甚至还有人耳根本听不见的。在每一个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听来,这种声音是在讲述一篇关于海洋深处生活的真实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失火的天堂     
“嘿哟嗬,嘿哟嗬,齐心协力把纤拉,拉完一把又一把。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着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伏尔加,伏尔加,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一提起伏尔加河,最先联想到的总是这首《伏尔加船夫曲》。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的瓦尔代丘陵,朝东南方向一路婉蜒而下;奔流了3690公里,最后在阿斯特拉罕附近注入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里海。流域内遍布着沙洲、浅滩、牛轭湖以及200多条支流,土地肥沃;水草丰饶,航运便利,是俄罗斯最富庶的地区,因此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奉为母亲河。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欧洲第一大河。加上它的支流,其总流域面积超过了14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去了俄  相似文献   

20.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76,21(2):89-89
最近在我国刊物上所开展的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讨论,对于进一步弄清人和猿的本质区别以及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基本理论,是十分有益的.从1962年吴汝康同志在《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一书中,把人科分成两个亚科,提出了“生物人”、“社会人”以及“天然工具”等概念以来,我多次提出过商榷,吴汝康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