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李有观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2005,(3):32-32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声音的总汇。小到元粒子,大到银河系,万物都在振动。人类的耳朵能够感知的振动频率非常有限,为16-20000Hz.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听觉范围之外的声音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就振动特征而言,低级下流的话语不仅伤害出言不逊者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的身体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坏蓝眼睛在《曼谷太囧记》的上篇说到二囧:差点不能入境、像只狗一样拼命追赶同伴。在本期的故事里,我们看看她在曼谷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囧事。在泰国,最开心的就是吃。真的,泰国真的太适合人类居住了,它风景优美,建筑别致,宗教气氛浓郁,大部分人彬彬有礼,美食又如此之便宜……除却跟W小姐在考山路的那一餐太业余之外,我发誓一定要吃到正宗泰国美食。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予毁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离开爱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应当把师爱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严格要求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从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泰国,最开心的就是吃。
真的,泰国真的太适合人类居住了,它风景优美,建筑别致,宗教气氛浓郁,大部分人彬彬有礼,美食又如此之便宜……除却跟W小姐在考山路的那一餐太业余之外,我发誓一定要吃到正宗泰国美食。 相似文献
真的,泰国真的太适合人类居住了,它风景优美,建筑别致,宗教气氛浓郁,大部分人彬彬有礼,美食又如此之便宜……除却跟W小姐在考山路的那一餐太业余之外,我发誓一定要吃到正宗泰国美食。 相似文献
9.
曹晓燕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1,(4):71-73
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作为戏剧家走进我们的研究视野的,作者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与分析易卜生诗歌所蕴含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11.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16,(9)
正洪荒之力有时也被戏称为巨大的压力,而运动会将体内的洪荒之力释放出来,原理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都知道适宜的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帮助。运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舒畅、容光焕发,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企业来说,不但要"找到资金",更重耍的是"找对资金",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在没有充分认识自己之前、在没有看清脚下的路之前、在没有对长期发展的规划之前,不可盲目行动." 相似文献
13.
黄亚婷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0-3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不仅带有其宗教学意义上的理想人格观,也有对于人生错综复杂矛盾的诠释。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德米特里这一带有典型的“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的人的审判中,人性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展现,而检察官和法官对于同一事实的完全对立的阐释则含有人类生存的阐释学这一隐喻。本文试从检察官和法官的演说中探讨陀氏的带有宗教性的人类生存悖谬。 相似文献
14.
15.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相似文献
16.
17.
19.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本身都有一个藏着魔鬼的心灵,他们没有力量去控制它,而只能在诱发事件中不断将其唤醒,服从于恶的一面。但他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万能的上帝在注视着自己。本书是以俄国东正教或者说是作者心中的宗教为核心的,他按纯俄罗斯的教会观点给了书中人物一个解救办法——当众忏悔。作者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到众人的原谅,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神学、一种权威审判权力的下放,或者说是上帝思想的大众化,也是实现自身救赎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伦敦。轻轻念出这两个字,仿佛在脑海里激起了阵阵涟漪:是女王、白金汉宫里公主与王子的衣香鬓影、俱乐部里贵族绅士在吞云吐雾,是伦敦腔、大本钟、蒙着水汽的泰晤士河、红色的双层巴士和电话亭,还是莎士比亚、狄更斯、福尔摩斯、哈利·波特?伦敦作为英国最耀眼的城市,有着千万种不同的面貌,每一种都可能直击某人的心头所好。但归根到底,这个城市的千种面貌重合到一起,正是本书所谈及的AB两面:贵族们的上流社会与平民们的市井生活。虽然各种争议不绝于耳,但王室的地位在英国始终坚如磐石,这一点,从威廉王子大婚和伊莉莎白女王登基60年钻石庆典在英国乃至世界引发的关注狂潮就可以看出。如果说威廉王子的婚礼人们更多地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一如人们喜欢看大刊小报上王室成员各种分分合合的风流韵事和贵族怪人们的小道消息那样,但钻石庆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