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从家庭文化背景、执业舞台、建筑设计思想和教学理念4个方面入手,对两位同时代的建筑大师杨廷宝与路易斯·康(Luis Kang)进行对比分析.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个卓越的建筑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以及特质,更能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他们的建筑理念与思想,使两位大师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为每一个追逐在建筑道路上的学子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应该表达什么?相对建筑内涵的多义性和解答的无限性,建筑师在自己的作品中所作的诠释实在十分有限。即使是世界知名的大师,也只能从有限的范围去认识和解读建筑。但他们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仅把握住了建筑学的发展趋向,特别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极其适合自己气质,并能选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切入点,在作品中酣畅地诠释了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现代建筑师波特曼在建筑设计思想、作品处理以及建筑语汇三方面的具体分析,表达了他作为一名现代建筑师,却成功地将古典主义的理念、思想等运用在现代建筑中。强调了该建筑师的观点——建筑是地域文化本质的反映,建筑的发展要以继承与延续特定的历史文脉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扎哈.哈迪德和杨廷宝中外建筑大师及其作品,以此分析了他们的哲学思想,试图通过解读两位风格迥异的大师而对建筑哲学有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与崩溃的现状,一些建筑师将设计目光转向本土的传统园林建筑,试图以传统园林建筑的手法解决城市问题.其中,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和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建筑最为典型,他们的建筑从城市既存的文脉结构出发,建筑主体形态简洁明晰,甚至趋于消隐,但他们的建筑却给人们带来了对时空秩序的丰富多变的体验,是属于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本文试图透过隈研吾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解读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  相似文献   

6.
高杉 《科技资讯》2009,(13):231-231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一味地追求建筑作品的高产,而忽略了建筑作品的高质。好的建筑作品与建筑师自身的艺术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建筑师的绘画及摄影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汪秀芳 《工程与建设》2007,21(5):696-697
勒·柯布西耶是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城市主义者和作家,甚至是一位反思人类现代生存状况哲学家,他赋形于思想并反映时代精神,用一种普遍性的论调来阐释他的发现和智慧.同时他又积极探索了一些新的设计元素,把他绘画中的人文主义转入到建筑和城市的更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陈必锋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5):19-20,45
本文通过对勒.柯布西耶与理查德.迈耶两位不同时期的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比较,总结存在于优秀建筑师之间的"普遍性与延续性"观念,研究建筑设计与空间实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现代建筑设计的优秀理念与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余斌胜 《科技资讯》2010,(14):74-74
结构工程师如何与建筑师合作,在满足商业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最好的建筑作品是设计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结构工程师在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手法的基础上,研究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对结构布置的影响。并通过具体事例介绍实际工程的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技》2014,(11):18-19
稀奇古怪国里住着一个胖嘟嘟国王。有一天,他住腻了自己的大别墅,想选一个建筑师造一座有新意、有个性的新房子。国王的助手怪博士见多识广,于是他带着国王四处寻找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11.
正无限的遐想西班牙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因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卓越的绘图技术与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惊奇地结合在一起,达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位画家。  相似文献   

12.
何信慧 《科技信息》2009,(33):354-354
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伯纳德·屈米,在建筑理论、设计实践、教育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拉·维莱特公园的成功设计使他成为建筑解构主义的先驱。本文介绍了伯纳德·屈米的生平、成就和其作品拉·维莱特公园,并介绍、分析了他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黄周 《工程与建设》2008,22(2):191-193
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关注地方主义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注重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表现,基本几何形与有机形的结合朴素、现实的材料运用,以地形学观念和考古学态度发掘建筑与场地的深层次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早期的探索到现在众多的风格与流派,期间同一种类型的建筑被许许多多的建筑师以不同的风格与设计手法诠释着。有一种类型的建筑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中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就是小住宅。众多的成名的建筑师都得益于此。本文在分析作品的同时总结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当代接受美学思想对建筑美学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群众对美的接受已经是设计师在建筑形象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作品。同时,以较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析接受美学思想对建筑美学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刻,全球范围内建筑学研究千帆竞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来在一些解构主义建筑师中,认为建筑师比建筑重要,思想比形式重要,向人们昭示了建筑学研究的转向,即由把目光和视线限制在建筑本身转向建筑师及其所具有的思想。这一转向将使建筑学比过去有着更为本质、更为彻底的审视目光,使我们能更清晰、更本质地理解建筑和建筑现象,从而开创建筑学研究崭新的局面,为建筑师的培养、发展和创造开辟了更为成功和便捷之路。其意义不可估量。一、建筑与人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表明,建筑是人的产品,人是建筑的本质,无论是建筑的缘起物质…  相似文献   

17.
苏燕  荣曦  张福栋 《科技信息》2009,(36):I0278-I0278,I0281
本文以印度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回顾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印度现代建筑创作实践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两位建筑师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创作精神。最后通过中印两国现代建筑的对比,提出了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日本具有十分相似的传统建筑文化。本文对日本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丹下健三、大谷幸夫、安藤忠雄的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作品的考察 ,探讨他们处理现代问题的策略 ,以供国内建筑界参考。最后指出 ,在传统与现代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建筑师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当代15位国家级建筑大师之一.他1931年10月生于南京,祖籍浙江天台,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时,跨进了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他立志当一个"人民建筑师"的理想是从这里起步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世界建筑舞台可以说是上演了最精彩的一幕,在这100年间,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在建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世纪工业产业化革命为这种巨变提供了物质基础,而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所出现的新的文化艺术思潮,以及那些矛头直指西方传统文化的“离经叛道的各派哲学”则为这种巨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这华彩的一章中,有两位艺术巨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和德国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可以说这两位建筑师对后人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他们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