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南流”和“纳布科”的角力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前者有欧盟多个国家的参与和充足的气源保障;后者虽有美国、部分欧盟国家和高加索国家的支持,但是气源是其最大的掣肘。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不会放弃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控制,欧盟也不愿轻易向俄认输。这些均预示着双方之间的激烈博弈还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2.
欧盟经过40多年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经济巨人。然而,在世界事务中,它始终是政治上的矮子、军事上的侏儒。为了改变这种地位,欧盟成员国在90年代初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构成的。其中《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规定,欧盟要形成统一的外交政策和建立独立的防务力量;要发展以“法德军团”为核心的“西欧联盟”,并使之逐渐成为欧盟的防务力量。欧洲政治联盟因涉及外交、国防这样的国家核心主权的转让,所以进展非常缓慢。欧盟并没能建立起真正用得上的独立防务,它的防务至今还严重依赖北约。然而,欧盟又急于要显示它的“独立外交”和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因此它一度陷入对波黑事  相似文献   

3.
范文  谢准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3):158-163
2012年,美国首次提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关概念,并聚焦研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4年来,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认定及其对经济的贡献纷纷开展研究。近期,美国、欧盟、中国三大经济体相继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关报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9月,美国专利商标局联合经济统计管理局发布《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2016年更新报告》。10月,欧洲专利局和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联合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在欧盟经济表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和《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主要统计数据报告(2015)》。本文聚焦美国、欧盟以及我国关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认定及其对经济的贡献,提出我国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年多以前,欧盟首脑们在赫尔辛基作出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时,许多人并未认真对待,因为建立欧洲独立防务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2000年9月,当欧盟各国就这支部队的出兵配额达成协议后,有些人就坐不住了,特别是美国。美国:口气强硬,生怕欧洲金蝉脱壳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对组建中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模式”表示了强烈而强硬的反对意见。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欧盟如果另搞一套作战计划班子,“将削弱美国和北约以及北约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并警告说,  相似文献   

5.
2005年可谓欧盟的“问题年”。“欧盟宪法条约”遭否决,主要大国也深受各种矛盾的困扰(英国遭遇恐怖袭击、德国组阁艰难、法国持续骚乱)。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巴黎在燃烧》,而前不久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恰恰是,“巴黎郊外还在烧吗?”欧盟怎么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盟进入了一个发展艰难的时期。笔者将其称为欧盟的“后扩大时期”。具体来讲,“后扩大时期”有三层含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反思期”、东扩后的“消化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调整期”。关于战后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发展,“新功能主义”认为,自有了“煤钢共同体”,一体化就已…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外政策开始“纠偏”,寻求与盟友的合作,重视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性,强调多边协调处理国际热点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美国迅速与俄罗斯达成无条件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的共识,2月又通过欧洲外交马拉松——慕尼黑安全会议特別会议和七国集团会议(拜登线上出席),以及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欧盟27国外长会议,迅速修复与欧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波音—麦道合并一事在大西洋两岸形成的紧张局面虽已解除,却留下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美国的两家公司合并,美国政府按法定的权力予以批准,而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欧盟不干。欧盟发出最后通牒:如波音不在7月23日前满足欧盟提出的条件,合并将被宣布为“非法”,并被处以最高为50亿美元(相当于合并后波音公司营业额的10%)的罚款。理由是这一合并违反了“欧洲的竞争原则”。至于欧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权根据“欧洲的原则”去审批美国本土公司的  相似文献   

8.
孙榕泽 《世界知识》2023,(10):65-67
<正>2023年4月18日,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就总额43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法案》达成协议。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洲芯片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翻番的总目标,并公布了构建“更具韧性”的欧洲芯片供应链的具体措施,展现出欧盟在此轮全球芯片竞赛中不甘落后、以期实现欧洲“技术主权”的强烈意愿与决心。  相似文献   

9.
6月,比尔·盖茨第九次访华。虽然政府仍将其奉为座上宾,但民众对他已经不那么“感冒”了,冷静思考代替了近乎迷信的追崇。 不只在中国,在欧洲和美国,盖茨和他的微软日益成为政府、同行和消费者的“公敌”。这种现象颇值得玩味。 也就是在6月底,微软在欧洲市场被欧盟课以6.13亿美元的罚款。事实上,大多数欧洲居民在心底把美国当成骄纵的暴发户,一块文化沙漠而已,无论是对可口可乐还是摇滚乐,不以为然者都大有人在,因此,微软在欧洲不受欢迎不难理解。 尽管为美国本土股民带来了滚滚利润,但盖茨在家门口的境遇更是“凄惨”,前不久,“杀死比尔(KILL BILL)”的长篇报道赫然登上美国几大财经媒体的头版,各界无不欲“置盖茨于死地而后快”。  相似文献   

10.
欧洲在何处     
欧洲,既远又近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把“欧洲”和“欧盟”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如今的欧盟已拥有25个成员,占欧洲国家总数一半以上,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30年前,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近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目前欧盟已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且仍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增长。双方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中欧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借中欧建交30周年之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欧洲。后面这两篇文章,也许不同于您熟悉的“世知”风格,我们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您对欧洲的认识更直观、更生动。——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从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布什时期是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时期,是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的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重新审视”的重要历史阶段,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从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布什时期是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时期,是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的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重新审视”的重要历史阶段,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是欧洲一体化的出发点——《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也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下称"罗保")这两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10周年。3月25日,欧盟重回"出生地",签署面向未来十年发展的《罗马宣言》,公开宣示了相向而行但发展快慢不一的"多速欧洲"模式,包  相似文献   

14.
《欧盟宪法条约》遭到的打击再次说明,欧洲联盟还没有成为地区和全球治理中的有力单元。本来,欧洲应该越来越在政治上一体化,在全球民主治理上发挥关键作用。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力,其实暴露了欧洲一体化运动的一个根本缺陷:民族国家和由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5.
数字科技     
《广东科技》2006,(5):21
【国际】 71.78亿欧盟计划在《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中,专门拨款71,78亿欧元用于研究人员培养以缓解欧洲目前科研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根据欧盟2001年的统计,按千人劳动力计算,美国科技人员占8.1,日本占9.1,欧盟只占5.7;另一方面,严重的“人脑”流失给原本科技人员短缺的欧洲雪上加霜:欧盟现有约40万高级人才在美国工作,而其中的75%愿意继续留在那里发展。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当欧盟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占其GDP的3%时,其科技人员需增加120万人,其中70万人为研究人员。因此,增加必要的投入培养足够的科研人员将成为欧洲维持科技进步水平的必需。  相似文献   

16.
<正>3月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国防工业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同时还提出欧洲国防工业计划(EDIP)的立法提案。这是欧盟首个有关欧洲国防工业的战略,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愿景和向战时国防工业状态转型的刺激举措,体现出了一定的防务独立和战略自主色彩。  相似文献   

17.
当前,欧盟各成员国正在为1996年召开的审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首脑会议作准备。欧洲联合既遇到了新的困难,也存在着一些有利条件。今后欧盟在何种程度上做到除弊兴利,是关系到欧洲联合快慢和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四杯“苦酒”以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为标志,欧洲联合进入了新阶段。如果说,在1991年12月《马约》签署  相似文献   

18.
刘凯龙 《世界博览》2010,(14):17-17
最近,欧盟委员会对一些欧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国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选择“比起当个普通的上班族,我更想自己创业”的人口比例,中国为71%、美国55%、欧洲平均45%、韩国51%、日本39%。  相似文献   

19.
正整个欧洲、特别是欧盟对于国际形势和中欧关系的判断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冠疫情加速了他们的认知更新。过去我观察,欧洲对于国际形势变化的感知总比美国慢半拍,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知识界很快出现了严厉批判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声音,但欧洲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界主流仍觉得"岁月静好",认为美国人杞人忧天。直到2016年6月,欧盟出台了两项重要的政策文件,一个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外刊要论     
回归跨大西洋实用主义Jean-Yves H aine(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在过去几年尤其是伊拉克危机期间,欧美关系恶化到了几近破裂的程度。跨大西洋分歧的根源很多:冷战后缺少明确威胁,大西洋团结被弱化;欧洲大陆的重新团结和欧盟东扩使欧洲决策者更关心内部事物;9.11改变了美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